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波专利>正文

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变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4839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变向结构,所述弦线上驻波实验仪包括振簧片、弦线、砝码和实验平台,所述振簧片和弦线均分别设于实验平台的上端,所述弦线一端连接振簧片,另一端连接砝码,所述变向结构包括支架和定滑轮;所述支架一端设于实验平台上,另一端倾斜向上并向砝码的方向延伸;所述定滑轮固定于支架的一侧,所述位于振簧片和砝码之间的弦线绕于定滑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向结构,弦线上驻波实验仪上的砝码在为弦线提供张力时,砝码位于实验平台上方,与现有的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砝码挂于实验平台下方相比,实验平台不需放置于实验桌的边缘,使弦线上驻波实验仪不受使用位置的局限,使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变向结构,所述弦线上驻波实验仪包括振簧片、弦线、砝码和实验平台,所述振簧片和弦线均分别设于实验平台的上端,所述弦线一端连接振簧片,另一端连接砝码,所述变向结构包括支架和定滑轮;所述支架一端设于实验平台上,另一端倾斜向上并向砝码的方向延伸;所述定滑轮固定于支架的一侧,所述位于振簧片和砝码之间的弦线绕于定滑轮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技术的变向结构,弦线上驻波实验仪上的砝码在为弦线提供张力时,砝码位于实验平台上方,与现有的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砝码挂于实验平台下方相比,实验平台不需放置于实验桌的边缘,使弦线上驻波实验仪不受使用位置的局限,使用灵活。【专利说明】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变向结构
本技术属于弦线上驻波实验仪,具体涉及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变向结构。
技术介绍
在自然现象中,振动现象广泛地存在着,振动在媒质中传播就形成波,波的传播有两种形式:纵波和横波。驻波是一种波的干涉,比如乐器中的管、弦、膜、板的共振干涉都是驻波振动。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的研究是力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并被列入全国综合性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中的一个必做实验。弦线上的驻波实验的主要目的为观测在弦线上形成的驻波,并用实验确定弦振动时,驻波波长与张力的关系,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以及驻波波长与弦线密度的关系。在弦线上波的驻波实验的过程中,弦线上驻波实验仪为其重要的实验仪器。 如图1所示,所述弦线上驻波实验仪包括实验平台、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振簧片、弦线、可动刀口支架、可动滑轮支架、标尺、固定滑轮、砝码与砝码盘和变压器,所述实验平台置于实验桌上,所述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可动刀口支架、可动滑轮支架和固定滑轮顺次设于实验平台上,所述实验平台上设有滑轨,所述可动刀口支架和可动滑轮支架顺次滑动设于滑轨上;所述振簧片设于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上,所述弦线一端连接振簧片,弦线另一端顺次通过可动刀口支架、可动滑轮支架和固定滑轮后与砝码连接;所述标尺沿滑轨的滑动方向设于实验平台的一侧。砝码位于实验桌的下方,提供了弦线张力,使用时弦线上驻波实验仪设有砝码的一端必须放在实验桌边缘,给弦线上驻波实验仪器的灵活使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在弦线上的驻波实验的过程中,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砝码端不必放置于实验桌的边缘,可以灵活放置的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变向结构。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变向结构,所述弦线上驻波实验仪包括振簧片、弦线、砝码和实验平台,所述振簧片和弦线均分别设于实验平台的上端,所述弦线一端连接振簧片,另一端连接砝码,所述变向结构包括支架和定滑轮;所述支架一端设于实验平台上,另一端倾斜向上并向破码的方向延伸;所述定滑轮固定于支架的一侧,所述位于振簧片和破码之间的弦线绕于定滑轮上。支架能够对定滑轮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且由于支架一端设于实验平台上,使用时能够将变向结构固定于实验平台上,使砝码和弦线能够稳定运行。支架另一端倾斜向上并向砝码的方向延伸,使弦线上驻波实验仪在使用的过程中,砝码底部的高度能够高于实验平台的上表面,使砝码位于实验平台上方,与现有的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砝码挂于实验平台下方相比,实验平台不需放置于实验桌的边缘,使弦线上驻波实验仪不受使用位置的局限,使用灵活。 优选地,所述定滑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他们依次设于支架的一侧。