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广梅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体控生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060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医疗保健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智能体控生物仪。其构造为:壳体内设有电波生成装置,壳体外设有电源插口,面板上设有强度控制键,时间调节键,输出模式选择键和复位键,电波生成装置与控制芯片相连,控制芯片与输出模式选择键,复位键和强度控制键相连,时间调节键通过计时器与控制芯片相连,多频调节装置与电波生成装置相连,电源插口分别与红外加热开关和多频调节装置相连,红外加热开关与红外线发生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产生多种与人体细胞分子共振的无危害电子生物波,仿真模拟针疗、推拿、美容、按摩等传统保健治疗模式,对人体病变组织多管齐下,使用安全,方便,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属于医疗保健器械
的一种智能体控生物仪。其构造为:壳体内设有电波生成装置,壳体外设有电源插口,面板上设有强度控制键,时间调节键,输出模式选择键和复位键,电波生成装置与控制芯片相连,控制芯片与输出模式选择键,复位键和强度控制键相连,时间调节键通过计时器与控制芯片相连,多频调节装置与电波生成装置相连,电源插口分别与红外加热开关和多频调节装置相连,红外加热开关与红外线发生装置相连。本技术的装置能够产生多种与人体细胞分子共振的无危害电子生物波,仿真模拟针疗、推拿、美容、按摩等传统保健治疗模式,对人体病变组织多管齐下,使用安全,方便,有效。【专利说明】一种智能体控生物仪
本技术属于医疗保健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物电对人体进行调节治疗的智能体控生物仪。
技术介绍
目前,针疗、推拿、美容、按摩等仍然是主流的保健治疗方法,人们很早就发现,利用生物电可以对人体进行调节治疗,为此人们研发了采用电疗仪,电疗是指利用不同类型电流和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有体控电疗法、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脉冲电疗法、高频电疗法、静电疗法等,目前的电疗仪操作复杂,存在安全隐患,有些需要用湿毛巾踩在脚下进行操作,从而使湿气倒进入人体内,不适合于我国东北地区使用。 有些电疗仪采用脉冲波进行治疗,由于病症的不同和人的体质不同,需要多种形式的波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目前的电疗仪大多产生单一形式的波,使得其应用范围小,治疗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的电疗仪操作复杂,存在安全隐患,治疗效果差,适应范围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生物电对人体进行调节治疗的智能体控生物仪。 —种智能体控生物仪,包括壳体I和面板2,壳体I内设有电波生成装置3,壳体I外设有电源插口 4,面板2上设有强度控制键5,时间调节键6,输出模式选择键7和复位键8,电波生成装置3与控制芯片9相连,控制芯片9与输出模式选择键7,复位键8和强度控制键5相连,时间调节键6通过计时器10与控制芯片9相连,多频调节装置12与电波生成装置3相连,电源插口 4分别与红外加热开关13和多频调节装置12相连,红外加热开关13与红外线发生装置14相连。 所述面板2还设有输出模式显示灯11,通过控制芯片9与电波生成装置3相连。 所述电波生成装置3可生成正弦波、方波、尖脉冲波、三角波、梯形波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控制芯片9为MSP430或RFID。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装置能够产生多种与人体细胞分子共振的无危害电子生物波,仿真模拟针疗、推拿、美容、按摩等传统保健治疗模式,对人体病变组织多管齐下,使用安全,方便,有效。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智能体控生物仪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智能体控生物仪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波生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面板,3-电波生成装置,4-电源插口,5-强度控制键,6-时间调节键,7-输出模式选择键,8-复位键,9-控制芯片,10-计时器,11-输出模式显示灯,12-多频调节装置,13-红外加热开关,14-红外线发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智能体控生物仪,如图1-2所示,包括壳体I和面板2,壳体I内设有电波生成装置3,壳体I外设有电源插口 4,面板2上设有强度控制键5,时间调节键6,输出模式选择键7和复位键8,电波生成装置3与控制芯片9相连,控制芯片9与输出模式选择键7,复位键8和强度控制键5相连,时间调节键6通过计时器10与控制芯片9相连,多频调节装置12与电波生成装置3相连,电源插口 4分别与红外加热开关13和多频调节装置12相连,红外加热开关13与红外线发生装置14相连。 所述面板2还设有输出模式显示灯11,通过控制芯片9与电波生成装置3相连。所述电波生成装置3可生成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所述控制芯片9为MSP430。 