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爱勇专利>正文

一种微距高效电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366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距高效电除尘器,其包括有框架、灰斗、圈梁、进口封头、气流均布板、壳体、内顶盖、外顶盖、阴极系统、阳极系统、阳极振打、阴极振打、高压直流电源和出口封头,阴极系统包括鱼骨针刺型或芒刺型极线的电晕线,阳极系统包括通透型集尘板,进口封头中安装有所述气流均布板,阳极系统成“W”或“V”型相连布置于壳体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全新的结构能避免二次扬尘,提高高比电阻粉尘的收集效率,克服老旧电除尘阳极板上部积灰振打不下来的弊病,实现电除尘长期高效连续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距高效电除尘器,其包括有框架、灰斗、圈梁、进口封头、气流均布板、壳体、内顶盖、外顶盖、阴极系统、阳极系统、阳极振打、阴极振打、高压直流电源和出口封头,阴极系统包括鱼骨针刺型或芒刺型极线的电晕线,阳极系统包括通透型集尘板,进口封头中安装有所述气流均布板,阳极系统成“W”或“V”型相连布置于壳体内部,本专利技术全新的结构能避免二次扬尘,提高高比电阻粉尘的收集效率,克服老旧电除尘阳极板上部积灰振打不下来的弊病,实现电除尘长期高效连续运转。【专利说明】—种微距高效电除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除工业烟尘粒子的静电除尘装置,尤其是将排放浓度控制在10mg/Nm3以下的一种低浓度高效率低成本的电除尘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静电除尘装置,原理为高压电作用于电晕线,使其带负电并尖端放电释放负电子,致使烟气中粒子带负电,而阳极板为正极,被荷电的粒子趋向正极运动,被阳极板收集。当烟尘粒子在集尘板上累积到一定数量时,用振打装置将其振落于灰斗中,从而达到清除烟气中粒子的目的。但是,由于这类静电除尘器对含尘气流中的微米级粉尘作用有限,再加上受到二次扬尘的影响,使其排放浓度达不到现有50mg/Nm3甚至30mg/Nm3以下,逐渐被市场所放弃,对电除尘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转而寻求布袋除尘,但布袋使用寿命致使后期维护费用极高,换下的布袋对环境也是巨大的污染。为进一步提高静电除尘器的效率保证烟气排放达标,许多企业及科研单位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技术以提高除尘效率,其中主要有:高频高压电源,旋转(移动)电极,除尘器进出口设置电凝聚器,增加电场个数扩大收尘面积等。这些技术并没有改变现有除尘器的缺陷,不能稳定高效的排放。因此,研制一种高效稳定的,维护费用低的除尘器,已成为现有企业的重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距高效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电除尘器的二次扬尘,不能保持高效稳定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变电场阳极板布局及样式的电除尘器,使其能有效抑制二次扬尘,并保持稳定高效的微距电除尘器。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距高效电除尘器,其包括有框架、灰斗、圈梁、进口封头、气流均布板、壳体、内顶盖、外顶盖、阴极系统、阳极系统、阳极振打、阴极振打、高压直流电源和出口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系统包括鱼骨针刺型或芒刺型极线的电晕线,所述的阳极系统包括通透型集尘板,所述微距高效电除尘器整体呈长方体状,所述框架由四根立柱构成,所述立柱下设置有圈梁,所述圈梁下部连接所述灰斗,所述圈梁上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在所述圈梁上,且环绕一周设置;所述壳体分别设有进口封头和出口封头;所述进口封头中安装有所述气流均布板,所述阳极系统成“W”或“V”型相连布置于壳体内部,所述的通透型集尘板通透方式为格栅形、条形、圆形、矩形或菱形;所述阴极系统交替布置于“W”或“V”型阳极系统中间;所述内顶盖位于壳体上方,所述阴极系统和所述阳极系统安装在内顶盖上,所述内顶盖内部设有横梁,所述内顶盖的上方设有4组绝缘瓷套,每个瓷套都设有一个加热器;所述外顶盖在内顶盖上方,外顶盖上设有一个高压直流电源;所述灰斗为一个锥体,灰斗上部设置走道,走道上放置轴承支架和振打轴,用来构成阳极振打装置;所述灰斗中部设置灰斗挡风板以避免气流短路;所述壳体、进口封头、出口封头、内顶盖、外顶盖和灰斗共同组成了除尘器的密闭空间,在所述密闭空间内设置所述阳极系统和阴极系统,所述阳极系统为组合式,所述阴极系统通过吊挂穿插设于所述阳极系统中间,并与所述高压直流电源相连接;所述阳极系统和所述阴极系统被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顶盖的横梁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高压直流电源放置在所述的外顶盖上,并与所述阴极系统相连,在所述的阳极系统的中部或底部安装有多层振打清灰装置,所述的振打清灰装置由自动控制系统定时清灰,从而震落阳极系统的灰到所述灰斗中收集;在所述阴极系统的顶部或中部安装多层振打清灰装置,所述的振打清灰装置由自动控制系统定时清灰,从而震落阴极系统的灰到所述灰斗中收集。