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7726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包括电源装置和至少一个采集控制装置,电源装置包括壳体一和内置于所述壳体一内的电源电路,采集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二和内置于所述壳体二内的采集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壳体一和壳体二均为“凸”形壳体,壳体一的右侧面上设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内设有电性连接线;壳体二的左侧面上设有与矩形凹槽配合定位的插销,插销上设有与矩形凹槽内的电性连接线配合连接的电性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组合的二次电压保护器将电源部分与采集控制部分分开,且采用接插式连接结构,方便后期的维修和部件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包括电源装置和至少一个采集控制装置,电源装置包括壳体一和内置于所述壳体一内的电源电路,采集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二和内置于所述壳体二内的采集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壳体一和壳体二均为“凸”形壳体,壳体一的右侧面上设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内设有电性连接线;壳体二的左侧面上设有与矩形凹槽配合定位的插销,插销上设有与矩形凹槽内的电性连接线配合连接的电性连接孔。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一种可组合的二次电压保护器将电源部分与采集控制部分分开,且采用接插式连接结构,方便后期的维修和部件更换。【专利说明】—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电压保护器,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
技术介绍
公知的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CT)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于一次测量与控制。正常工作中,互感器二次侧处于近似短路状态,输出电压很低。在实际运行的情况中,若一次绕组流过异常电流(如雷击电流、谐振电流、电容充电电流、电感启动电流等),也都会在二次侧产生数千伏甚至上万伏的过电压,这不仅给二次侧绝缘造成危害,还会是互感器过激而烧毁,甚至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现有CT 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并且保护器的电源部分与采集控制部分为一个整体,对于后期的售后维修服务带来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组合的二次电压保护器。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包括电源装置和至少一个采集控制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壳体一和内置于所述壳体一内的电源电路,采集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二和内置于所述壳体二内的采集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 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均为“凸”形壳体,所述壳体一的下前侧面设有一个矩形槽一,且所述矩形槽一内等间距设置若干接线口 ;所述壳体一的右侧面上设有矩形凹槽,且所述矩形凹槽内设有电性连接线。 所述壳体二的下前侧面设有一个矩形槽二,所述矩形槽二内等间距设置若干个接线口 ;所述壳体二的左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矩形凹槽配合定位的插销,所述插销上设有与矩形凹槽内的电性连接线配合连接的电性连接孔,所述壳体二的左侧面上设有矩形凹槽,且所述矩形凹槽内设有电性连接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的下底面上均设有卡槽,串接条穿过所述卡槽连接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的下底面上还设置插槽、与所述插槽配合且可在插槽上滑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用于定位所述壳体一与所述串接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一的上底面上设有交流电显示灯和直流电显示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二的上底面上设有三个线路状态显示灯和状态报警灯。 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现有CT 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包括电源部分与采集控制部分。本技术的一种可组合的二次电压保护器将电源部分与采集控制部分分开,且采用接插式连接结构,方便后期的维修和部件更换。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可组合的二次电压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电源装置和一个采集控制装置插合状态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可组合的二次电压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包括电源装置I和至少一个采集控制装置2。电源装置I包括壳体一 10和内置于壳体一 10内的电源电路,采集控制装置2包括壳体二20和内置于壳体二 20内的采集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 壳体一 10和壳体二 20均为“凸”形壳体,壳体一 10的下前侧面设有一个矩形槽一 12,且所述矩形槽一 12内等间距设置若干接线口 ;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矩形槽一 12内等间距设置三个接线口。 壳体一 10的右侧面上设有矩形凹槽11,且矩形凹槽11内设有电性连接线。 壳体二 20的下前侧面设有一个矩形槽二 22,矩形槽二 22内等间距设置若干个接线口 ;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矩形槽二 22内等间距设置四个接线口。 壳体二 20的左侧面上设有与矩形凹槽11配合定位的插销21,且插销21上设有与矩形凹槽11内的电性连接线配合连接的电性连接孔。 壳体二 20的左侧面上设有矩形凹槽11,且矩形凹槽11内设有电性连接线。 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壳体一 10和壳体二 20的下底面上均设有卡槽30,串接条穿过壳体一 10和壳体二 20上的卡槽30连接壳体一 10和壳体二 20。 壳体一 10和壳体二 20的下底面上还设置插槽31、与插槽31配合且可在插槽上滑动的固定块32 ;壳体一 10上的固定块32用于定位壳体一 10与串接条,壳体二 20上的固定块32用于定位壳体二 20与串接条。 壳体一 10的上底面上设有交流电显示灯和直流电显示灯。 壳体二 20的上底面上设有三个线路状态显示灯和状态报警灯。 本技术的智能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将电源部分与采集控制部分分开,且采用接插式连接结构,方便后期的维修和部件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装置和至少一个采集控制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壳体一和内置于所述壳体一内的电源电路,采集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二和内置于所述壳体二内的采集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 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均为“凸”形壳体,所述壳体一的下前侧面设有一个矩形槽一,且所述矩形槽一内等间距设置若干接线口 ;所述壳体一的右侧面上设有矩形凹槽,且所述矩形凹槽内设有电性连接线; 所述壳体二的下前侧面设有一个矩形槽二,所述矩形槽二内等间距设置若干个接线口 ;所述壳体二的左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矩形凹槽配合定位的插销,所述插销上设有与矩形凹槽内的电性连接线配合连接的电性连接孔,所述壳体二的左侧面上设有矩形凹槽,且所述矩形凹槽内设有电性连接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的下底面上均设有卡槽,串接条穿过所述卡槽连接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O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的下底面上还设置插槽、与所述插槽配合且可在插槽上滑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用于定位所述壳体一与所述串接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的上底面上设有交流电显示灯和直流电显示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组合的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装置和至少一个采集控制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壳体一和内置于所述壳体一内的电源电路,采集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二和内置于所述壳体二内的采集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均为“凸”形壳体,所述壳体一的下前侧面设有一个矩形槽一,且所述矩形槽一内等间距设置若干接线口;所述壳体一的右侧面上设有矩形凹槽,且所述矩形凹槽内设有电性连接线;所述壳体二的下前侧面设有一个矩形槽二,所述矩形槽二内等间距设置若干个接线口;所述壳体二的左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矩形凹槽配合定位的插销,所述插销上设有与矩形凹槽内的电性连接线配合连接的电性连接孔,所述壳体二的左侧面上设有矩形凹槽,且所述矩形凹槽内设有电性连接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松王飞胡涛朱永霞李祥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力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