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振华专利>正文

一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及锂电池负极耳技术

技术编号:1069469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及锂电池负极耳。该方法采用纯铁带及铜带作为原材料,清理纯铁带及铜带表面的杂质后,分别经过渗透退火处理,冷却后冷轧成复合带,最后表面电镀处理。通过该方法生产出了一种较易焊接且内阻较低的锂电池负极耳。该锂电池负极耳为表面镀镍的Fe-Cu-Fe复合带或Fe-Cu复合带,其具有较易焊接且电阻较低的优点,另外还具有性价比较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及锂电池负极耳。该方法采用纯铁带及铜带作为原材料,清理纯铁带及铜带表面的杂质后,分别经过渗透退火处理,冷却后冷轧成复合带,最后表面电镀处理。通过该方法生产出了一种较易焊接且内阻较低的锂电池负极耳。该锂电池负极耳为表面镀镍的Fe-Cu-Fe复合带或Fe-Cu复合带,其具有较易焊接且电阻较低的优点,另外还具有性价比较高的优点。【专利说明】—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及锂电池负极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及锂电池负极耳,属于锂电池生产

技术介绍
通常市场上锂电池负极耳的基体结构分为以下几种:1、纯镍结构,这种类型的负极耳往往造价较为昂贵,成本太高,焊接性能较差;2、镀镍钢结构,这种类型的负极耳电阻相对较高,损耗太大,但相对焊接性能稍好一点;3、镍-铜复合结构;4、镍-铜-镍复合结构;镍-铜符合结构以及镍-铜-镍复合结构的负极耳通常属于相对高端的产品,成本也是较高的,同时焊接性能也较差。考虑到这些类型的负极耳要么焊接较为困难,使得加工难度较大,生产效率降低,要么内阻较大。 因此寻找一种较易焊接的负极耳结构,同时内阻小,显然是更加理想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可生产出一种较易焊接且内阻较低的锂电池负极耳。同时提供该锂电池负极耳,其较易焊接且内阻较低。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采用纯铁带及铜带作为原材料,清理纯铁带及铜带表面的杂质后,分别经过渗透退火处理,冷却后冷轧成复合带,最后表面电镀处理。 进一步地,该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牌号为TP1、TP2、TU1或TU2的铜带,将铜带及纯铁带分别用除油剂清洗除油;b、对铜带及纯铁带表面进行去氧化层处理;C、对铜带的表面进行离子处理;d、渗透退火:将经过步骤c处理的铜带置于真空炉中快速加热至950-1150摄氏度,保温1.5-2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将经过步骤b处理的纯铁带置于真空炉中加热至400-900摄氏度,经过保温后自然冷却;e、冷轧复合:将经过步骤d处理得到的纯铁带及铜带,经过轧机冷轧,制成Fe-Cu-Fe复合带或Fe-Cu复合带;f>电镀:将经过步骤e处理得到的复合带经过表面电镀镍处理。 进一步地,步骤d中,纯铁带的退火温度为700-900摄氏度。 进一步地,步骤d中,纯铁带的退火温度为750-850摄氏度。 采用以上所述的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制得的锂电池负极耳,该锂电池负极耳为表面镀镍的Fe-Cu-Fe复合带或Fe-Cu复合带。 为了更显著地提升焊接性能,优选地,该锂电池负极耳为表面镀镍的Fe-Cu-Fe复口巾。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采用纯铁带及铜带作为原材料,清理纯铁带及铜带表面的杂质后,分别经过渗透退火处理,冷却后冷轧成复合带,最后表面电镀处理。通过该方法生产出了一种较易焊接且内阻较低的锂电池负极耳。该锂电池负极耳为表面镀镍的Fe-CU-Fe复合带或Fe-Cu复合带,其具有较易焊接且电阻较低的优点,另外还具有性价比较高的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的工序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采用纯铁带及铜带作为原材料,清理纯铁带及铜带表面的杂质后,分别经过渗透退火处理,冷却后冷轧成复合带,最后表面电镀处理。 该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牌号为TP1、TP2、TU1或TU2的铜带,将铜带及纯铁带分别用除油剂清洗除油;b、对铜带及纯铁带表面进行去氧化层处理;C、对铜带的表面进行离子处理;d、渗透退火:将经过步骤c处理的铜带置于真空炉中快速加热至950-1150摄氏度,保温1.5-2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将经过步骤b处理的纯铁带置于真空炉中加热至400-900摄氏度,经过保温后自然冷却;e、冷轧复合:将经过步骤d处理得到的纯铁带及铜带,经过轧机冷轧,制成Fe-Cu-Fe复合带或Fe-Cu复合带;f>电镀:将经过步骤e处理得到的复合带经过表面电镀镍处理。 步骤d中,纯铁带的退火温度为700-900摄氏度。 步骤d中,纯铁带的退火温度为750-850摄氏度。 结合图2及图3所示,采用以上所述的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制得的锂电池负极耳,该锂电池负极耳为表面镀镍的Fe-Cu-Fe复合带或Fe-Cu复合带。 为了更显著地提升焊接性能,该锂电池负极耳最好为表面镀镍的Fe-Cu-Fe复合带。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纯铁带及铜带作为原材料,清理纯铁带及铜带表面的杂质后,分别经过渗透退火处理,冷却后冷轧成复合带,最后表面电镀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牌号为TP1、TP2、TU1或TU2的铜带,将铜带及纯铁带分别用除油剂清洗除油; b、对铜带及纯铁带表面进行去氧化层处理; C、对铜带的表面进行离子处理; d、渗透退火: 将经过步骤c处理的铜带置于真空炉中快速加热至950-1150摄氏度,保温1.5-2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将经过步骤b处理的纯铁带置于真空炉中加热至400-900摄氏度,经过保温后自然冷却; e、冷轧复合: 将经过步骤d处理得到的纯铁带及铜带,经过轧机冷轧,制成Fe-Cu-Fe复合带或Fe-Cu复合带;f>电镀: 将经过步骤e处理得到的复合带经过表面电镀镍处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纯铁带的退火温度为700-900摄氏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纯铁带的退火温度为750-850摄氏度。5.采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制得的锂电池负极耳,其特征在于,为表面镀镍的Fe-Cu-Fe复合带或Fe-Cu复合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负极耳,其特征在于,为表面镀镍的Fe-Cu-Fe复合带。【文档编号】H01M2/26GK104167523SQ201410340404【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专利技术者】谢振华 申请人:谢振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负极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纯铁带及铜带作为原材料,清理纯铁带及铜带表面的杂质后,分别经过渗透退火处理,冷却后冷轧成复合带,最后表面电镀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谢振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