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8704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定期检查并能方便清除烟道底部污物的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它包括漏斗形管道和集污器,所述漏斗形管道上端与烟道底端相连接,漏斗形管道的下端与集污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集污器内腔由上而下逐渐缩小能更好的将污物向集污器的底部集中;2、排污阀门的结构使清理污垢更加方便;3、集污器与漏斗形管道的连接方式采用可分离式连接可以定期检查、便于清除污染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定期检查并能方便清除烟道底部污物的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它包括漏斗形管道和集污器,所述漏斗形管道上端与烟道底端相连接,漏斗形管道的下端与集污器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集污器内腔由上而下逐渐缩小能更好的将污物向集污器的底部集中;2、排污阀门的结构使清理污垢更加方便;3、集污器与漏斗形管道的连接方式采用可分离式连接可以定期检查、便于清除污染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专利说明】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烟道是一种将室内的废气、油烟等排到外界的装置,使用时间较长时,在废气中的颗粒物或油烟容易在烟道的侧壁堆积并最终掉落到烟道的底部,若温度过高或遇到明火时会燃烧,而且目前市场上的烟道均是封闭设计,拆卸困难,因而无法及时清除掉这些污物,给室内的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定期检查并能方便清除烟道底部污物的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 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它包括漏斗形管道和集污器,所述漏斗形管道上端与烟道底端相连接,漏斗形管道的下端与集污器相连。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集污器内腔由上而下逐渐缩小能更好的将污物向集污器的底部集中; 2、排污阀门的结构使清理污垢更加方便; 3、集污器与漏斗形管道的连接方式采用可分离式连接可以定期检查、便于清除污染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带有排污阀门的集污管道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集污管道另一种实施例不意图; 图4为图4的仰视图。 标号说明:1_漏斗形管道、2-集污管道、3-插销、4-插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它包括漏斗形管道I和集污器,所述漏斗形管道I上端与烟道底端相连接,漏斗形管道I的下端与集污器相连,所述集污器与漏斗形管道I的连接方式为可分离式连接。安装有本技术的烟道需要清理时,只需定期将集污器从漏斗形管道I上拆下来,清理方便。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集污器为内腔由上而下逐渐缩小的集污管道2,所述集污管道2的外形呈锥体状或柱形状结构。这样的集污器内腔能更好的将污物向集污器的底部集中。集污管道2的内腔呈上宽下窄的结构状,如图3所示,一般可以将内腔直接设置成漏斗形结构,也可如图2中所示,在内腔的一侧设置一块倾斜的导向板。 如图4所示,所述集污器的下端设置有排污阀门,所述排污阀门包括插销3以及与插销3配合的插销孔4 ;所述插销孔4设置在集污管道2的侧壁上,插销3通过插销孔4深入到集污管道2内以将集污管道2的内腔封住。需要清理时,只需要将插销3拔出,集污器的污物便能从柱形管道通道内流出,使用方便。 为了便于清理集污器,所述集污器与漏斗形管道I的连接方式为可拆装式连接。【权利要求】1.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漏斗形管道(I)和集污器,所述漏斗形管道(I)上端与烟道底端相连接,漏斗形管道(I)的下端与集污器相连,所述集污器为内腔由上而下逐渐缩小的集污管道(2),所述集污器的下端设置有排污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管道(2)的外形呈锥体状或柱形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阀门包括插销(3)以及设于集污器侧壁上且与插销(3)相配合的插销孔⑷; 插销(3)通过插销孔(4)深入到集污器内以将集污器的内腔封住。4.根据权利要求1任意一项所述的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器与漏斗形管道(I)的连接方式为可拆装式连接。【文档编号】F23J13/00GK203963973SQ201420093531【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日 【专利技术者】王仁林, 王耀, 盛祥荣, 胡首聪, 张建新 申请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胡首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烟道管底层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漏斗形管道(1)和集污器,所述漏斗形管道(1)上端与烟道底端相连接,漏斗形管道(1)的下端与集污器相连,所述集污器为内腔由上而下逐渐缩小的集污管道(2),所述集污器的下端设置有排污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林王耀盛祥荣胡首聪张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胡首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