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清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956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清洗设备,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移动承载装置,包括车体与车厢,车体与车厢连接,并且车体可带动车厢在路面上移动;清洗装置,其设置在车厢上,包括清洗单元以及供液单元,清洗单元与供液单元提供的清洗液配合用以清洗待清洗物外表面;调节装置,其与所述清洗单元连接,包括用于调节清洗单元的清洗高度的竖直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清洗单元的清洗角度的角度调节单元;动力装置,其设置在移动承载装置上,用以对本体提供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实现移动清洗,且清洗高度以及清洗角度均能够按照需要调整,所以清洗效果好,且在使用条件上受到的限制较少,不仅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而且清洗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清洗设备,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移动承载装置,包括车体与车厢,车体与车厢连接,并且车体可带动车厢在路面上移动;清洗装置,其设置在车厢上,包括清洗单元以及供液单元,清洗单元与供液单元提供的清洗液配合用以清洗待清洗物外表面;调节装置,其与所述清洗单元连接,包括用于调节清洗单元的清洗高度的竖直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清洗单元的清洗角度的角度调节单元;动力装置,其设置在移动承载装置上,用以对本体提供动力。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实现移动清洗,且清洗高度以及清洗角度均能够按照需要调整,所以清洗效果好,且在使用条件上受到的限制较少,不仅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而且清洗速度快。【专利说明】一种移动清洗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清洗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现有的交通工具除了传统的公交车、大巴车等大型车辆车身,还有高铁、动车乃至磁悬浮列车,高铁、动车乃至磁悬浮列车已经逐步投入实际使用当中;由于此类列车车速较快,为降低风阻,所以对列车表面的清洁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保养要求;在列车运行时,空气中灰尘、列车与铁轨摩擦产生粉末附着在车身表面,从而增加与空气的摩擦力;而列车车身脏污,一来影响轨道交通形象,对于乘客来说也需要注意不要碰触车身,以免弄脏衣物行李;二来风吹日晒后,尘垢、锈蚀也会慢慢渗进烤漆里,致使车身颜色改变,乃至烤漆脱落,故此需要定时对动车组、磁悬浮列车组以及高铁进行清洗。 目前,申请号201210130691.8公布的一种列车清洗系统其组成包含冲刷洗工位、喷清洗液工位、清洗工位、暖风吹干工位、蓄水池、污水处理循环系统、感应系统、抽水高压喷射系统、风热系统;总控制室控制各个系统,感应系统感应到火车进站,所有系统预启动;感应到列车分别到达冲刷洗工位、喷清洗液工位、清洗工位、暖风吹干工位时,各个系统依次启动工作;该列车清洗系统能够适用于列车的各个路段,能够在列车行驶的过程中将列车冲刷清洗干净,系统构造简单,大大减少了列车清洗设备投入经费,缩短了列车保养维护的时间,提高了列车使用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该专利技术的清洗原理和普通的洗车房洗车原理基本相同,当列车沿铁轨以低速通过该系统时,该系统自动对车身进行清洗,并将列车清洗得干干净净。 上述清洗方式清洗较为彻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该系统需要固定在一指定位置,不仅体积较大,而且无法移动,只有当列车通过指定位置时,才能进行清洗,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故此在一般情况下只能是收车后进行,所以在使用条件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使用人工清洗的方法,虽然比较灵活,在使用条件上受到的限制较小,能够在列车停靠期间对列车进行清洗,但是高速列车单程行经各地后表面即附着有一层灰尘,在有限的折返时间中,需要对于上下客的一侧外车皮进行清洗,工作量较大,比较辛苦,且人员在清洗时比较危险,并且在短暂的停靠时间里依靠人工清洗,一方面时间短,无法清洗到待清洗物车身上的某些部位,所以清洗质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有碍站台整体形象。 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清洗设备,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首先提供一种移动清洗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 一移动承载装置,包括车体与车厢,所述车体与所述车厢连接,并且所述车体可带动车厢在路面上移动; 一清洗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车厢上,包括清洗单元以及供液单元,所述清洗单元与所述供液单元提供的清洗液配合用以清洗待清洗物外表面; 一调节装置,其与所述清洗单元连接,包括用于调节清洗单元的清洗高度的竖直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清洗单元的清洗角度的角度调节单元; 一动力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移动承载装置上,用以对本体提供动力。 较佳的,所述本体还包括: 一控制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车厢上,并且与所述清洗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以及所述移动承载装置连接,用以控制所述清洗装置、所述移动承载装置以及所述调节装置的动作。 较佳的,所述清洗单元包括: 一活动托架,其设置在所述车厢上,所述活动托架包括底框以及垂直连接在底框一侧的立框,所述底框对应所述立框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轴套; 一清洗架,其设置在所述活动托架上,所述清洗架包括主框以及固定在主框上的辅框,所述辅框上覆盖有挡液板,所述主框竖直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轴承座以及下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内设置有上轴承,所述下轴承座内设置有下轴承,所述主框对应所述辅框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同轴设置; 一转动轴,其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内,并且使所述主框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框上; 一辊刷,其设置在所述清洗架内,所述辊刷包括辊轴以及设置在辊轴上的刷毛,所述辊轴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上轴承以及所述下轴承内从而使所述辊轴在所述清洗架内转动; 一辊轴驱动部,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皮带以及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辅框上,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在所述辊轴一端,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一皮带轮形成带传动从而驱动所述辊轴转动。 较佳的,所述供液单元包括: 一储液部,其设置在所述车厢上,所述储液部包括清水桶以及洗涤桶,所述清水桶内储存有清洁水,所述洗涤桶内储存有洗涤剂; 一喷液部,包括喷液管、第一连接管、第一水泵、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洗涤桶内,所述喷液管设置在所述主框一侧且所述喷液管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喷头,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第一连接管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喷液管以及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液口连接; 一喷水部,包括喷水管、第二连接管、第二水泵、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所述清水桶内,所述喷水管设置在所述主框另一侧且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喷头,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所述第二连接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喷水管以及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液口连接。 较佳的,所述车厢包括底盘、托架固定框以及支撑杆,所述托架固定框竖直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托架固定框以及所述底盘上,并且所述活动托架设置在所述托架固定框内。 较佳的,所述竖直调节单元包括: 一固定板,其设置在所述托架固定框上且对应所述立框上端; 一第二皮带轮,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一第二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托架固定框上; 一第二皮带,其两端分别套在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皮带轮上,并且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皮带轮通过所述第二皮带联动连接; 一升降丝杠螺母,其固定在所述活动托架上,用以带动所述活动托架上下运动; 一升降丝杠,其竖直设置在所述立框上并且螺纹连接在所述升降丝杠螺母内,并且所述升降丝杠一端联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皮带轮上,所述第二皮带轮带动所述升降丝杠做回转运动从而驱动所述升降丝杠螺母上下运动。 较佳的,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包括: 一第三皮带轮,其设置在所述托架固定框上; 一第三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托架固定框上; —第三皮带,其两端分别套在所述第三电机以及所述第三皮带轮上,并且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三皮带轮通过所述第三皮带联动连接; 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清洗设备,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一移动承载装置,包括车体与车厢,所述车体与所述车厢连接,并且所述车体可带动车厢在路面上移动;一清洗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车厢上,包括清洗单元以及供液单元,所述清洗单元与所述供液单元提供的清洗液配合用以清洗待清洗物外表面;一调节装置,其与所述清洗单元连接,包括用于调节清洗单元的清洗高度的竖直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清洗单元的清洗角度的角度调节单元;一动力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移动承载装置上,用以对本体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评王成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国创机车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