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磨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066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磨甲器,具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锉材,其包括:握持部,容置驱动机构;旋转轴,从该握持部的中心沿握持部的长度方向突出;圆锥形锉材,固定在旋转轴顶部,所述旋转轴与驱动机构之间放置磁性件,所述选转轴与驱动机构之间设置联动机构,所述旋转轴与联动机构联动配合,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联动机构旋转,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在旋转轴与驱动机构之间设置磁铁,使得磨甲器的头部拆卸方便,一般力道就能取出,而且磁力结构在常温下,性能稳定不易失效,同时采用磁铁进行吸合定位,能保证磨甲器的头部前后位置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磨甲器,具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锉材,其包括:握持部,容置驱动机构;旋转轴,从该握持部的中心沿握持部的长度方向突出;圆锥形锉材,固定在旋转轴顶部,所述旋转轴与驱动机构之间放置磁性件,所述选转轴与驱动机构之间设置联动机构,所述旋转轴与联动机构联动配合,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联动机构旋转,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在旋转轴与驱动机构之间设置磁铁,使得磨甲器的头部拆卸方便,一般力道就能取出,而且磁力结构在常温下,性能稳定不易失效,同时采用磁铁进行吸合定位,能保证磨甲器的头部前后位置的精准性。【专利说明】电动磨甲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甲器,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磨甲器。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爱美的人们开始注意手部的护理,其中指甲的修饰是最麻烦的一项,修剪完指甲之后,指甲上会有一些尖锐的棱角,若不将其磨平,不但不美观,而且也会刮伤自己和他人,而且随着审美观念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指甲的造型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磨甲器的锉材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目前对于可更换的磨甲器的头部,其多是采用卡接的方式,拆卸需要较大的力,因此其更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磨甲器。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磨甲器,具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锉材,其包括:握持部,容置驱动机构; 旋转轴,从该握持部的中心沿握持部的长度方向突出; 圆锥形锉材,固定在旋转轴顶部,所述旋转轴与驱动机构之间放置磁性件,所述选转轴与驱动机构之间设置联动机构,所述旋转轴与联动机构联动配合,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联动机构旋转。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一联动件以及与旋转轴联动配合的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卡接配合。 所述第一联动件底部的内壁周向开设齿槽,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槽构成啮合旋转配合。 所述齿轮为3个,与驱动机构连接的齿轮与其他两个齿轮啮合,其他两个齿轮与第一联动件的齿槽啮合,其他两个齿轮安装在齿轮架上,所述齿轮架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联动件开有与旋转轴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旋转轴卡接配合。 所述旋转轴与通孔相卡的部位为六边形,所述通孔为六角孔,所述旋转轴卡在通孔内,且与通孔联动配合。 所述第一联动件顶部向两端突起形成卡块,所述第二联动件的底部开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 所述第一联动件顶部开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二联动件的底部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凹槽相卡接。 旋转轴延伸出握持部的部分套设保护套。 所述保护套包括与握持部卡接配合的第一保护套以及与第一保护套卡接配合的第二保护套。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在旋转轴与驱动机构之间设置磁铁,使得磨甲器的头部拆卸方便,一般力道就能取出,而且磁力结构在常温下,性能稳定不易失效,同时采用磁铁进行吸合定位,能保证磨甲器的头部前后位置的精准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图3是本技术隐藏壳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4是驱动机构与旋转轴、锉材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剖面图。 图6是隐藏第二联动件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一联动件与齿轮啮合的底部示意图。 图8是第一联动件的俯视图。 图9是第一联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联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联动件的俯视图。 图12是第二联动件的仰视图。 图13是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旋转轴与锉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一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第二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磨甲器,具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挫材4,其包括:握持部,容置驱动机构; 旋转轴I,从该握持部的中心沿握持部的长度方向突出; 圆锥形锉材,固定在旋转轴顶部,所述旋转轴I与驱动机构3之间放置磁性件2,所述选转轴I与驱动机构3之间设置联动机构,所述旋转轴I与联动机构联动配合,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联动机构旋转。 所述驱动机构3采用电机,通过电机带动齿轮旋转,使得联动机构跟随联动。 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在旋转轴I与驱动机构3之间设置磁性件2,所示磁性件为磁铁,使得磨甲器的头部拆卸方便,一般力道就能取出,而且磁力结构在常温下,性能稳定不易失效,同时采用磁铁进行吸合定位,能保证磨甲器的头部前后位置的精准性。 如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一联动件5以及与旋转轴I联动配合的第二联动件6,所述第一联动件5和第二联动件6卡接配合,所述第一联动件6底部的内壁周向开设齿槽51,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槽51构成啮合旋转配合,所述齿轮为3个,与驱动机构连接的齿轮与其他两个齿轮啮合,其他两个齿轮与第一联动件的齿槽啮合,其他两个齿轮安装在齿轮架上,所述齿轮架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带动与其相连的齿轮旋转,同时齿轮通过其他两个齿轮带动第一联动件5旋转,而第二联动件6卡接在第一联动件5上,因此能够随着第一联动件5联动,同时所述第二联动件6开有与旋转轴I相适配的通孔61,所述通孔61与旋转轴I卡接配合,如此使得电机能够直接带动旋转轴旋转,从而使锉材旋转实现磨甲。 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旋转轴I与通孔61相卡的部位为六边形,其作为限位部11,所述通孔61为六角孔,所述旋转轴I卡在通孔61内,且与通孔61联动配合。如图13所示,所述限位部11设置成六边形,然后卡在第二联动件6的通孔61内,由于六边形的固定作用,使得旋转轴并不会在第二联动件6的通孔61中旋转,而会与其相卡跟第二联动件联动配合,从而解决了采用磁性件固定旋转轴导致的不能联动的不足,使得旋转轴在磁性件的前后吸合定位后,由六边形的旋转轴带动旋转,同时磁吸的方式固定在常温下性能稳定吸合可靠,且不会失效。而在旋转轴的顶端设置为固定部12,其用于固定锉材,所述固定部12周向设置竖纹,竖纹能够使得套设在固定部上的锉材4紧固,防止其脱落。 所述第一联动件5顶部向两端突起形成卡块52,所述第二联动件6的底部开有与卡块52相适配的卡槽63,所述卡块52与卡槽63卡接配合。采用卡扣式扣合的方式,将第一联动件5和第二联动件6固定连接,保证其联动,实现旋转的一体式。 所述第一联动件5顶部开有定位凹槽53,所述第二联动件6的底部设有定位块62,所述定位块62与定位凹槽53相卡接。设置定位凹槽53与定位块62,将第一联动件5与第二联动件6定位,保证两者卡接的位置的一致性,确保两者卡接的可靠性。 如图15和图16所示,旋转轴I延伸出握持部的部分套设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与握持部卡接配合的第一保护套7以及与第一保护套卡接配合的第二保护套8。图15中第一保护套7的底部向两边突出形成固定件71,该固定件与握持部相卡,从而使其固定,且不会随旋转轴旋转联动,而其顶端凹陷形成齿形槽72,而图16中的第二保护套8的底部设置成六边形卡柱81,卡柱81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磨甲器,具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锉材,其包括:握持部,容置驱动机构;旋转轴,从该握持部的中心沿握持部的长度方向突出;圆锥形锉材,固定在旋转轴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与驱动机构之间放置磁性件,所述选转轴与驱动机构之间设置联动机构,所述旋转轴与联动机构联动配合,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联动机构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虞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