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即时消息与短信/彩信互通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8081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即时消息与短信/彩信互通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短信/彩信中心需要下发短信/彩信时,从HLR获得虚拟MSC地址,并向虚拟MSC发送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虚拟MSC经由开放接口将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转发至即时通信服务器;即时通信服务器按照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中携带接收端的客户端号码,将短信/彩信发送至相应的即时通信客户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虚拟MSC的短信寻址,实现了移动终端向即时通信应用发送短信/彩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即时消息与短信/彩信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即时通信应用技术,尤指一种实现即时消息与短信/彩信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即时通信应用,如微信、KIK、Viber等,凭借其方便、易用、廉价等优势,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人气。目前,即时通信应用实现消息收发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即时通信客户端之间即时消息收发,即即时通信双方均需安装客户端,通过移动互联网,在即时通信客户端之间进行即时消息的收发。这种方式只使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消息互通大都采用自定义的协议或会话初始协议(SIP),与运营商短信/彩信业务系统无关。另一种方式是,即时通信客户端单向发送短信/彩信至移动终端如手机,即即时通信发送方安装客户端,通过移动互联网,发送短信/彩信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显示接入号码,但是,这种方式下,需要即时通信客户端软件提供商到各个电信运营商注册服务提供商(SP),与运营商的短信网关/彩信网关对接,并申请相应接入号码;而且,移动终端是无法直接回复短信/彩信的。从现有即时通信应用的使用来看,即时通信客户端与移动终端之间只能实现即时通信应用向移动终端发送短信/彩信的单向互通,且只能使用接入码下发短信/彩信,即不显示发送短信/彩信的手机号码,用户不知短信/彩信来自哪个手机终端,因此用户体验不好,给用户间的沟通造成了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即时消息与短信/彩信互通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移动终端向即时通信应用发送短信/彩信。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即时消息与短信/彩信互通的方法,包括:短信/彩信中心需要下发短信/彩信时,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获得虚拟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地址,并向虚拟MSC发送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虚拟MSC经由开放接口将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转发至即时通信服务器;即时通信服务器按照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中携带接收端的客户端号码,将短信/彩信发送至相应的即时通信客户端。该方法之前还包括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开通客户端号码,具体包括: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与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BSS交互,完成号码开通,并将用户数据配置至所述HLR;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通知所述虚拟MSC开通号码;所述虚拟MSC将开通的客户端号码及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号码携带在用户位置更新请求中,向所述HLR发起位置更新请求,所述HLR接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后,记录该客户端号码的拜访地在所述虚拟MSC上。所述虚拟MSC经由开放接口将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转发至即时通信服务器包括:所述开放接口与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之间设置有短信发送接口,用于将来自短信中心现有的短消息转换协议SMPP或短消息网关接口协议SGIP协议的信息封装成webservice接口向即时消息服务器提供;所述开放接口与彩信中心或彩信网关之间设置的是彩信发送接口,用于将来自彩信中心的现有的彩信MM1协议或彩信MM7协议的信息封装成webservice接口向所述即时消息服务器提供;所述开放接口与虚拟MSC之间设置有开户接口,用于虚拟MSC将自定义的套接字socket接口的开户信息封装成webservice接口向即时消息服务器提供;与虚拟MSC之间还设置有短信接收接口,用于虚拟MSC将自定义的socket接口的短信/彩信封装成webservice接口向即时消息服务器提供。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预先在短信/彩信网关中申请接入号码,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将接入号码与客户端号码作为发送方参数携带在第二短信/彩信发送请求中发出;短信/彩信网关将接收到的第二短信/彩信发送请求中的接入号码去掉后,再将客户端号码作为发送方参数发送给短信/彩信中心;短信/彩信中心将携带有发送方的客户端号码的短信/彩信下发给移动终端;其中,发送方的客户端号码为发送方手机号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实现即时消息与短信/彩信互通的系统,包括即时通信客户端、即时通信服务器、开放接口、虚拟MSC、短信中心、彩信中心,以及与短信中心/彩信中心之间、与虚拟MSC之间经由移动核心网采用已有MAP协议通过信令交互的HLR;其中,短信中心/彩信中心,用于在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向HLR发起客户端号码寻址请求;接收到来自HLR的虚拟MSC地址,向虚拟MSC请求发送短信/彩信;HLR,用于接收到寻址请求后,向短信中心/彩信中心返回虚拟MSC地址;虚拟MSC,用于将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经由开放接口进行协议转换后转发至即时通信服务器;开放接口,用于完成底层短信/彩信等通信能力的封装;即时通信服务器,用于按照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中携带的接收端的客户端号码,将短信/彩信发送至相应的即时通信客户端;即时通信客户端,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短信/彩信。还包括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BSS;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还用于与BSS交互,完成号码开通,并通知虚拟MSC开通的客户端号码;所述虚拟MSC,还用于负责客户端号码管理,已开通的客户端号码均在所述虚拟MSC上进行管理,实现短信/彩信的接收;携带客户端号码及IMSI号码,向HLR发起位置更新请求。