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沉水植物草坪块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99069 阅读:6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7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移动沉水植物草坪块生产方法,步骤包括:选深度5-6cm育苗盘作为培育容器;在育苗盘内底部铺设3-5mm厚的可降解无纺布作为隔离层,在隔离层上面铺设2-3cm厚的粘土作为种植层,在种植层上方铺设由可降解的天然材料形成的网眼大小3-5mm的育苗网格;将育苗繁殖材料撒在隔离层和种植层混合在一起;然后将育苗盘置于水池或水槽内底部,控制水池或水槽内的水位在30-40cm,在20-25℃、保湿、通风、光照条件下,经历0.5-1.5个月后沉水植物长出健壮根系,并交织在一起,形成水下可移动的沉水植物草坪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人力、物力消耗小,运输方便,易于降解且不会对水底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步骤包括:选深度5-6cm育苗盘作为培育容器;在育苗盘内底部铺设3-5mm厚的可降解无纺布作为隔离层,在隔离层上面铺设2-3cm厚的粘土作为种植层,在种植层上方铺设由可降解的天然材料形成的网眼大小3-5mm的育苗网格;将育苗繁殖材料撒在隔离层和种植层混合在一起;然后将育苗盘置于水池或水槽内底部,控制水池或水槽内的水位在30-40cm,在20-25℃、保湿、通风、光照条件下,经历0.5-1.5个月后沉水植物长出健壮根系,并交织在一起,形成水下可移动的沉水植物草坪块。本专利技术具有人力、物力消耗小,运输方便,易于降解且不会对水底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地表景观水生态处理领域、或水域环境生态修复领域,适用于水体沉水植被的恢复,尤其适用于城市浅水景观水体富集营养化水体修复。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各界对水环境的重视以及对水景观的青睐,各类人工景观水体纷纷兴建。景观水体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和美化人们所居住的生态环境。然而,城市景观水体多为封闭水域,一般具有水域面积小、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很容易受污染,并呈现富营养状态,具体表现为水体发绿,甚至发生藻类漂浮(即所谓水华现象)、透明度低、上层好氧,下层缺氧、鱼类死亡、水体发臭等。 现有的常规景观水处理方式都各有缺点,如物理设备处理成本高、化学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微生物处理需要频繁维护等;而采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修复水体,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降解、转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这种方法常常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利用水生植物富集氮磷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沉水植物具有比浮叶植物等更强的富集氮磷的能力,并能利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有限光能增加水体透明度;同时也可为水体形成复杂的食物链(网)提供食物、栖息地和其他必需条件,在水质净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但是,由于大多沉水植物(是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它们的根有时不发达或退化,植物体的各部分都可吸收水分和养料,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有利于在水中缺乏空气的情况下进行气体交换。)种子难以获得,当水体的植物种子库受到严重破坏时,水生植被的恢复工程必然需求大量的水生植物种苗。目前沉水植物种植方法主要有扦插法(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扦插从而形成独立植株的繁殖方法,叫扦插法)、播种法、移栽法等。由于沉水植物生长的特殊环境,人工扦插种植须下水作业,沉水植物种植对人力、物力消耗较大;利用土壤种子库客土(客土是指非当地原生的、由别处移来用于置换原生土的外地土壤,通常是指质地好的壤土(沙壤土)或人工土壤)恢复工程量大,运输不便;用塑料或其他不可降解介质培养的模块式水下草坪进行沉水植物恢复会对水底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人力、物力消耗小,运输方便,易于降解且不会对水底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可移动沉水草坪块生产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移动沉水草坪块生产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 (I)选择深度在5_6cm育苗盘作为可移动沉水草坪块培育容器; (2)可移动沉水草坪块种植床的设置:在育苗盘内底部铺设3-5_厚的可降解无纺布作为隔离层,在隔离层上面铺设2-3cm厚的粘土作为种植层,在种植层上方铺设由可降解的天然材料形成的网眼大小3-5_的育苗网格以防止育苗繁殖材料因水流动被冲走; (3)可移动沉水植物草坪的培育:首先将沉水植物休眠体、种子或者扦插沉水植物茎段构成的育苗繁殖材料撒在隔离层(可降解无纺布)上,并且和种植层紧密混合在一起,种植层上面铺设降解的天然材料形成的网眼大小3-5mm的育苗网格,防止育苗繁殖材料因水流动被冲走;然后将育苗盘置于水池或水槽内底部,控制水池或水槽内的水位在30-40cm,在20-25°C、保湿、通风、光照条件下,经历0.5-1.5个月后沉水植物长出健壮根系,并交织在一起,形成水下可移动的沉水植物草坪块。 