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0455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方法和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外部的一个加密装置,对智能终端的数据进行加密,使手机的私密数据得到保护。手机通过蓝牙通信协议将数据或文件发给加密装置,加密装置对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结果反馈给手机。加密装置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数据加密模块、微控制器、TF卡读卡器、指示灯、电池和电源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方法和装置,属于通信
。本专利技术通过外部的一个加密装置,对智能终端的数据进行加密,使手机的私密数据得到保护。手机通过蓝牙通信协议将数据或文件发给加密装置,加密装置对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结果反馈给手机。加密装置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数据加密模块、微控制器、TF卡读卡器、指示灯、电池和电源开关。【专利说明】一种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手机病毒、木马软件、钓鱼软件大量出现,导致智能终端应用中面临众多的安全威胁,目前智能终端中所采用的安全措施不能很好保证内部数据和通信的安全,无法满足政府、企业、公安、商务等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部门和人员的要求,因此智能终端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出一种给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方法和装置,保护智能终端中私密的数据或文件,为智能终端提供安全的使用环境。 ( 二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给智能终端的数据加密方法,包括: S1、智能终端和加密装置通过蓝牙配对,建立连接; S2、加密装置在加密工作之前需要所有者输入PIN码; S3、智能终端将需要加密的数据或文件发送给加密装置; S4、加密装置对数据或文件进行按照约定的密码算法加密; S5、加密装置将加密结果发回智能终端。 进一步地,智能终端可以通过加密装置实现数据解密工作,解密工作完成加密工作的反向工作,与加密工作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具有蓝牙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装置,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数据加密模块、微控制器、TF卡读卡器、指示灯、电池和电源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加密模块,是SAM模块或TF卡形式的CPU卡加密模块之一。TF卡形式的CPU卡加密模块通过TF卡读卡器访问。数据加密模块能提供数字签名、数字信封、数据加密等加密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加密装置,通过电源开关控制电池供电,加密装置通过指示灯的颜色指示工作状态。指示灯提供四种指示状态,红色:蓝牙未配对;黄色:蓝牙已配对,PIN未输入;绿色:蓝牙已配对,且PIN输入正确;红色闪烁:蓝牙已配对,PIN输入错误。 (三)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方法和装置,智能终端将需要加密的数据或文件发送给加密装置,得到密文数据,再将密文数据进行存储或传输。可以通过蓝牙加密装置加密的方式,提高智能终端比如手机的安全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数据加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数据加密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中:1_蓝牙通信模块、2-数据加密模块、3-微控制器、4-TF卡读卡器、5-指示灯、6-电池、7-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方法和装置,本实施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加密步骤如图1所示,加密装置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 首先,手机和加密装置开机后,要求双方进行蓝牙配对,配对过程中,要在手机上输入加密装置的蓝牙配对密码,此蓝牙配对密码为加密装置内部预先设置的密码,以防止其他蓝牙手机的非授权访问,配对成功后,指示灯由红色变为黄色。 第二,手机使用加密装置进行加密工作之前,需要提前输入访问加密装置的密码,即PIN码,加密装置得到正确的PIN后,指示灯由黄色变为绿色,此后,加密装置处于可使用状态。 第三,手机将需要加密的数据或文件通过蓝牙发送给加密装置。 第四,加密装置内部的微控制器利用数据加密模块或TF卡形式的CPU卡加密模块,对数据或文件进行非对称加密,按照约定的加密算法进行,提供数字签名、数字信封、身份认证等加密功能。 第五,加密装置将加密后的密文数据发送回手机,由手机的应用程序进对密文数据进行存储或传输。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使手机的私密数据得到保护。当需要加密或解密时,打开加密装置电池开关进行操作;不使用时,关闭加密装置的电池开关。手机和加密装置分开存放,加密装置起到硬件加密的作用,区别与常用的软件加密方式,本专利技术更加可靠。即使手机或手机数据被窃取,由于没有加密装置这个硬件,相当没有密钥,被窃数据也无法解密,所以可以有效的对手机内的数据进行保护。同时基于蓝牙的加密装置由于体积小巧,非常方便携带使用,就像是手机的一把私密钥匙,由加密装置的所有者掌握其所有权和PIN码。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51、智能终端和加密装置通过蓝牙配对,建立连接; 52、加密装置在加密工作之前需要其所有者输入PIN码; 53、智能终端将需要加密的数据或文件发送给加密装置; 54、加密装置对数据或文件进行按照约定的密码算法加密; 55、加密装置将加密结果发回智能终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终端可以通过加密装置实现数据解密工作,解密工作完成加密工作的反向工作,与加密工作配合使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具有蓝牙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4.一种智能终端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数据加密模块、微控制器、TF卡读卡器、指示灯、电池和电源开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终端数据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加密模块,是SAM加密模块或TF卡形式的CPU卡加密模块。TF卡形式的CPU卡加密模块通过TF卡读卡器访问。数据加密模块能提供非对称加密技术等加密方法。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终端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电源开关控制电池供电,加密装置上通过指示灯的颜色指示加密装置的工作状态。【文档编号】G06F21/60GK104182676SQ201410449208【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专利技术者】游向东, 邹晓佳, 张志远, 张栩, 王小雷, 潘浩, 罗迁, 李江军, 吴昊, 孙伟达 申请人:北京邮电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终端数据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智能终端和加密装置通过蓝牙配对,建立连接;S2、加密装置在加密工作之前需要其所有者输入PIN码;S3、智能终端将需要加密的数据或文件发送给加密装置;S4、加密装置对数据或文件进行按照约定的密码算法加密;S5、加密装置将加密结果发回智能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向东邹晓佳张志远张栩王小雷潘浩罗迁李江军吴昊孙伟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