用于齿条防尘罩生产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2787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齿条防尘罩生产的冷却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相通的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的上壁设置有第一进风机,第二冷却腔的上壁设置有第二进风机,所述第一进风机和第二进风机均用于向下送风,所述柜体一侧连接有抽风管道,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进风机,所述第三进风机用于水平送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效率较高,可生产产品质量较好的冷却装置,通过设置风循环机构提高了冷却的效果,设置横向纵向风循环机构,进一步提高了冷却的效果,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生产质量,设置了计时器以及报警器,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齿条防尘罩生产的冷却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相通的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的上壁设置有第一进风机,第二冷却腔的上壁设置有第二进风机,所述第一进风机和第二进风机均用于向下送风,所述柜体一侧连接有抽风管道,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进风机,所述第三进风机用于水平送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效率较高,可生产产品质量较好的冷却装置,通过设置风循环机构提高了冷却的效果,设置横向纵向风循环机构,进一步提高了冷却的效果,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生产质量,设置了计时器以及报警器,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专利说明】用于齿条防尘罩生产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齿条防尘罩生产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传动轴防尘罩的作用是防止灰尘、杂质等进入前轮传动轴的连接处,同时也防止高温润滑油从中溢出。在防尘罩的生产工艺中,包括对半成品的加热和冷却的阶段,现有技术中齿条防尘罩的冷却装置,无固定生产标准和规格,使得无法有效保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较高、生产产品质量较好的用于齿条防尘罩生产的冷却装置,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较高、生产产品质量较好的用于齿条防尘罩生产的冷却装置,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齿条防尘罩生产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相通的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的上壁设置有第一进风机,第二冷却腔的上壁设置有第二进风机,所述第一进风机和第二进风机均用于向下送风,所述柜体一侧连接有抽风管道,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进风机,所述第三进风机用于水平送风,在所述冷却装置内通过所述第一进风机、第二进风机以及第三进风机送风,风通过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最后通过所述抽风管道排出,形成循环结构,所述柜体上设置有计时器和报警器、控制器,所述计时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计时器的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其中,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防尘罩固定机构,所述防尘罩固定机构放置于所述柜体内,所述防尘罩固定机构包括本体和上压板,所述本体包括左右结构相对称的左支撑架机构和右支撑架机构,与所述左支撑架机构和右支撑架机构底端均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左支撑架机构和右支撑架机构、底板构成U型结构,所述底板上固定有防尘罩支撑机构,所述防尘罩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杆和固定底座,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杆螺纹孔,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固定杆螺纹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中间部位设有底座固定孔,所述固定底座通过所述底座固定孔与所述固定杆紧配合,且所述固定底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右支撑架架构包括第一竖向支撑边a、第一竖向支撑边b以及第一横向支撑边、第二横向支撑边、第一高度调节螺杆a、第一高度调节螺杆b、第一紧固块a、第一固定螺栓、连接块、第二固定螺栓、第一紧固块b、第三固定螺栓、第四固定螺栓,所述第一竖向支撑边a和第一竖向支撑边b的下端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边a和第一竖向支撑边b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向支撑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边a和第一竖向支撑边b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螺杆a和第一高度调节螺杆b的下端均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边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螺杆a和第一高度调节螺杆b的上端分别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边上的第一调节孔a和第一调节孔b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紧固块a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与所述连接块铰接,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螺栓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边铰接,所述第一紧固块b通过所述第四固定螺栓与所述连接块铰接,通过所述第三固定螺栓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边铰接;所述上压板设有固定孔,使用时,所述防尘罩套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上端穿过所述固定孔,所述上压板压合在所述防尘罩上。 其中,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圆柱部和圆锥部,所述圆柱部下端与所述圆锥部上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防尘罩支撑机构的数量为18,均匀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其中,所述底板和上盖板上均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均匀设置。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效率较高,可生产产品质量较好的冷却装置,通过设置风循环机构提高了冷却的效果,设置横向纵向风循环机构,进一步提高了冷却的效果,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生产质量,设置了计时器以及报警器,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总之,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防尘罩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a ; 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防尘罩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b ; 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防尘罩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a ; 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防尘罩固定机构的上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防尘罩固定机构的紧固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2-固定底座,3-底板,4-第一竖向支撑边a, 5-第一竖向支撑边b,6-第一横向支撑边,7-第二横向支撑边,8-第一高度调节螺杆a,9-第一高度调节螺杆b,10-上压板,11-第一紧固块a,12-第一固定螺栓,13-连接块,14-第二固定螺栓,15-第一紧固块b,16-第三固定螺栓,17-第四固定螺栓,18-第一调节孔a,19-第一调节孔b,20-固定孔,21-抽风管道,22-柜体,23-抽风口,24-第一进风机,25-第二进风机,26-第一冷却腔,27-第二冷却腔,28-报警器,29-计时器,30-第三进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齿条防尘罩生产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相通的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的上壁设置有第一进风机,第二冷却腔的上壁设置有第二进风机,所述第一进风机和第二进风机均用于向下送风,所述柜体一侧连接有抽风管道,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进风机,所述第三进风机用于水平送风,在所述冷却装置内通过所述第一进风机、第二进风机以及第三进风机送风,风通过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最后通过所述抽风管道排出,形成循环结构,所述柜体上设置有计时器和报警器、控制器,所述计时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计时器的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效率较高,可生产产品质量较好的冷却装置,通过设置风循环机构提高了冷却的效果,设置横向纵向风循环机构,进一步提高了冷却的效果,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生产质量,设置了计时器以及报警器,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总之,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应用。 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冷却装置还包括防尘罩固定机构,所述防尘罩固定机构放置于所述柜体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齿条防尘罩生产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相通的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的上壁设置有第一进风机,第二冷却腔的上壁设置有第二进风机,所述第一进风机和第二进风机均用于向下送风,所述柜体一侧连接有抽风管道,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进风机,所述第三进风机用于水平送风,在所述冷却装置内通过所述第一进风机、第二进风机以及第三进风机送风,风通过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最后通过所述抽风管道排出,形成循环结构,所述柜体上设置有计时器和报警器、控制器,所述计时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计时器的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耕王强沈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环宇橡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