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明专利>正文

一种半导体温差充电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85513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温差充电器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至少两片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冷面采用导热硅脂分别粘贴在中空式散热器对称的两侧面上,使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热面处于最外侧面;将所有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然后将串联或并联后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在一个按桥式整流电路制作的桥堆输入端上,将桥堆的输出端直接与USP手机充电插口连接或通过控制电路与USP手机充电插口后,即可制作得到半导体温差充电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的优点,而且还具有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导体温差充电器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温差充电器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随身携带式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手机充电器或充电宝方面已得到广乏的应用,使日常生活更方便,特别是在手机没认何外接电源可充的情况下,可采用随身携带的手机充电器或充电宝对手机进行充电。但是,目前在现有技术中,所有的随身携带的充电器或充电宝普遍采用蓄电池的方式给手机充电,由于蓄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有害气体带来污染、不利于环保,而且在使用或携带时也可能会发生自燃或爆炸等事故。因此,现有的随身携带的充电器或充电宝的使用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安全可靠、并且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的半导体温差充电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半导体温差充电器的制作方法为,该方法包括采用由N型半导体元件和P型半导体元件制作组成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作为发电源,将至少两片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冷面采用导热硅脂分别粘贴在中空式散热器对称的两侧面上,使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热面处于最外侧面;将所有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然后将串联或并联后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在一个按桥式整流电路制作的桥堆输入端上,将桥堆的输出端直接与USP手机充电插口连接或通过控制电路与USP手机充电插口后,即可制作得到半导体温差充电器。上述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片数为2~200片,并且为偶数片。根据上述方法构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半导体温差充电器为,该半导体温差充电器包括壳体、温差感应发电芯片、中空式散热器,中空式散热器安装在壳体内,在中空式散热器的对称两侧面上分别粘贴有1~100片温差感应发电芯片,并且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热面高于或等于壳体的外表面,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冷面粘贴固定在中空式散热器上,所有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相互连接后组成的电源输出端与安装在控制电路板上的桥堆的输入端连接,桥堆的输出端与安装在壳体上的USP手机充电插口连接、或通过安装在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上的电路与USP手机充电插口连接。上述的所有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相互连接组成的电源是指,将所有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相互串联组成串联式发电源或相互并联组成并联式发电源、或是取所有温差感应发电芯片中相同数量的感应发电芯片相互串联后再并联在一起组成串并联式发电源、或是取所有温差感应发电芯片中相同数量的感应发电芯片相互并联后再串联在一起组成并串联式发电源,串联式发电源、并联式发电源、串并联式发电源或并串联式发电源的输出端与安装在控制电路板上的桥堆的输入端连接。在将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相互并联时,在每个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正电极输出端上都连接有一个防止对冲的整流二极管。在将相同数量的感应发电芯片相互串联后再并联在一起时,在每组串联的感应发电芯片的正电极输出端上都连接一个防止对冲的整流二极管后、再将每组串联的感应发电芯片并联组成串并联式发电源。上述控制电路板上的电路包括组成放大、稳压和恒流电路的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运算放大电路集成块,桥堆的负极为接地端,桥堆的正极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一变压器L1的次级一端,第一变压器L1的次级另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第一变压器L1的初级一端,第一变压器L1的初级另一端接第一二级管的正极,第一二级管的负极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电阻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及第一电容,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稳压管接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接第二变压器的初级一端,第二变压器的初级另一端接第二二级管的正极,第二二级管的负极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电阻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电容、第四电容、电感的一端及运算放大电路集成块的第3、第6和第7接线脚,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稳压管接地和接第二电容和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运算放大电路集成块的输入端第1接线脚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三电容接地,算放大电路集成块的另一输入端第2接线脚通过第四电阻接地、并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LED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感的另一端、第六电容及USP手机充电插口连接,算放大电路集成块的第4接线脚接地、第8接线脚通过第五电容接地,算放大电路集成块的输出端第5脚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LED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开关接地。上述中空式散热器为铝合金矩形框结构,在该铝合金矩形框结构的对称两面设有用于与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冷面贴合的贴合平面,在该铝合金矩形框结构的空腔中设有散热片,散热片与铝合金矩形框结构连接为一体组成中空式散热器。