两个以上的定滑轮既能实现提升砝码的高度,又能将竖直方向的力改变为水平方向的力,定滑轮优选为两个,为实现该种功能所用定滑轮数量最少的方式,能够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 所述相邻的两个定滑轮之间间隔设置。方便弦线绕于定滑轮上。优选距离大于Icm,小于支架的长度。 所述支架设有定滑轮的侧面垂直于实验平台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弦线平行。保证支架倾斜的方向。 所述支架与实验平台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支架与靠近砝码端的所述实验平台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使支架与实现平台之间不是垂直的位置关系。 所述弦线上驻波实验仪还包括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可动刀口支架、可动滑轮支架和变压器,所述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可动刀口支架、可动滑轮支架和变向结构顺次设于实验平台上,所述实验平台上设有导轨,所述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和变向结构固定于导轨的两端,所述可动刀口支架和可动滑轮支架顺次滑动设于导轨上;所述振簧片设于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上,所述弦线一端连接振簧片,弦线另一端顺次通过可动刀口支架、可动滑轮支架和变向结构后与砝码连接。 所述导轨为两个并列设置的凹槽。 所述变向结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端固定于支架的底部,另一端可拆卸固定于实验平台上。底座能够提高变向结构的稳定性。可拆卸固定能够使变向结构的使用能灵活,使用时固定于实验平台上,不使用时拆卸下来,便于携带和运输。 所述底座包括固定于支架底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并列设有两个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分别设于导轨内。连接板设有固定螺孔,底座通过连接板上的固定螺孔与实验平台连接。连接板底部设有的两个固定板,进一步保证了变向结构的稳定性。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技术的变向结构,弦线上驻波实验仪上的砝码在为弦线提供张力时,砝码位于实验平台上方,与现有的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砝码挂于实验平台下方相比,实验平台不需放置于实验桌的边缘,使弦线上驻波实验仪不受使用位置的局限,使用灵活。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变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变向结构与弦线上驻波实验仪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2、振簧片;3、弦线;4、可动刀口支架;5、可动滑轮支架;6、标尺;7、固定滑轮;8、砝码与砝码盘;9、变压器;10、实验平台;11、实验桌; 01、弦线上驻波实验仪;011、弦线;012、砝码;013、实验平台;0131、实验平台的的上表面;0132、导轨;02、变向结构;021、支架;0211、支架的侧面;022、定滑轮;023、底座;0231、连接板;0232、固定板;0233、固定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之一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变向结构,所述弦线上驻波实验仪Ol包括振簧片(省略)、弦线011、砝码012和实验平台013,所述振簧片011和弦线011均分别设于实验平台013的上端,所述弦线011 —端连接振簧片011,另一端连接砝码012,所述变向结构02包括支架021和定滑轮022 ;所述支架021 —端设于实验平台013上,另一端倾斜向上并向破码012的方向延伸;所述定滑轮022通过固定螺母固定于支架021的一侧,所述定滑轮02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图1中滑轮022为两个,依顺次设于支架021的一侧。所述支架021设有定滑轮022的侧面0211垂直于实验平台013的上表面0131,且与弦线011平行。所述支架021与实验平台013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支架021与靠近砝码012端的实验平台01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相邻的两个定滑轮022之间间隔设置。方便弦线011绕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的变向结构,所述弦线上驻波实验仪包括振簧片、弦线、砝码和实验平台,所述振簧片和弦线均分别设于实验平台的上端,所述弦线一端连接振簧片,另一端连接砝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结构包括支架和定滑轮;所述支架一端设于实验平台上,另一端倾斜向上并向砝码的方向延伸;所述定滑轮固定于支架的一侧,所述位于振簧片和砝码之间的弦线绕于定滑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张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