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065470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和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在主隧道发生故障时,所述PLR将第一保护隧道作为第一工作隧道,并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一工作隧道转发;在所述第一工作隧道发生故障时,所述PLR将所述第二保护隧道作为第二工作隧道,并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二工作隧道转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网络可靠性,并且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的很多应用对网络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实时监控应用等的特殊应用场景,需要保证网络不间断,基于此,当前在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TrafficEngineering,简称:MPLSTE)的网络中,使用了快速重路由(FastReRoute,简称:FRR)技术,参见图1,图1示出了一种可选的MPLSTEFRR的应用场景,本地修复节点(PointofLocalRepair,简称:PLR)和汇聚节点(MergePoint,简称:MP)之间通过一台设备(RTC)连接,主隧道对应的主标签交换路径(LabelSwitchedPath,简称:LSP)是RTA→RTB→RTC→RTD→RTE,保护隧道(Bypass隧道)对应的保护LSP是RTB→RTF→RTD,这种应用场景下,RTC是被保护的设备;当RTC失效时,在主LSP上的流量可以切换到保护LSP上。当然,FRR中除了上述的节点保护,还有链路保护功能,在此不再描述。上述的FRR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主LSP上的某个节点或者某条链路,在节点或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保护LSP来转发流量,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但是,如果保护LSP也发生故障,比如,图1中的保护LSP(RTB→RTF→RTD)也发生故障,则流量将中断,因此,当前的FRR方式的可靠性仍然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和设备,以提高网络可靠性。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流程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所述方法由本地修复节点PLR执行,所述PLR是主隧道的其中一个节点,并且所述PLR在所述主隧道上的接口分别与保护隧道组中的各个隧道绑定,所述保护隧道组中的隧道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隧道中包括第一保护隧道和第二保护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为主隧道的保护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为所述第一保护隧道的保护隧道;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主隧道发生故障时,所述PLR将所述第一保护隧道作为第一工作隧道,并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一工作隧道转发;在所述第一工作隧道发生故障时,所述PLR将所述第二保护隧道作为第二工作隧道,并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二工作隧道转发。第二方面,提供一种PLR,PLR是主隧道的其中一个节点,并且所述PLR在所述主隧道上的接口分别与保护隧道组中的各个隧道绑定,所述保护隧道组中的隧道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隧道中包括第一保护隧道和第二保护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为主隧道的保护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为所述第一保护隧道的保护隧道;所述PLR包括:隧道选举单元,用于在所述主隧道发生故障时,将所述第一保护隧道作为第一工作隧道,并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以及,在所述第一工作隧道发生故障时,将所述第二保护隧道作为第二工作隧道,并获取所述第二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数据转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一工作隧道转发;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二工作隧道转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和设备,PLR能够从保护隧道组中选择出至少两个保护隧道,即使第一保护隧道故障,第二保护隧道也可以快速转发数据包,从而使得工作隧道处于被多重保护的状态,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快速的切换,网络可靠性较高,并且也不会导致空闲隧道的资源浪费,能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MPLSTEFRR的一种可选的应用场景;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PLR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2所示,主隧道对应的主LSP是RTA→RTB→RTC→RTD→RTE,该主LSP的建立过程可以采用常规的LSP建立流程,根据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ReservationProtocol,简称:RSVP)的规定,头节点(即RTA)逐跳(按照RTA→RTB→RTC→RTD→RTE的顺序)向下游发送PATH消息(路径消息);然后RTE在接收到PATH消息后,再逐跳向上游发送RESV消息(预留消息)。主LSP上的各个节点在处理RESV消息时,分配标签并预留资源,从而建立起LSP。参见图2,RTB在主LSP上用于与RTC连接的接口是eth1,RTB经过RTC与RTD连接。