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介质单元以及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5329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介质单元以及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介质单元,包括上游的过滤单元,中游的吸附—脱附单元,以及下游的光催化单元。同时利用空气净化介质单元设计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形成了一套空气净化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光催化和吸附法的特点,将吸附法与光催化相结合,使得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吸附脱附—TiO2光催化技术成为一种高效率、长寿命的空气净化技术。一方面,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脱附后,使得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得以原位再生,减少了原来更换滤芯的周期;另一方面,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的脱附为TiO2的光催化提供了高浓度的反应环境,加快了反应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介质单元以及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介质单元,包括上游的过滤单元,中游的吸附—脱附单元,以及下游的光催化单元。同时利用空气净化介质单元设计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形成了一套空气净化方法。本技术针对光催化和吸附法的特点,将吸附法与光催化相结合,使得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吸附脱附—TiO2光催化技术成为一种高效率、长寿命的空气净化技术。一方面,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脱附后,使得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得以原位再生,减少了原来更换滤芯的周期;另一方面,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的脱附为TiO2的光催化提供了高浓度的反应环境,加快了反应速率。【专利说明】一种空气净化介质单元以及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介质单元以及空气净化 >J-U ρ?α装直。
技术介绍
国内外专家研究证明,“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有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二至五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100倍。室内空气中可检出五百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某些有害气体可高出户外十倍乃至几十倍,其中有二十多种是致癌物。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死于哮喘病。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室内空气中可检出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比室外高出几十倍。加拿大一卫生组织调查显示,68%的疾病源于室内空气污染;而在国内环境污染已经超过了警戒线,尤其是空气、水、碳尘、辐射和有毒物质时刻侵害着我们的健康,室内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消费者投诉重点已经从质量投诉逐步转向室内环境污染投诉。国家卫生、建设和环保部门进行过一次室内装饰材料抽查,结果发现具有毒气污染的材料占68%,这些装饰材料会挥发出300多种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如甲醛、三氯乙烯、苯、二甲苯等,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建筑物自身也可能成为室内空气的污染源。另有一种室内空气污染的隐患一空调,它在现代生活中日益普及,造成人体、房间和空调机最后在室内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介质单元,极容易使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大量繁衍。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有关数据统计表明:80%的家庭装修甲醛超标;70%孕妇流产和环境污染有关;每年中国因室内环境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高达11.1万人,平均每天304人死亡。室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现代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空气净化器主要应用了吸附介质吸附技术。吸附法虽然简单易推广,但只能暂时吸附少量污染物,由于吸附介质存在吸附饱和状态,所吸附的污染物有可能游离出来,重新进入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吸附介质需要定期更换,因而实际使用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将通风、过滤、吸附、紫外杀菌、光催化相结,能够高效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介质单元以及空气净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介质单元,包括上游的过滤单元,中游的吸附一脱附单元,以及下游的光催化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依次包括粗效过滤网、HEPA高效过滤网及静电驻极过滤网;所述吸附一脱附单元至少包括两层吸附介质层,且在所述两层吸附介质层之间设有电热丝;所述光催化单元还包括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垂直的至少两个紫外灯,在所述两个紫外灯之间设有光触媒网。 优选地,所述吸附介质层的材质为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 优选地,所述吸附介质层的材质为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 优选地,所述光触媒网上生长有T12纳米结构层,且所述光触媒网上开有微米级孔隙。 优选地,所述生长在光触媒网上的T12纳米结构层至少部分为类荷叶表面的乳突状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触媒网呈连续折线形结构。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所述的空气净化介质单元,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过滤单元相连接的进气管道以及与所述均与光催化单元相连接的脱附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与室内环境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吸附一脱附单元中的吸附介质层的厚度为10?20mm。 优选地,所述脱附管道、出气管道内分别设置有大功率风机与小功率风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是: 本技术针对光催化和吸附法的特点,将吸附法与光催化相结合,使得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吸附脱附一T12光催化技术成为一种高效率、长寿命的空气净化技术。一方面,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脱附后,使得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得以原位再生,减少了原来更换滤芯的周期;另一方面,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的脱附为T12的光催化提供了高浓度的反应环境,加快了反应速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空气净化介质单元和装置示意图; 图2为光催化单元细部图; 其中: I?进气管道;2?粗效过滤网;3?HEPA高效过滤网;4?静电驻极过滤网;5?电热丝;6?吸附介质层;7?紫外灯;8?光触媒网;9?脱附管道;10?出气管道;100?大功率风机;200?小功率风机;A?过滤单元;B?吸附一脱附单元;C?光催化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介质单元以及空气净化装置。在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介质单元中,包括上游的过滤单元A,中游的吸附一脱附单元B,以及下游的光催化单元C,如图1所示。 优选地,所述过滤单元A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依次包括粗效过滤网2、HEPA高效过滤网3及静电驻极过滤网4。所述粗效过滤网2又叫做初效过滤网、粗尘过滤器、预过滤器、新风过滤器等,滤料采用优质的聚酯合成纤维PET(无纺布粗效过滤棉);外框通常采用防潮抗水原浆木纤维纸板,质量轻,方便安装,外观光洁美观;内部的滤材采用组合内框压紧设计或粘接技术,确保过滤网的密封性,防止泄露;内部的金属件经喷塑或镀锌处理,防止金属件生锈;无纺布滤料出风面经过光整处理,防止无纺纤维断裂飞散造成二次污染;金属外框产品滤料易拆换、可清洗,外框可重复利用;而且过滤网的过滤表面大、初阻力低、风量大、容尘量高,同时耐湿度可达100%,耐温可达80°C。采用粗效过滤网可以节约空气净化介质单元的运行费用,减轻后续高效过滤网的工作量,有效地延长高效过滤网的使用寿命。所述HEPA高效过滤网3分PP滤纸、玻璃纤维、复合PP PET滤纸、熔喷涤纶无纺布和熔喷玻璃纤维五种材质,其特点是风阻小,容尘量大,过滤精度高,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加工成各种尺寸和形状;HEPA高效过滤网3的滤净效能与其表面积成正比,空气净化介质单元中的HEPA高效过滤网3呈多层折叠,展开后面积比折叠时增加约14.5倍,可以有效地捕集0.3微米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烟雾、灰尘、细菌等,且能够耐高温、耐腐蚀和防霉,滤净效能十分出众。经过HEPA高效过滤网3处理后的空气里>0.3微米的颗粒物基本清除干净,但是〈0.3微米的颗粒物并没有得到处理,此时静电吸附就起作用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介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的过滤单元(A),中游的吸附‑脱附单元(B),以及下游的光催化单元(C);所述过滤单元(A)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依次包括粗效过滤网(2)、HEPA高效过滤网(3)及静电驻极过滤网(4);所述吸附‑脱附单元(B)至少包括两层吸附介质层(6),且在所述两层吸附介质层(6)之间设有电热丝(5);所述光催化单元(C)还包括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垂直的至少两个紫外灯(7),在所述两个紫外灯(7)之间设有光触媒网(8),所述光触媒网(8)呈连续折线形结构,并且所述光触媒网(8)上生长有TiO2纳米结构层,且所述光触媒网(8)上开有微米级孔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君吕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卡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