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陶板画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8922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异形陶板画的制作方法,属于一种用于产生装饰表面效果的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①将原料与水充分混合后制成坯体;②在坯体上设置出设计图案的轮廓线;③根据图案情况分割坯体并进行干燥;④在坯体上制作画面;⑤将制好的坯体烧制成型。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便可减少或基本消除画面被破坏的可能性,较好地反映产品的艺术效果。而且,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经过一次烧制过程从而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异形陶板画的制作方法,属于一种用于产生装饰表面效果的工艺。传统的陶板画都是由带有图案的方形陶板块排列组成的。在制作这种陶板画。首先要将陶坯块(一般为相同规格尺寸的陶坯块)烧制成型,将烧成的陶板块拼接在一起,在其表面作画,然后再将陶板烧制才能得到最终产品。这种陶瓷画的立体感较差,画面比较呆板,而且方形陶板的边缘在画面上形成了明显的经纬线,这些有规律的经纬线将画面中的许多主要部分切割,如经纬经过人的脸部等等,这不仅影响美观,还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性,甚至影响了原画面设计思想的体现。另外,由于在制作过程需经二次烧制也给制作造成了许多麻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能够根据图案情况设置陶板边缘线的异形陶板画的制作方法,使陶板画能够充分体现原画面设计意途增强其美感效果。并达到只烧制一次即能完成的目的,从而使陶板画的制作更为简便。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①将原料与水充分混合后制成坯体;②在坯体上设置出设计图案的轮廓线;③根据图案的情况分割坯体并进行干燥;④在坯体上制作画面;⑤将制好的坯体烧制成型。设置-->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制作立体陶板画,其画面制作方法如下:①将经干燥的坯体表面回潮;②将立体画中不需要突出部分的坯体按所需的厚度去除,该厚度不大于原坯体厚度的1/2;③按原设计图案在坯体上表面制作立体画面。对于采用原色的立体陶板画,最好除其画面中的的突出部分外,在坯体表面涂抹瓷釉。坯体的干燥时间最好为24~36小时。本专利技术中制成坯体时可选用以下组分及配比的原料:陶土80~885%,焦宝石15~20%。其中,焦宝石中最好含有生焦宝石及熟焦宝石各50%。为了保证坯体的强度,焦宝石应为18~24目颗粒。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欲在坯体上设置已设计好图样的图案轮廓线可采用以下方法:①将原设计图翻制在透明胶片上;②将胶片上的图象投影在纸上,使所得到的投影象略大于实物的尺寸,其左右位置颠倒;③用炭条在纸上描下图案;④将描好图案的纸铺在坯体上,使其有图案的一面与坯体表面接触;⑤在纸张的上表面抹刷,使纸张上的炭粉落在坯体表面。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首先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制作画面为平面的陶板画。也可制作立体陶板画,将陶土、生焦宝石、熟焦宝石按一定比例调配均匀。其中,粘土为80~85%,生、熟焦宝石共占15~20%。比如:粘土为85%,生熟焦宝石共为15%;或粘土为80%,生熟焦宝石共为-->20%;或粘土为82%,生熟焦宝石共为18%;另外,也可为该范围内的其它配比。而生、熟焦宝石的比例为1:1。即各占50%允许有一定的浮动范围。两种焦宝石的颗粒大小为18~24目,这可根据原设计构思的要求而定。若需要画面较为光滑细腻则最好选用颗粒较小的焦宝石。若要表现古朴或粗广,则最好选用一部分颗粒较大的焦宝石,如18目及24目的焦宝石各占50%,这样还能保证坯体的强度,将调匀的原料与水充分混合后制成坯体,要求坯体其尺寸与成品的尺寸一致。满足塑造条件,并达到要求的厚度,其尺寸略大于实物的尺寸。在坯体与工作台之间最好有一层隔离层粉,如选用粉碎了的焦宝石,从而使坯体不致与工作台粘连。坯体做好后,要在坯体表面设置图案。当图案较为简单或坯体面积较小时,可直接在坯体上勾画图案,而当画面较为复杂、坯体面积较大时,这种方法就较为笨拙,而且使用这种方法将原设计图案再现到坯体上实际上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以下方法:首先利用照象或复印的方法将原设计图案翻制在胶片上。利用投影仪将胶片上的图案投影在纸张上。要求纸张上的图案略大于实物的尺寸,即与坯体的大小一致,且其左右图案倒置。在纸张上用炭条描下投影在其表面的图案。当画面较大时,可用多张纸分几部分描下图案,将描好的图案拼接为一体后,将带有图案的纸张辅在坯体上,其带有图案的一面与坯体接触,用毛刷在纸张的上表面抹刷,则炭粉落在坯体上,即在坯体表面得到-->了所设计的图案的轮廓。根据图案的情况便可进行分割。分割时注意尽量将画面中的主要部分避开,如人的面部、马的头部等,以保证画面的完整性尽可能不被破坏。根据天气情况或周围环境情况将坯体干燥24~36小时,使坯体脱去部分水份,并使其不致出现裂纹。将收缩的坯体按图案排列在一起,进行平整处理,并使相邻的边缘吻合这时便可根据原图案的轮廓进一步制作画面。对于平面的陶板画直接用所需的釉做好画面。并在各陶板背面标好顺序号,最好再经一段时间的干燥后,送入炉灶烧制成型。要制做陶板立体画时,其配料在坯体上设置图案方法及分割坯体的原则,方法与制作平面陶板画相同。在制作画面时,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将坯体表面回潮,回潮时可使用一湿布覆盖在坯体表面。使其达到塑造要求。将画面不需要突出的部分的坯体按需要的厚度去除,并做平整处理。图案涉及的部分按照通常的塑料方法做好。当画面要达到一种古朴的效果时,可使用原料的原色,即不上釉。也可在图案不涉及的地方涂上瓷釉,或者只在有图案的部分上釉,这样就可以使图案突出,增加画面的美感。最后将坯体送入炉灶烧制成型。除制造陶板画外,本专利技术还可用于使用紫砂等类似原料制成的平面或立体画。对于质量较好的产品,陶板块间结合比较紧密,其边缘线几乎可-->以不被看到。这样,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便可减少或基本消除画面被破坏的可能性,较好地反映产品的艺术效果。而且本专利技术比现有技术更为简便,能够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形陶板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①将原料与水充分混合后制成坯体;②在坯体上设置出设计图案的轮廓线;③根据图案情况分割坯体并进行干燥;④在坯体上制作画面;⑤将制好的坯体烧制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陶板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①将原料与水充分混合后制成坯体;②在坯体上设置出设计图案的轮廓线;③根据图案情况分割坯体并进行干燥;④在坯体上制作画面;⑤将制好的坯体烧制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陶板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在坯体上制作画面是指按以下方法制作立体陶板画:①将经干燥的坯体表面回潮;②将立体画中不需要突出部分的坯体按所需厚度去除,该厚度不大于原坯体厚度的1/2;③按原设计图案在坯体上表面制作立体画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陶板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除画面中的突出部分外,在坯体表面涂抹瓷釉。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异形陶板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坯体的干燥时间为24~36小时。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安徐栋韩立明姜新开任志强刘剑韩春张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建筑工程学校刘玉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