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8827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簧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架、输送通道,横向限位针,导向限位针,横向限位块,所述输送通道包括竖直通道,所述竖直通道底部设置可以横向移动的横向限位块,所述横向限位块的上侧设置导向限位针,所述竖直通道对应位置设置竖直长孔,所述导向限位针上方一定距离处设置横向限位针,该距离不小于一根弹簧工件的长度,所述竖直通道侧壁对应位置设置的水平通孔,所述横向限位针、导向限位针、横向限位块均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其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弹簧在输送通道中依次、有序、迅速、平稳的输送并定位至下一工装,可靠性高,寿命长,提升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架、输送通道,横向限位针,导向限位针,横向限位块,所述输送通道包括竖直通道,所述竖直通道底部设置可以横向移动的横向限位块,所述横向限位块的上侧设置导向限位针,所述竖直通道对应位置设置竖直长孔,所述导向限位针上方一定距离处设置横向限位针,该距离不小于一根弹簧工件的长度,所述竖直通道侧壁对应位置设置的水平通孔,所述横向限位针、导向限位针、横向限位块均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其运动,本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弹簧在输送通道中依次、有序、迅速、平稳的输送并定位至下一工装,可靠性高,寿命长,提升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专利说明】 弹簧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线领域,尤其指一种弹簧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化工艺的全自动生产线生产时要求对所有物料都进行全自动上料、自动定位,作为壳体自动生产线的一个子系统,由于弹簧本身具有较大的公差范围和弹性伸缩,通过振动分拣装置进入上料通道的弹簧由于无法进行上料进料的自动控制,常常造成物料堵塞,造成机器损伤与物料损伤,使整个生产线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弹簧自动上料装置,自动控制弹簧进入上料通道的速度,保证弹簧能够以平稳速度依次进入生产线下一工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簧自动上料装置,其中,包括支架、输送通道,横向限位针,导向限位针,横向限位块,所述输送通道包括竖直通道,所述竖直通道底部设置可以横向移动的横向限位块,所述横向限位块的左右移动对在所述竖直通道中掉落的工件进行限位与导通,所述横向限位块的上侧设置导向限位针,所述竖直通道对应位置设置竖直长孔,所述导向限位针可水平插入或拔出所述竖直长孔中,并可沿孔长度方向上下自由平移,所述导向限位针上方一定距离处设置横向限位针,该距离不小于一根弹簧工件的长度,所述竖直通道侧壁对应位置设置的水平通孔,所述横向限位针可自由水平插入或拔出所述水平通孔,所述横向限位针、导向限位针、横向限位块均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其运动。 其中,所述竖直通道底部联通出仓弯道,所述竖直通道与出仓弯道连接处设置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向弯道方向斜下方吹气。 其中,所述横向限位块通过固定在支架适当位置的第一横向气缸控制,所述导向限位针通过固定在支架适当位置的水平竖直气缸连动组件控制,所述气缸连动组件由固定在架体上的竖直气缸及由竖直气缸控制的第二横向气缸组成,所述第二横向气缸的活塞杆前端固定所述导向限位针,所述横向限位针通过固定在支架适当位置的第三横向气缸控制,各气缸均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 其中,所述横向限位针与导向限位针之间设置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弹簧的有无,发送信号至控制系统控制各气缸驱动所述横向限位针、导向限位针运动。 其中,所述竖直通道顶部设置第一有无传感器,所述第一有无传感器检测竖直通道顶部弹簧的有无并传送控制信号至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竖直通道与出仓弯道连接处设置第二有无传感器,所述第二有无传感器检测对应位置弹簧有无并传送控制信号至控制系统。