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无线信道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5455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6:17
提供一种分配无线信道的方法,包括:计算关于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的各自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其中,通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无线信道配置相应的至少一个加权因子来计算该至少一个无线信道的各自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以及根据各个无线信道的各个共信道干扰指示值,向未分配信道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分配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中的具有预定共信道干扰指示值的无线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配无线信道的方法和系统
本公开涉及分配无线信道的方法和系统,且更具体地,涉及向受限区域网络中的移动设备分配无线信道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使用密集无线信道的情况下,例如使用无线信道1、无线信道6和无线信道11来进行WiFi通信时,随着共享同一信道的移动设备的数量的增加,这些移动设备之间产生的共信道干扰也增加。因此,如何均衡这种共信道干扰是业内研究的一个方向。例如,在LAROIARAJIV等人在2012年1月26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US2012020234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对等通信设备的流量控制的技术。该技术使用基站作为协调者,利用信道的空隙来实现移动设备的接入和信道的调节,且仅针对单个移动设备调节无线信道,然而,其并不针对复用同一信道的移动设备的情况,且其并不对点对点自组织网络(以下还将更详细描述)内的所有移动设备进行无线信道的调节。又例如,在FUI-KANG等人在2012年2月16日公开的PCT国际申请号WO2012019561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基站作为协调者,采用闭环控制方式来减少在诸如3G/LTE、WiFi、Bluetooth蓝牙等的多种无线模块中共存时的各个无线模块之间的串扰的技术。然而,在该技术中,各个不同的无线模块使用不同的频谱资源(或信道),而非复用同一频谱资源。因此,上述已有的技术都不能解决复用无线信道的多个移动设备的无线信道分配以及共信道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需要分配无线信道的多个自组织点对点网络,例如受限区域网络,该受限区域网络指的是可以通过物理方式人为控制和任意调节其范围的唯一界定的区域。类似于含有多个移动设备节点的点对点网络,在该受限区域内网络的认证无线移动设备之间可以互相通信,而该受限区域网络内的认证无线移动设备不能与未认证无线移动设备以及该受限区域网络外的其他无线移动设备进行通信。受限区域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一个或多个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交集来唯一界定的区域、通过一个或多个灯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线交集来唯一界定的区域(其中,该灯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线应具有良好的指向性,优选地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的光)、通过一个或多个微波发射器发射的微波交集来唯一界定的区域、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技术的受限区域、其他信号覆盖的受限区域等等。诸如受限区域的自组织点对点网络的详细说明可参考与本专利技术同一专利技术人于2013年2月22日在中国专利局提交的在审中国专利申请No.201310056656.0,其全文被引用附于此。在未来可能的开放式通信环境下,例如在开放式办公环境下,可能有多个自组织网络同时工作于几个无线信道上,因为通常在2.4G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工业、科学、医学)频带下可使用的无线信道的个数是有限的(例如:信道1,6,11是三个常用的WiFi信道)。此外这种自组织网络也可能与传统的连接到接入点(AccessPoint,AP)设备的其他移动设备共享信道。因此,多个自组织网络可能共享这几个信道,使得需要在接入AP设备的多个自组织网络之间合理地进行无线信道的分配和协调,以均衡。另外,实际中,各个自组织网络还可能需要实现同时接入外部网络(如传统AP所提供的Internet接入)和连接本地自组织网络内部的移动设备成员两个功能,因此也同时需要分配和协调接入外部网络所使用的无线信道与内部网络中的移动设备成员之间通信所使用的无线信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配无线信道的方法,包括:计算关于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的各自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其中,通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无线信道配置相应的至少一个加权因子来计算该至少一个无线信道的各自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以及根据各个无线信道的各个共信道干扰指示值,向未分配信道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分配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中的具有预定共信道干扰指示值的无线信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分配无线信道的系统,包括:计算装置,计算关于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的各自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其中,所述计算装置通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无线信道配置相应的至少一个加权因子来计算该至少一个无线信道的各自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以及分配装置,被配置以根据各个无线信道的各个共信道干扰指示值,向未分配信道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分配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中的具有预定共信道干扰指示值的无线信道。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实现在密集频谱使用区域内多个自组织网络在共享信道时的干扰均衡。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可以实现尽可能地限制共享某一无线信道的移动设备的数量,例如保护不被过多的移动设备共享,从而减少该无线信道的共信道干扰,进一步减少利用该用于与接入点设备通信的无线信道进行的通信出错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示例网络模型。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配无线信道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存在两个AP设备的情况下的分配无线信道的方法的示意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存储共信道干扰指示值CIIV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表CIIVT的图。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网络模型。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存储共信道干扰指示值CIIV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表CIIVT的另一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分配无线信道的系统的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例子。尽管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将理解,不是想要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想要覆盖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包括的变更、修改和等价物。应注意,这里描述的方法步骤都可以由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来实现,且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可被实现为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或者两者的组合。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示例网络模型。图1所示的示例网络模型在物理范围上可能是一个公共办公空间或者是某种开放会议空间等。在该示例网络模型中,一些传统移动设备节点(如图1中的节点100-1和100-2)连接到接入点(AP)设备(99),并且假设同时有例如4个自组织网络(如图1中的自组织网络20-1、20-2、20-3、20-4)存在于该示例网络模型中,以下用受限区域网络来代表该自组织网络的一个示例来描述该示例网络模型的细节。当然,该受限区域网络仅是自组织网络的一个示例、而非限制,其他自建的局域通信网络也可以作为自组织网络。在每一个受限区域网络内部,可能存在多个移动设备节点(例如,图1所示的移动设备节点101-1、101-2、102、103)。这些节点可能需要同时接入外部网络(如传统AP所提供的Internet接入,在图中未示出)和连接本地自组织网络内部的其他移动设备成员。例如,移动设备节点101-1需要通过AP设备99接入外部网络,并同时连接本地自组织网络内部的其他移动设备成员101-2,且移动设备节点102需要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配无线信道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配无线信道的方法,包括:计算关于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的各自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其中,通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无线信道配置相应的至少一个加权因子来计算该至少一个无线信道的各自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以及根据各个无线信道的各个共信道干扰指示值,向未分配信道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分配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中的具有预定共信道干扰指示值的无线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配无线信道的方法,包括:计算关于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的各自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包括:计算使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一无线信道的各个移动设备的共信道干扰值;以及使用相应的加权因子对所计算的各个共信道干扰值进行加权平均,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无线信道中的每个第一无线信道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根据各个无线信道的各个共信道干扰指示值,向未分配信道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分配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中的具有预定共信道干扰指示值的无线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权因子大于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共信道干扰指示值包括最小共信道干扰指示值、小于预定阈值的共信道干扰指示值中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无线信道每个用于连接受限区域网络和外部网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未分配信道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处于一个或多个受限区域网络中,且所述向未分配信道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分配的无线信道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在所处于的一个或多个受限区域网络的每个内相互通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笪斌王炜于海华张银东杨林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