所述电波生成装置3的内部结构如下(如图3所示): 由时基电路ICl、电阻R4、线性电位器RP和振荡电容C5组成,时基电路ICl的第2脚和第6脚接线性电位器RP的一端及其活动臂和振荡电容C5的一端,时基电路ICl的第7脚接线性电位器RP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路正极VCC,振荡电容C5的另一端和时基电路ICl的第I脚接电路地GND,时基电路ICl的第4脚和第8脚接电路正极VCC ; 方波信号电路:时基电路ICl的第3脚接电解电容C4的正极,电解电容C4的负极接方波信号输出端子; 三角波信号电路:由方波信号电路和电阻R3、电容C3组成,电阻R3的一端接电解电容C4的负极,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接三角波信号输出端子,电容C3的另一端接电路地GND ; 正弦波信号电路:由三角波信号电路、电阻R2和电容C2、电阻Rl和电容Cl组成,电阻R2的一端接三角波信号输出端子,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l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电阻Rl的另一端与电容Cl的一端和正弦信号输出端子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和电容Cl的另一端接电路地GND。 所述多频调节装置12将转换后的直流电传送给电波生成装置3,电波生成装置3根据控制芯片9的指令发射电波,对人体进行保健和治疗。红外加热开关13可控制红外线发生装置14的开关,在需要时可对人体进行加温辅助保健治疗。 实施例2 一种智能体控生物仪,如图1-2所示,包括壳体I和面板2,壳体I内设有电波生成装置3,壳体I外设有电源插口 4,面板2上设有强度控制键5,时间调节键6,输出模式选择键7和复位键8,电波生成装置3与控制芯片9相连,控制芯片9与输出模式选择键7,复位键8和强度控制键5相连,时间调节键6通过计时器10与控制芯片9相连,多频调节装置12与电波生成装置3相连,电源插口 4分别与红外加热开关13和多频调节装置12相连,红外加热开关13与红外线发生装置14相连。 所述面板2还设有输出模式显示灯11,通过控制芯片9与电波生成装置3相连。所述电波生成装置3可生成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所述控制芯片9为RFID。 所述电波生成装置3的内部结构如实施例1所示。 所述多频调节装置12将转换后的直流电传送给电波生成装置3,电波生成装置3根据控制芯片9的指令发射电波,对人体进行保健和治疗。红外加热开关13可控制红外线发生装置14的开关,在需要时可对人体进行加温辅助保健治疗。【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体控生物仪,包括壳体(I)和面板(2),其特征在于,壳体(I)内设有电波生成装置(3),壳体⑴外设有电源插口(4),面板⑵上设有强度控制键(5),时间调节键(6),输出模式选择键(7)和复位键(8),电波生成装置(3)与控制芯片(9)相连,控制芯片(9)与输出模式选择键(7),复位键⑶和强度控制键(5)相连,时间调节键(6)通过计时器(10)与控制芯片(9)相连,多频调节装置(12)与电波生成装置(3)相连,电源插口(4)分别与红外加热开关(13)和多频调节装置(12)相连,红外加热开关(13)与红外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体控生物仪,包括壳体(1)和面板(2),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电波生成装置(3),壳体(1)外设有电源插口(4),面板(2)上设有强度控制键(5),时间调节键(6),输出模式选择键(7)和复位键(8),电波生成装置(3)与控制芯片(9)相连,控制芯片(9)与输出模式选择键(7),复位键(8)和强度控制键(5)相连,时间调节键(6)通过计时器(10)与控制芯片(9)相连,多频调节装置(12)与电波生成装置(3)相连,电源插口(4)分别与红外加热开关(13)和多频调节装置(12)相连,红外加热开关(13)与红外线发生装置(14)相连; 所述面板(2)还设有输出模式显示灯(11),通过控制芯片(9)与电波生成装置(3)相连; 所述电波生成装置(3)可生成正弦波、方波、尖脉冲波、三角波、梯形波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电波生成装置(3)的内部结构如下: 由时基电路IC1、电阻R4、线性电位器RP和振荡电容C5组成,时基电路IC1的第2脚和第6脚接线性电位器RP的一端及其活动臂和振荡电容C5的一端,时基电路IC1的第7脚接线性电位器RP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路正极VCC,振荡电容C5的另一端和时基电路IC1的第1脚接电路地GND,时基电路IC1的第4脚和第8脚接电路正极VCC; 方波信号电路:时基电路IC1的第3脚接电解电容C4的正极,电解电容C4的负极接方波信号输出端子; 三角波信号电路:由方波信号电路和电阻R3、电容C3组成,电阻R3的一端接电解电容C4的负极,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接三角波信号输 出端子,电容C3的另一端接电路地GND; 正弦波信号电路:由三角波信号电路、电阻R2和电容C2、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电阻R2的一端接三角波信号输出端子,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和正弦信号输出端子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和电容C1的另一端接电路地GN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梅
申请(专利权)人:李广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