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还用于在从所述BSS获知客户端号码状态发生变化时,通知所述虚拟MSC;所述虚拟MSC,还用于同步更新发生状态变化的客户端号码的状态。当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需要向移动终端发送短信/彩信时,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还用于向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第二短信/彩信发送请求,其中携带有短信发送方的客户端号码;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还用于经由开放接口将接收到的第二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转发至所述短信/彩信中心;所述短信/彩信中心,还用于将携带有发送方手机号码的短信/彩信发送至对应的接收短信的移动终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包括短信/彩信中心需要下发短信/彩信时,从HLR获得虚拟MSC地址,并向虚拟MSC发送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虚拟MSC经由开放接口将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转发至即时通信服务器;即时通信服务器按照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中携带接收端的客户端号码,将短信/彩信发送至相应的即时通信客户端。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虚拟MSC的短信寻址,实现了移动终端向即时通信应用发送短信/彩信。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实现了在即时通信客户端向移动终端发送短信/彩信时,发送号码显示的是即时通信客户端绑定的手机号码,而非接入码,增强了用户体验,改善了用户间的沟通。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现即时消息与短信/彩信互通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即时通信客户端开通客户端号码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现即时消息与短信/彩信互通的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即时通信客户端接收来自手机终端的短信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即时通信客户端接收来自手机终端的彩信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即时通信客户端发送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实现即时消息与短信/彩信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即时消息与短信/彩信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短信/彩信中心需要下发短信/彩信时,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获得虚拟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地址,并向虚拟MSC发送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虚拟MSC经由开放接口将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转发至即时通信服务器;即时通信服务器按照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中携带接收端的客户端号码,将短信/彩信发送至相应的即时通信客户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即时消息与短信/彩信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短信/彩信中心需要下发短信/彩信时,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获得虚拟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地址,并向虚拟MSC发送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虚拟MSC经由开放接口将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转发至即时通信服务器;即时通信服务器按照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中携带接收端的客户端号码,将短信/彩信发送至相应的即时通信客户端;该方法之前还包括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开通客户端号码,具体包括: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与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BSS交互,完成号码开通;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通知所述虚拟MSC开通号码;所述虚拟MSC,负责客户端号码管理,已开通的客户端号码均在所述虚拟MSC上进行管理,实现短信/彩信的接收;即时通信客户端的客户端号码是一个真实的手机号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之前还包括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开通客户端号码,具体包括: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将用户数据配置至所述HLR;所述虚拟MSC将开通的客户端号码及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号码携带在用户位置更新请求中,向所述HLR发起位置更新请求,所述HLR接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后,记录该客户端号码的拜访地在所述虚拟MSC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MSC经由开放接口将第一短信/彩信发送请求转发至即时通信服务器包括:所述开放接口与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之间设置有短信发送接口,用于将来自短信中心现有的短消息转换协议SMPP或短消息网关接口协议SGIP协议的信息封装成webservice接口向即时消息服务器提供;所述开放接口与彩信中心或彩信网关之间设置的是彩信发送接口,用于将来自彩信中心的现有的彩信MM1协议或彩信MM7协议的信息封装成webservice接口向所述即时消息服务器提供;所述开放接口与虚拟MSC之间设置有开户接口,用于虚拟MSC将自定义的套接字socket接口的开户信息封装成webservice接口向即时消息服务器提供;与虚拟MSC之间还设置有短信接收接口,用于虚拟MSC将自定义的socket接口的短信/彩信封装成webservice接口向即时消息服务器提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预先在短信/彩信网关中申请接入号码,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将接入号码与客户端号码作为发送方参数携带在第二短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军杨瑞郑明佟季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