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974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8:12
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包括沿相对的长边具有室内吹出口的装饰面板,和内置有送风机及热交换器的产品主体。俯视观察时,热交换器由夹持送风机的方式配置在两个所述室内吹出口与送风机之间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构成。分支热交换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与所述室内吹出口平行地配置,分支热交换器的两端部朝向送风机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以不同的角度折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的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公知一种四向吹出式及双向吹出式(双流型)的空调机。四向吹出式的空调机在安装于天花板面的装饰面板内包括沿该装饰面板的四边形成的吹出口。双向吹出式的空调机在装饰面板内包括沿该装饰面板的相对的两边形成的吹出口。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中,为了谋求与房间的设计的谐调,而将装饰面板的平面形状形成为长方形,并且沿相对的长边设置室内吹出口。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现有技术。参照图9说明该现有技术。如图9所示,空调机包括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的长方体状的产品主体101、和内置在产品主体101中的热交换器102及涡轮风扇103。热交换器102通常由两个分支热交换器104构成。两个分支热交换器104分别配置在沿产品主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的内侧。涡轮风扇103被夹持在两个分支热交换器104之间。涡轮风扇103大致配置在沿产品主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105上。俯视观察时,两个分支热交换器104以在产品主体10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为钝角的方式弯曲,两个钝角夹着中心线105彼此相对。通过使热交换器102这样弯曲,增加分支热交换器104的长度方向的全长,增大热交换器102的热交换面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72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从增大热交换器102的热交换面积的观点来看,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即,在上述现有的空调机中,通过改变两个分支热交换器104的形状,能使分支热交换器104的长度方向的全长更长。在使分支热交换器104的长度方向的全长变长而增加热交换面积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降低生产率,关键的是对分支热交换器的形状及结构进行设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生产率进行保持且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较大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包括装饰面板和长方体状的产品主体,上述装饰面板具有向室内将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吹出的室内吹出口及将室内空气吸入的室内吸入口,上述产品主体内置有送风机及热交换器。在上述装饰面板内沿相对的两个长边形成有两个所述室内吹出口。上述送风机是以旋转轴朝向铅垂方向的方式配置在上述产品主体内的离心送风机。俯视观察时,上述热交换器由在两个上述室内吹出口与上述送风机之间以夹着上述送风机的方式配置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构成。两个上述分支热交换器沿长度方向区分为第一端部、中间部及第二端部。在上述第一端部,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外部的制冷剂配管与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连接,在上述第二端部,上述制冷剂通路折返。上述中间部与上述室内吹出口平行地配置。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分别朝向上述送风机折弯,且上述第一端部及上述第二端部相对于上述中间部以不同的角度折弯。采用上述结构,各分支热交换器的两端部朝向送风机折弯。因此,与上述的现有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相比,能够增加分支热交换器的长度方向的全长,由此能够增加各分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另外,能够考虑产品主体的尺寸、为了将分支热交换器折弯而使用的折弯机的夹持部分与分支热交换器的两端部的折弯长度之间的关系、配管相对于分支热交换器的连接作业的方便性等,而任意地设定分支热交换器的两端部相对于中间部的折弯角度。由此,能够避免分支热交换器的制作上的弊病。在上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基础上,理想的是,上述第一端部相对于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中间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为45度以下。采用上述结构,将分流管与两个分支热交换器连接的钎焊作业容易进行。其理由是因为,以如下方式进行钎焊作业。首先,使用钎焊夹具将两个分支热交换器临时组装。并且,在任意一方的分支热交换器中进行配管的钎焊,接着在另一方的分支热交换器中进行配管的钎焊。此时,需要将临时组装的分支热交换器定位,以使被钎焊的配管朝向铅垂方向。例如在将分流管连接于两个分支热交换器的第一端部的情况下,需要分别对两个分支热交换器,以在第一端部突出的热交换管的端部朝向铅垂方向的方式,将临时组装的分支热交换器与钎焊夹具一起重新配置。此时,通过使第一端部相对于分支热交换器的中间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为45度以下,减小钎焊夹具的重新配置所需的角度的变更,因此该定位作业容易进行。另外,也减少如下现象,即,与配管连接的一方的分支热交换器对在另一方的分支热交换器进行的钎焊作业进行妨碍的现象。在上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基础上,理想的是,上述第二端部相对于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中间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比上述第一端部相对于上述中间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大。采用上述结构,能使分支热交换器的长度方向的全长更长。