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可移动沉水草坪块生产方法,其步骤还包括可移动沉水植物草坪的培育步骤后的可移动沉水草坪块移栽步骤和种植步骤,具体为:待沉水植物长至10-20cm高时,将沉水草坪块从育苗盘中取出,采取保湿措施,避免阳光直射,运输至种植目标水域;在种植水域水底事先敷设10-20cm泥土土层,再将沉水草坪块铺设至泥土上,根据沉水草坪块植株高度进水,水位高度高于植株高度5-8cm,形成目标水域的整体水下草坪景观,待草坪恢复后再抬高水位至水体景观水位。 本专利技术步骤(3)中的育苗繁殖材料,根据要进行水质净化处理的水域特定条件,选择苦草、轮叶黑藻、菹草等作为沉水草坪块生产草种。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移动沉水草坪块生产方法,解决目前沉水植物种植中存在技术难题,生产可移动草坪块可为城市浅水景观水体水下草坪构建提供大量种苗。而且,本专利技术采用苦草、轮叶黑藻、菹草等作为沉水草坪块生产草种,易于获得,且培育过程无需人工下水作业,只需要将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沉水草坪块种植床设置好撒种放置到水中自然培育即可,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而且培育后的种苗移动运输方便,且培养的模块、介质等易于降解,不会对水底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沉水草坪块生产方法,解决目前沉水植物种植中存在技术难题,生产可移动草坪块可为城市浅水景观水体水下草坪构建提供大量种苗。本项目可应用于城市浅水(40-70cm)景观水体富集营养化水体修复,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3.本专利技术采用在育苗盘中进行培育,并将育苗盘的培育基设置为三层,即最下面的3-5_厚的可降解无纺布作为隔离层,在隔离层上面铺设2-3cm厚的粘土作为种植层,在种植层上方铺设由可降解的天然材料形成的网眼大小3-5_的育苗网格以防止育苗繁殖材料因水流动被冲走;采用上述这种方案可以保证育苗草坪块易于运输,移动方便,而且,面积大小可调,同时结合各个层的厚度的设置,保证育苗能顺利的长出,育苗成功率高,平均覆盖度90%以上。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专利技术可移动沉水草坪块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的横截面剖视图。 如图所示:1-育苗盘,2-隔离层,3-种植层,4-育苗网格,5 -沉水草坪块(沉水草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可移动沉水草坪块生产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A)可移动沉水草坪块培育容器,可选择市场上高度(深度)在5-6cm育苗盘I如长方形育苗盘。 B)在育苗盘底部铺设3-5_厚的可降解无纺布作为隔离层2,在隔离层2上面铺设2-3cm厚的粘土作为种植层3,在种植层3上方铺设有由可降解的天然材料(如植物纤维等,如竹粉、麦杆、玉米芯等等植物制备成的育苗网格)形成的育苗网格4(网眼大小3-5_,即边长为3-5_的方形网眼),防止育苗繁殖材料因水流动被冲走; C)将沉水植物休眠体、种子或者扦插沉水植物茎段撒在隔离层(可降解无纺布如植物纤维)上,并且和种植层紧密混合在一起,种植层上面铺设降解的天然材料形成的育苗网格(网眼大小3-5_),防止育苗繁殖材料因水流动被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沉水植物草坪块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包括:(1)选择深度在5‑6cm育苗盘作为可移动沉水草坪块培育容器;(2)可移动沉水草坪块种植床的设置:在育苗盘内底部铺设3‑5mm厚的可降解无纺布作为隔离层,在隔离层上面铺设2‑3cm厚的粘土作为种植层,在种植层上方铺设由可降解的天然材料形成的网眼大小3‑5mm的育苗网格以防止育苗繁殖材料因水流动被冲走;(3)可移动沉水植物草坪的培育:首先将沉水植物休眠体、种子或者扦插沉水植物茎段构成的育苗繁殖材料撒在隔离层上,并且和种植层混合在一起,种植层上面铺设降解的天然材料形成的网眼大小3‑5mm的育苗网格,防止育苗繁殖材料因水流动被冲走;然后将育苗盘置于水池或水槽内底部,控制水池或水槽内的水位在30‑40cm,在20‑25℃、保湿、通风、光照条件下,经历0.5‑1.5个月后沉水植物长出健壮根系,并交织在一起,形成水下可移动的沉水植物草坪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忠武陈刚王顺有贺婷波
申请(专利权)人:汇绿园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