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荷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394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负荷开关,包括腔室、三相开关和框架,腔室由顶板、底板和支撑板形成且为独立的结构,腔室内充绝缘气体,腔室内设有三相开关,三相开关包括上静触头、动触头、下静触头、接地静触头和叶片,上静触头固定在腔室的上端,下静触头安装在腔室的下端,接地触头设置在腔室的侧面,动触头的下端枢接下静触头的上端,动触头上设有永久磁铁,叶片固定在动触头上,叶片上设有吹风口,框架设置在腔室侧面,框架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动触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而且避免因三相开关共用叶片和壳体而导致气压不足,极大地提高开关的灭弧能力,克服了因传统负荷开关灭弧能力有限而造成灭弧失败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负荷开关,包括腔室、三相开关和框架,腔室由顶板、底板和支撑板形成且为独立的结构,腔室内充绝缘气体,腔室内设有三相开关,三相开关包括上静触头、动触头、下静触头、接地静触头和叶片,上静触头固定在腔室的上端,下静触头安装在腔室的下端,接地触头设置在腔室的侧面,动触头的下端枢接下静触头的上端,动触头上设有永久磁铁,叶片固定在动触头上,叶片上设有吹风口,框架设置在腔室侧面,框架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动触头。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而且避免因三相开关共用叶片和壳体而导致气压不足,极大地提高开关的灭弧能力,克服了因传统负荷开关灭弧能力有限而造成灭弧失败的缺点。【专利说明】一种负荷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荷开关。
技术介绍
负荷开关是介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之间的一种开关电器,具有简单的灭弧装置,能切断额定负荷电流和一定的过载电流,但不能切断短路电流。 负荷开关主要有绝缘壳体和三相开关两个部分。绝缘壳体内设有三相开关,三相开关一般包括上静触头、下静触头、动触头、接地触头和叶片。上静触头安装在绝缘壳体上端,下静触头安装在绝缘壳体下端,接地触头设置在绝缘壳体侧面。动触头的下端枢接下静触头的上端,以实现合闸、分闸、接地三个位置的转动。叶片固定在动触头上,并随动触头一起转动。叶片将整个绝缘壳体组成的密闭空间分为两个独立的腔室。当动触头从合闸位置向分闸位置转动时,叶片将压缩腔室内的气体,而被压缩的气体从叶片上的风口吹向上静触头的下端,并将动触头和上静触头分闸时产生的电弧吹细吹长,使电流过零点时达到灭弧的目的。由于三相开关共用叶片和一个绝缘壳体,因此该种结构存在如下不足: 一、若气压不足,而灭弧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灭弧失败; 二、该种负荷开关结构复杂,花费成本高; 三、有的负荷开关不能实现断口可视,或者实现断口可视有困难或成本高。 因此,本专利技术人设计出一种负荷开关,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荷开关,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负荷开关的灭弧能力,加强断口的可视化。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负荷开关,包括腔室、三相开关和框架,腔室由顶板、底板和支撑板形成且为独立的结构,腔室内充绝缘气体,腔室内设有三相开关,三相开关包括上静触头、动触头、下静触头、接地静触头和叶片,上静触头固定在腔室的上端,下静触头安装在腔室的下端,接地触头设置在腔室的侧面,动触头的下端枢接下静触头的上端,动触头上设有永久磁铁,叶片固定在动触头上,叶片上设有吹风口,框架设置在腔室侧面,框架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动触头。 所述绝缘气体是氦气。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拐臂和连接板,拐臂枢接在框架内,连接板的一端枢接拐臂末端而另一端枢接动触头。 负荷开关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固定在动触头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枢接在动触头的连接件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而且将旋转压气方式和磁性灭弧方式巧妙地结合应用在负荷开关中,避免因三相开关共用叶片和壳体而导致气压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开关的灭弧能力,克服了因传统负荷开关灭弧能力有限而造成灭弧失败的缺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负荷开关合闸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负荷开关分闸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负荷开关接地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腔室1,顶板11,底板12,支撑板13,框架2,上静触头3,动触头4,永久磁铁41,下静触头5,接地静触头6,叶片7,驱动机构8,拐臂81,连接板82,连接件8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负荷开关,包括腔室1、三相开关和框架,腔室I由顶板11、底板12和支撑板13形成且为独立的结构,此实施例设有三个独立的腔室I。腔室I内充绝缘气体,绝缘气体具有很多种,具体可以是氦气。腔室I内设有三相开关。三相开关包括上静触头3、动触头4、下静触头5、接地静触头6和叶片7。上静触头3固定在腔室I的上端,下静触头5安装在腔室I的下端,接地触头6设置在腔室I的侧面。动触头4的下端枢接下静触头5的上端,动触头4上设有永久磁铁41,叶片7固定在动触头4上,叶片7上设有吹风口,框架2设置在腔室I侧面,框架2内设有驱动机构8,驱动机构8连接动触头4。此实施例的驱动机构8包括拐臂81和连接板82,拐臂81枢接在框架2内,连接板82的一端枢接拐臂81末端而另一端枢接动触头4。负荷开关还包括连接件83,连接件83固定在动触头4上,连接板82的另一端枢接在动触头4的连接件83上。 本技术在使用时,在驱动机构8的带动作用下,使动触头4能够在合闸位置、分闸位置和接地位置间转动。此时叶片7也随动触头4 一起转动。由于叶片7和相应的腔室I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叶片7旋转可压缩密闭空间内的气体。被压缩的气体通过叶片7上的吹风口吹出高速高压的气体,将动触头4和上静触头3分闸时产生的电弧吹细吹长,使电流过零点时达到灭弧的目的。 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而且将旋转压气方式和磁性灭弧方式巧妙地结合应用在负荷开关中,避免因三相开关共用叶片和壳体而导致气压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开关的灭弧能力,克服了因传统负荷开关灭弧能力有限而造成灭弧失败的缺点。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腔室、三相开关和框架,腔室由顶板、底板和支撑板形成且为独立的结构,腔室内充绝缘气体,腔室内设有三相开关,三相开关包括上静触头、动触头、下静触头、接地静触头和叶片,上静触头固定在腔室的上端,下静触头安装在腔室的下端,接地触头设置在腔室的侧面,动触头的下端枢接下静触头的上端,动触头上设有永久磁铁,叶片固定在动触头上,叶片上设有吹风口,框架设置在腔室侧面,框架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动触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气体是氦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拐臂和连接板,拐臂枢接在框架内,连接板的一端枢接拐臂末端而另一端枢接动触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固定在动触头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枢接在动触头的连接件上。【文档编号】H01H33/91GK203983152SQ201420113233【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3日 【专利技术者】潘熀 申请人:厦门凯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腔室、三相开关和框架,腔室由顶板、底板和支撑板形成且为独立的结构,腔室内充绝缘气体,腔室内设有三相开关,三相开关包括上静触头、动触头、下静触头、接地静触头和叶片,上静触头固定在腔室的上端,下静触头安装在腔室的下端,接地触头设置在腔室的侧面,动触头的下端枢接下静触头的上端,动触头上设有永久磁铁,叶片固定在动触头上,叶片上设有吹风口,框架设置在腔室侧面,框架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动触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熀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凯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