由散热片与铝合金矩形框结构连接为一体组成的中空式散热器为整体式结构或为两半式散热器组合结构,当中空式散热器为两半式散热器组合结构时,在一半散热器与另一半散热器组合的结合面之间垫有一层绝缘隔热垫,并且一半散热器与另一半散热器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组成中空式散热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巧妙地利用了现有技术中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能发出微弱电的特点,并将其通过中空式散热器、桥堆以及控制电路板的电路进行有机的连接组合,使其在感应体温的情况下,即可发出能够满足对手机进行充电的电源。本专利技术完全抛弃了现有技术中充电宝或随身携带式充电器所需的蓄电池。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当将开关联通时,手握住壳体,使手温能直接接触到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热面,这样即可使其与贴合在中空式散热器上的冷面产生温差电动势,该电动势在多级升压电路和稳压电路的作用下使LED发光二级管发光,这样即表明已经做好充电准备;当将连接有手机的充电线插接在USP手机充电插口上时,即可给手机进行充电。经实际使用证明,本专利技术能满足现有的各种型号手机或平板电脑充电使用。因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的优点,而且还具有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相互串联组成串联式发电源IC1时与桥堆连接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相互并联组成并联式发电源IC2时与桥堆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串并联式发电源IC3与桥堆连接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并串联式发电源IC4与桥堆连接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中空式散热器为整体式结构时与温差感应发电芯片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中空式散热器为两半式散热器组合结构时与温差感应发电芯片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电路板上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温差感应发电芯片,3-中空式散热器,3.1-贴合平面,3.2-散热片,4-桥堆,5-USP手机充电插口,6-控制电路板,7-绝缘隔热垫,8-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半导体温差充电器的制作方法为,直接采用现有的由N型半导体元件和P型半导体元件制作组成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作为发电源,实施时,将至少两片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冷面采用导热硅脂分别粘贴在中空式散热器对称的两侧面上,使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热面处于最外侧面;将所有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然后将串联或并联后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半导体温差充电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温差充电器的制作方法,包括采用由N型半导体元件和P型半导体元件制作组成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作为发电源,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两片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冷面采用导热硅脂分别粘贴在中空式散热器对称的两侧面上,使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热面处于最外侧面;将所有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然后将串联或并联后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在一个按桥式整流电路制作的桥堆输入端上,将桥堆的输出端直接与USP手机充电插口连接或通过控制电路与USP手机充电插口后,即可制作得到半导体温差充电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半导体温差充电器的制作方法构建的半导体温差充电器,该制作方法包括采用由N型半导体元件和P型半导体元件制作组成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作为发电源,将至少两片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冷面采用导热硅脂分别粘贴在中空式散热器对称的两侧面上,使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热面处于最外侧面;将所有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然后将串联或并联后的温差感应发电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在一个按桥式整流电路制作的桥堆输入端上,将桥堆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与USB手机充电插口连接后,即可制作得到半导体温差充电器;该半导体温差充电器包括壳体(1)、温差感应发电芯片(2)、中空式散热器(3),中空式散热器(3)安装在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在中空式散热器(3)的对称两侧面上分别粘贴有1~100片温差感应发电芯片(2),并且温差感应发电芯片(2)的热面高于或等于壳体(1)的外表面,温差感应发电芯片(2)的冷面粘贴固定在中空式散热器(3)上,所有温差感应发电芯片(2)相互连接后组成的电源输出端与安装在控制电路板(6)上的桥堆(4)的输入端连接,桥堆(4)的输出端通过安装在壳体(1)内的控制电路板(6)上的电路与USB手机充电插口(5)连接;控制电路板(6)上的电路包括组成放大、稳压和恒流电路的第一三极管(G1)~第四三极管(G4)和运算放大电路集成块(IC),桥堆(4)的负极为接地端,桥堆(4)的正极接第一三极管(G1)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G1)的集电极接第一变压器L1的次级一端,第一变压器L1的次级另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G1)的基极接第一变压器L1的初级一端,第一变压器L1的初级另一端接第一二级管(D1)的正极,第一二级管(D1)的负极接第二三极管(G2)的集电极和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二三极管(G2)的基极和第三三极管(G3)的发射极及第一电容(C1)一端,第一电容(C1)另一端接地,第二三极管(G2)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稳压管(W1)接地;第三三极管(G3)的基极接第二变压器(L2)的初级一端,第二变压器(L2)的初级另一端接第二二级管(D2)的正极,第二二级管(D2)的负极分别接第四三极管(G4)的集电极和第二电阻(R2)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接第四三极管(G4)的基极和第二电容(C2)、第四电容(C4)、电感(L)的一端及运算放大电路集成块(IC)的第3、第6和第7接线脚,第三三极管(G3)的集电极接第二变压器(L2)的次级一端,第二变压器(L2)次级的另一端接地,第四三极管(G4)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稳压管(W2)分别接地和接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运算放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明顾伟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明顾伟江苏昱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