本实施例中,还建立了几个保护隧道,以三个保护隧道为例(当然具体实施中还可以有更多数量的保护隧道,或者只有两个保护隧道等),这三个保护隧道用于保护主隧道的,具体的可以是对主隧道实行节点保护,保护主隧道对应的主LSP中的节点设备RTC。首先,如图2所示,上述的三个保护隧道分别对应的LSP称为保护LSP,即BypassLSP。保护LSP的建立方法与普通LSP是相同的,也是根据RSVP来建立,具体不再详述。如图2所示,三条BypassLSP包括:RTB→RTF→RTD,RTB→RTG→RTD,以及,RTB→RTH→RTD。在建立这些BypassLSP之后,为了实现上述的对RTC设备的节点保护,将这些BypassLSP与RTB上的接口eth1进行绑定,绑定方式可以是在PLR(即RTB)上进行配置,比如将“RTB→RTF→RTD”取消FRR属性配置,即不能配置FRR属性,则表示这是一条Bypass隧道,并与接口eth1建立绑定关系。绑定的作用就是,例如,经过绑定以后,若接口eth1发生故障,流量不能继续由主LSP上的“RTB→RTC→RTD”传输,则可以选择通过RTB上的接口eth2,经过BypassLSP“RTB→RTF→RTD”传输,从而使得流量仍然可以是传输至RTD,只是经过不同的路径而已,也相当于起到了保护设备RTC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三条BypassLSP,“RTB→RTF→RTD”,“RTB→RTG→RTD”,以及,“RTB→RTH→RTD”,统称为保护隧道组,当然各个BypassLSP是保护隧道对应的路径。需要说明的是,保护隧道组中的每个保护隧道(也可以说是该隧道对应的LSP)与RTB的接口eth1是绑定的,但是实际生效起保护作用的同一时间只有一个,比如,在主LSP正常工作时,对该主LSP起保护作用的BypassLSP只有一条(比如是RTB-RTF-RTD),其他几条BypassLSP仍处于尚未生效的状态。下面结合图2,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进行描述,以说明在建立了保护隧道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较高的网络可靠性,对网络进行可靠的保护。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301、PLR将保护隧道组中的第一保护隧道作为主隧道的保护隧道,并确定将第二保护隧道用于在第一保护隧道切换为工作隧道时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程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本地修复节点PLR执行,所述PLR是主隧道的其中一个节点,并且所述PLR在所述主隧道上的接口分别与保护隧道组中的各个隧道绑定,所述保护隧道组中的隧道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隧道中包括第一保护隧道和第二保护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为主隧道的保护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为所述第一保护隧道的保护隧道;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主隧道发生故障时,所述PLR将所述第一保护隧道作为第一工作隧道,并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一工作隧道转发;在所述第一工作隧道发生故障时,所述PLR将所述第二保护隧道作为第二工作隧道,并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二工作隧道转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本地修复节点PLR执行,所述PLR是主隧道的其中一个节点,并且所述PLR在所述主隧道上的接口分别与保护隧道组中的各个隧道绑定,所述保护隧道组中的隧道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隧道中包括第一保护隧道和第二保护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为主隧道的保护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为所述第一保护隧道的保护隧道;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主隧道发生故障时,所述PLR将所述第一保护隧道作为第一工作隧道,并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一工作隧道转发;在所述第一工作隧道发生故障时,所述PLR将所述第二保护隧道作为第二工作隧道,并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二工作隧道转发;保护隧道的路径信息,存储在下一跳标签转发条目NHLFE中,以使得所述PLR查找所述NHLFE获得所述路径信息用于数据包的隧道转发切换;所述保护隧道包括:所述第一保护隧道和第二保护隧道;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第一工作隧道转发之后,所述PLR从所述保护隧道组的所述第一保护隧道和第二保护隧道之外的隧道中选择第三保护隧道,作为保护第二保护隧道的隧道,并获取所述第三保护隧道对应的路径信息;在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第二工作隧道转发之后,所述PLR从所述保护隧道组的所述第一保护隧道、第二保护隧道和第三保护隧道之外的隧道中选择第四保护隧道,作为保护第三保护隧道的隧道,并获取所述第四保护隧道对应的路径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PLR在检测到隧道选举条件信息时,从所述保护隧道组中选举当前保护隧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LR检测到隧道选举条件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所述PLR获取到保护隧道组更新信息,所述保护隧道组更新信息包括:所述保护隧道组增加或者减少至少一个隧道;或者,所述PLR检测到到达预设的时间周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保护隧道作为工作隧道时,所述工作隧道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隧道或第二工作隧道;根据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将主隧道的数据包在工作隧道转发,包括:所述PLR从NHLFE中,获取工作隧道的路径信息中的标签信息;所述PLR将工作隧道的标签信息作为外层标签,封装所述主隧道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竞黄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