由此,能够增加分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因而能够增加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在上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基础上,理想的是,在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上述第一端部连接有来自分流器的分流管。并且,理想的是,俯视观察时,该分流管排列在由最外侧直线和两条引出线形成的大致三角形的区域内,其中,上述最外侧直线将两个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上述第一端部处的、上述产品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外侧位置彼此连接,上述两条引出线从两个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第一端部处的空气通过部的第一端部侧的端缘,与空气通过面成直角地向相对的分支热交换器侧引出。为了在分支热交换器的第一端部的多个部位,以规定的长度及排列方式设定分支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而安装将制冷剂通路连通的连通配管。因此,将热交换器的最外侧直线定义为将相对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中的这种连通配管的最外侧位置彼此连接的线。采用上述结构,俯视观察时,来自分流器的分流管排列在由上述最外侧直线和两条延长线形成的三角形的区域内,通过使两个分支热交换器的第一端部的端面向相对的分支热交换器侧延长而形成上述两条延长线。因此,分流管的束不会妨碍在分支热交换器中通过的空气的流动。另外,俯视观察时,来自分流器的分流管排列成不从最外侧直线向长度方向的外侧突出,上述最外侧直线将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上述第一端部处的、产品主体的长度方向的最外侧位置彼此连接。因此,能够紧凑地形成该空调机。在上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基础上,理想的是,上述热交换器构成为从两个上述分支热交换器导出的多个制冷剂出口管与一个集管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本来两个分支热交换器分别需要的集管,只用一个就可以。因而,能使集管所需的空间最小化,能够紧凑地形成空调机。在上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基础上,理想的是,上述送风机在上述产品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偏向上述第二端部侧配置。采用上述结构,能使送风机与上述第一端部之间的空间,比送风机与上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空间大。能够将该较大一方的空间充分地利用为电气安装件箱与电气零件之间的连接配线用的空间等。特别是,多在上述第一端部附近连接有排水泵等电气零件。因此,送风机与上述第一端部之间的空间大,对于这些电气零件的连接是有利的。在上述的天花板埋入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是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包括装饰面板和长方体状的产品主体,所述装饰面板具有向室内将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吹出的室内吹出口及将室内空气吸入的室内吸入口,所述产品主体内置有送风机及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饰面板内沿相对的两个长边形成有两个所述室内吹出口,所述送风机是以旋转轴朝向铅垂方向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产品主体内的离心送风机,俯视观察时,所述热交换器由在两个所述室内吹出口与所述送风机之间以夹着所述送风机的方式配置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构成,两个所述分支热交换器沿长度方向区分为第一端部、中间部及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分支热交换器的外部的制冷剂配管与该分支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连接,在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制冷剂通路折返,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室内吹出口平行地配置,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朝向所述送风机折弯,且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以不同的角度折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16 JP 2012-0610041.一种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是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包括装饰面板和长方体状的产品主体,所述装饰面板具有向室内将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吹出的室内吹出口及将室内空气吸入的室内吸入口,所述产品主体内置有送风机及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饰面板内沿相对的两个长边形成有两个所述室内吹出口,所述送风机是以旋转轴朝向铅垂方向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产品主体内的离心送风机,俯视观察时,所述热交换器由在两个所述室内吹出口与所述送风机之间以夹着所述送风机的方式配置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构成,两个所述分支热交换器沿长度方向区分为第一端部、中间部及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分支热交换器的外部的制冷剂配管与该分支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连接,在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制冷剂通路折返,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室内吹出口平行地配置,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朝向所述送风机折弯,且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以不同的角度折弯,在所述分支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有来自分流器的分流管,俯视观察时,所述分流管排列在由最外侧直线和两条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嶋伸幸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