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荷珠专利>正文

自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59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自充气轮胎,其结构为在原橡胶内胎筒中加一橡胶芯子筒,成为双筒内胎,两筒间以橡胶韧带相连,在芯子筒中放置若干橡胶泵气囊,每个泵气囊通过单向阀一头连通内胎筒腔,一头连通芯子筒腔。利用行进中的轮胎触地变形,导致芯子筒内外气压差作功迫使泵气囊呼吸泵气,实现自动充气和停止充气。这种自充气轮胎充气速度高、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在行进中自动充气的轮胎,尤其适合装在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等车辆上使用。1992年3月16日公布的申请号为91108832.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胎自动充气装置》,它利用轮胎着地处的变形,压动一个传力调压气球,间接地挤压一个泵气球,将泵气球内的空气压缩后挤入胎内,这种装置完全脱开了传统的泵气机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另一方面泵气球是单个的,充气速度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有多个(多级)泵气囊的能自动充气的轮胎来取代现行靠气筒或气泵充气的轮胎。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自充气轮胎,也是在内胎筒内装有向胎内腔泵气的泵气囊,轮胎每次转到泵气囊处接触地面时,地面对轮胎的挤压力使泵气囊向胎内腔泵气一次,泵气囊与内胎筒上的气门嘴相通,通过气门嘴吸入大气,其特征在于:(1)所说的内胎筒为双筒结构,即内胎筒(8)内有一个芯子筒(1),两者间以韧带(2)相连,内胎筒(8)连接韧带(2)处有加厚硬化层(3),所说芯子筒(1)一端封闭,另一端通气门嘴(10);(2)所说芯子筒(1)内装有多个泵气囊(5),每个泵气囊(5)两端各装一个单向阀门(6),芯子筒(1)中还装有一根毛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充气轮胎,适合于自行车及摩托车、汽车等机动车辆使用,其内胎筒(8)内装有向胎内腔泵气的泵气囊(5),轮胎每次转到泵气囊(5)处接触地面时,地面对轮胎的挤压力使泵气囊(5)向胎内腔泵气一次,泵气囊(5)连通气门嘴(10)并通过它而吸入大气,其特征在于:(1)所说的内胎筒为双筒结构,即内胎筒(8)内有一个芯子筒(1),两者间以韧带(2)相连,内胎筒(8)连接韧带(2)处有加厚硬化层(3),所说芯子筒(1)一端封闭,另一端通气门嘴(10);(2)所说芯子筒(1)内装有 多个泵气囊(5),每个泵气囊(5)两端各装一个单向阀门(6),芯子筒(1)中还装有一根毛细高压软管(4),它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充气轮胎,适合于自行车及摩托车、汽车等机动车辆使用,其内胎筒(8)内装有向胎内腔泵气的泵气囊(5),轮胎每次转到泵气囊(5)处接触地面时,地面对轮胎的挤压力使泵气囊(5)向胎内腔泵气一次,泵气囊(5)连通气门嘴(10)并通过它而吸入大气,其特征在于:(1)所说的内胎筒为双筒结构,即内胎筒(8)内有一个芯子筒(1),两者间以韧带(2)相连,内胎筒(8)连接韧带(2)处有加厚硬化层(3),所说芯子筒(1)一端封闭,另一端通气门嘴(10);(2)所说芯子筒(1)内装有多个泵气囊(5),每个泵气囊(5)两端各装一个单向阀门(6),芯子筒(1)中还装有一根毛细高压软管(4),它通过其各分支管与各泵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炎
申请(专利权)人:张荷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