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弹簧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各机构,使弹簧在输送通道中依次、有序、迅速、平稳的输送并定位至下一工装,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寿命长,适应在生产线上全自动、高频率、大规模生产,安装调试维修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外部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简图; 图3是图1中A处局部透视连接关系不意图; 图中标号:1-支架2-输送通道3-横向限位针4-导向限位针5-横向限位块21-竖直通道22-出仓弯道51-第一横向气缸41-竖直气缸42-第二横向气缸211-水平通孔31-第三横向气缸6-吹气装置7-位置传感器8-第一有无传感器9-第二有无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的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支架1、输送通道2,横向限位针3,导向限位针4,横向限位块5,所述输送通道2包括竖直通道21,所述竖直通道21底部设置可以横向移动的横向限位块5,所述横向限位块5通过固定在支架I适当位置的第一横向气缸51控制,所述横向限位块5的上侧设置导向限位针4,所述竖直通道21对应位置设置竖直长孔212,所述导向限位针4可水平插入或拔出所述竖直长孔212中,并可沿孔长度方向上下自由平移,所述导向限位针4通过固定在支架I适当位置的水平竖直气缸连动组件控制,所述气缸连动组件由固定在架体上的竖直气缸41及由竖直气缸41控制的第二横向气缸42组成,所述第二横向气缸42的活塞杆前端固定所述导向限位针4,所述导向限位针4上方相隔一定距离处设置横向限位针3,该距离不小于一根弹簧工件的长度,所述竖直通道21侧壁对应位置设置的水平通孔211,所述横向限位针3可自由插入或拔出所述水平通孔211,所述横向限位针3通过固定在支架I适当位置的第三横向气缸31控制,上述各气缸的运动均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该自动控制系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赞述。 如图2所示,在前述实施例基础上改进的,其结构为所述竖直通道21底部联通出仓弯道22,所述竖直通道21与出仓弯道22连接处设置吹气装置6所述吹气装置向弯道方向斜下方吹气,有效防止了弹簧在出仓弯道22中被卡住。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限位针3与导向限位针4之间设置位置传感器 7,所述位置传感器7检测弹簧的有无,发送信号至控制系统控制各气缸,驱动所述横向限位,3、导向限位针4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直通道21顶部设置第一有无传感器8,所述第一有无传感器8检测竖直通道21顶部弹簧的有无并传送控制信号至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直通道21与出仓弯道22连接处设置第二有无传感器9,所述第二有无传感器9检测对应位置弹簧有无并传送控制信号至控制系统。 根据图2-3所示,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做详细说明如下: 1.第一根弹簧工件从所述竖直通道21顶端进入,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所述第一横向气缸51驱动所述横向限位块5阻挡所述弹簧下落,所述第二横向气缸42、第三横向气缸31驱动所述导向限位针4、横向限位针3退出所述竖直通道21外,所述竖直气缸41处于收缩位置。 2.第二根弹簧工件及后续弹簧工件继续从所述竖直通道顶端下落,弹簧与弹簧之间叠在一起,所述导向限位针4与横向限位针3之间的位置传感器7感测到弹簧,传送信号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各气缸运动,所述导向限位针4、横向限位针3插入所述竖直通道21对应位置通孔中,所述导向限位针4插入第一根弹簧工件的底部或其自身间隙中,所述横向限位针3插入第一根弹簧与第二根弹簧之间间隙或第二根弹簧自身间隙中,所述横向限位块5受第一横向气缸51驱动退出所述竖直通道21夕卜。 3.所述导向限位针4连同第二横向气缸42受所述竖直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输送通道,横向限位针,导向限位针,横向限位块,所述输送通道包括竖直通道,所述竖直通道底部设置可以横向移动的横向限位块,所述横向限位块的左右移动对在所述竖直通道中掉落的工件进行限位与导通,所述横向限位块的上侧设置导向限位针,所述竖直通道对应位置设置竖直长孔,所述导向限位针可水平插入或拔出所述竖直长孔中,并可沿孔长度方向上下自由平移,所述导向限位针上方一定距离处设置横向限位针,该距离不小于一根弹簧工件的长度,所述竖直通道侧壁对应位置设置的水平通孔,所述横向限位针可自由水平插入或拔出所述水平通孔,所述横向限位针、导向限位针、横向限位块均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其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