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阳极系统的通透型集尘板和所述阴极系统的电晕放电极匹配组合,所述的阴极系统的电晕线等间距、交替排列在所述阳极系统的通透型集尘板中。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透型集尘板由金属板条、“C”型金属条、金属棒条中的一种或几种、两端框架及中部框架构成,且所述的金属板条等间距、平行排列,所述的“C”型金属条等间距、平行或等斜度排列,所述的金属棒条等间距排列。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透型集尘板由金属板条、“C”型金属条、金属棒条中的一种或几种、两端框架构成,且所述的金属板条等间距、平行排列,所述的“C”型金属条等间距、平行或等斜度排列,所述的金属棒条等间距排列。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透型集尘板由金属板条、“C”型金属条、金属棒条中的一种或几种、两端框架、中部框架两侧框架构成,且所述的金属板条等间距、平行排列,所述的“C”型金属条等间距、平行或等斜度排列,所述的金属棒条等间距排列。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透型集尘板由金属板条、“C”型金属条、金属棒条中的一种或几种、两端框架及两侧框架构成,且所述的金属板条等间距、平行排列,所述的“C”型金属条等间距、平行或等斜度排列,所述的金属棒条等间距排列。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透型集尘板由布满通风孔的金属板制成,所述的通孔形为圆形、菱形或矩形。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透型集尘板由布满条形集尘叶片的金属板制成。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集尘叶片等间距的排列设置。 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距高效电除尘器通风通电后,含尘气流由进口封头进入电场中,由于带有通透型的集尘板垂直于烟气运动方向,这样迫使烟气分流,务必从通透型集尘板中通过,由于荷电烟尘粒子与通透型极板近距离接触,根据库仑定律可知,微粒与集尘板之间的距离越近,集尘板对微粒的吸附力越强,因此本设计能够使库伦力增大数百倍以上,由于粉尘粒子荷电量愈大受到静电引力愈大,所以再难收集的高比电阻粉尘也会变得容易捕集,促使烟尘微粒能够很容易地被通透型集尘板捕获。视集尘板高度情况,可设置多层振打装置以防止集尘板积灰堵塞。每一层格栅集尘板能够最大面积的接触到烟气流并捕集到烟气流中的粉尘粒子,本身结构相当于每层都有气流均布板,且均流烟气流动方向对着下一层格栅集尘板,该种设计不仅能改善气流分布,使烟气流尽可能均勻分布在电场,还能保持流场稳定避免二次扬尘,使通透型集尘板的收尘效率成倍增加,达到高效捕集的效果。通过第一层格栅集尘板后,一部分微粒被收集,烟气被第一层格栅集尘板均流继续通往下一层格栅集尘板,又有部分微粒被收集,如此分级收尘,使静电场功能发挥到极致,预示着经过多层过滤,电除尘趋向于零排放。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设备结构简单,方法独特,内阻低,比原来常规电除尘器体积减少1/3,只要1-3个电场就能达到效果。 2.全新的结构能避免二次扬尘,提高高比电阻粉尘的收集效率,克服老旧电除尘阳极板上部积灰振打不下来的弊病,实现电除尘长期高效连续运转。 3.对老旧电场的不达标排放进行改造,可以节省投资,改造速度快,关键是效果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距高效电除尘器,其包括有框架、灰斗、圈梁、进口封头、气流均布板、壳体、内顶盖、外顶盖、阴极系统、阳极系统、阳极振打、阴极振打、高压直流电源和出口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系统包括鱼骨针刺型或芒刺型极线的电晕线,所述的阳极系统包括通透型集尘板,所述微距高效电除尘器整体呈长方体状,所述框架由四根立柱构成,所述立柱下设置有圈梁,所述圈梁下部连接所述灰斗,所述圈梁上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在所述圈梁上,且环绕一周设置;所述壳体分别设有进口封头和出口封头;所述进口封头中安装有所述气流均布板,所述阳极系统成“W”或“V”型相连布置于壳体内部,所述的通透型集尘板通透方式为格栅形、条形、圆形、矩形或菱形;所述阴极系统交替布置于“W”或“V”型阳极系统中间;所述内顶盖位于壳体上方,所述阴极系统和所述阳极系统安装在内顶盖上,所述内顶盖内部设有横梁,所述内顶盖的上方设有4组绝缘瓷套,每个瓷套都设有一个加热器;所述外顶盖在内顶盖上方,外顶盖上设有一个高压直流电源;所述灰斗为一个锥体,灰斗上部设置走道,走道上放置轴承支架和振打轴,用来构成阳极振打装置;所述灰斗中部设置灰斗挡风板以避免气流短路;所述壳体、进口封头、出口封头、内顶盖、外顶盖和灰斗共同组成了除尘器的密闭空间,在所述密闭空间内设置所述阳极系统和阴极系统,所述阳极系统为组合式,所述阴极系统通过吊挂穿插设于所述阳极系统中间,并与所述高压直流电源相连接;所述阳极系统和所述阴极系统被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顶盖的横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爱勇
申请(专利权)人:许爱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