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3411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触控笔,包含第一笔管、第二笔管、第一电磁触控模块及电容触控模块。第一电磁触控模块设置于该第一笔管,而第二笔管可移动地套设于该第一笔管的外侧且第二笔管为金属材料。当第一笔管位在第二笔管内时,第二笔管包覆第一笔管且第一电磁触控模块为金属制的第二笔管所屏蔽;当第二笔管与第一笔管错位时,第一电磁触控模块则曝露于第二笔管外。另外,第二笔管具有电容触控端,而电容触控模块对应电容触控端设置,且电容触控模块具有电连接部可分离地电连接于第二笔管的电容触控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笔;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伸缩或拆装方式切换触控功能的触控笔。
技术介绍
由于电脑、电视及移动通信等电子产品持续朝向可触控界面的多媒体软件及需求方向研发演进,使触控面板需求快速增长及带动更多电子产品的应用。目前触控式面板技术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电磁式、超声波式以及红外线式等五种,在触控产品的操作上,除了可以手指点压或滑动方式进行外,以触控笔进行操作可提供触控面板得到较佳的定位感应,然而,目前市场贩卖的触控笔需配合面板触控所属技术来购买,故使用者所拥有的各类触控电子产品中可能会对应使用电磁式、电阻式或电容式等不同的触控笔。对于使用者来说,除了单一功能的触控笔无法在不同的触控电子产品间交互使用外,还需增加预算购买符合不同触控类型的触控笔,造成购买触控笔的意愿降低。另一方面,目前除了电阻及电容式面板触控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之外,对于有书写或绘画需求的使用者而言,以电磁式触控面板搭配电磁式触控笔进行操作可进一步对笔画的轨迹提供较精确的判读,但上述电阻、电容及电磁式触控笔因触控方式不同而有不兼容的问题。举例而言,电磁式触控笔需电路板及电磁线圈等硬件,除了结构上需可容纳摆放空间,包覆电磁线圈部位的笔管需非金属材料以避免影响电磁线圈的感应;而电容式触控笔的笔管及笔头则需为导电材料的触控材料方能将面板上的电荷传递至笔头及笔管而产生触控感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是整合不同触控功能的触控笔,以达到单一触控笔可运用在不同触控方式的触控电子产品上。触控笔包含第一笔管、第二笔管、第一电磁触控模块及电容触控模块。第一电磁触控模块设置于该第一笔管,而第二笔管可移动地套设于该第一笔管的外侧,第二笔管具有电容触控端,且第二笔管为金属材料。电容触控模块具有电连接部可分离地电连接于第二笔管的电容触控端。当第一笔管位在第二笔管内时,第二笔管包覆第一笔管且第一电磁触控模块为金属制的第二笔管所屏蔽;当第二笔管与第一笔管错位时,第一电磁触控模块则曝露于第二笔管外。于一实施例,当第一笔管自第二笔管的电容触控端伸出第二笔管外,第一电磁触控模块位于电容触控端及电容触控模块之间。于一实施例,触控笔还包含第三笔管,具有连接部及相对于连接部设置的电阻触控端,连接部连接第二笔管相对电容触控端的一端,且第三笔管为塑料。于一实施例,触控笔还包含第二电磁触控模块,设置于第三笔管内,第二电磁触控模块经由排线与第一电磁触控模块串接,当第一笔管伸出第二笔管外,排线伸长且第一电磁触控模块随第一笔管远离第二电磁触控模块。于一实施例,触控笔还包含第二电磁触控模块,设置于第三笔管内,第二电磁触控模块经由排线与第一电磁触控模块串接,当第一笔管伸出第二笔管外,排线伸长且第一电磁触控模块随第一笔管远离第二电磁触控模块。于一实施例,电容触控模块还包含电容触控接触部及外盖,电容触控接触部设置于电连接部上,外盖具有穿孔对应电容触控接触部。于一实施例,触控笔还包含伸缩控制模块,包含卡榫、卡合部及弹力件。卡合部,形成于第一笔管上且对应卡榫;弹力件,设置于第二笔管内部;其中第二笔管表面具有卡槽限制卡榫的移动路径,当卡榫位于第二笔管的第一位置时,第一笔管位于第二笔管内且电连接部与第二笔管相抵触;当卡榫移动至第二笔管的第二位置时,第一笔管利用弹力件推动而伸出第二笔管外,且电连接部与第二笔管分离。于一实施例,第一笔管自第二笔管的电容触控端伸出第二笔管外时,第一电磁触控模块位于电容触控端相对电容触控模块的一侧。于一实施例,触控笔还包含第三笔管,具有连接部及相对于连接部设置的电阻触控端,连接部连接第一笔管相对第二笔管的一端,且第三笔管为塑料。于一实施例,触控笔还包含第二电磁触控模块,设置于第三笔管内,第二电磁触控模块经由排线与第一电磁触控模块串接;其中当第二笔管脱离第一笔管而包覆第三笔管时,电容触控模块包覆电阻触控端,且第二电磁触控模块被第二笔管屏蔽。于一实施例,触控笔还包含电磁触控接触部,设置于第一笔管相对第三笔管的一端。于一实施例,电容触控模块还包含电容触控接触部,电容触控接触部设置于电连接部上。于一实施例,触控笔充分利用笔身的内部空间,可降低设计成本,且触控笔兼具电磁式及电容式,可提高触控笔使用的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触控笔的一实施例分解图;图2A与图2B为触控笔伸缩作动的示意图;图3A与图3B为触控笔伸缩作动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触控笔的另一实施例分解图;以及图5A与图5B为触控笔的第二笔管装设于不同位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触控笔,较佳供配合具触控屏幕的电子装置使用。在较佳实施例中,触控笔较佳可用于电阻式、电容式及电磁式的触控电子装置。触控笔较佳由三段笔管构成,其笔管间具有第二笔管包覆第一笔管的设计,可在利用改变第一笔管与第二笔管的相对位置切换电磁式及电容式触控功能。另外,位于触控笔另一端的第三笔管较佳具有电阻式触控功能,故本专利技术的触控笔除了可利用笔管位置改变来达成不同的触控感应方式,也可直接通过两端不同的结构进行所需的触控感应。图1为本专利技术触控笔100的一实施例分解图。如图1所示,触控笔100主要包含第一笔管110、第二笔管120、第一电磁触控模块210及电容触控模块300。第一电磁触控模块210设置于第一笔管110内,包含电路板214及电磁线圈212。第二笔管120可分离地套设于第一笔管110的外侧且第二笔管120为金属材料。换言之,第二笔管120的管径略大于第一笔管110的管径,故第一笔管110可伸入第二笔管120中,或自第二笔管120伸出。当第一笔管110位于第二笔管120内时,如图2A所示,金属制的第二笔管120包覆第一笔管110外且屏蔽第一电磁触控模块210的信号收发及感应;当第一笔管110凸伸于第二笔管120外时,第一电磁触控模块210曝露于第二笔管120外。如图2A及图2B所示,当第一笔管110沿伸缩方向a相对第二笔管120移动时,第一笔管110与第二笔管120未重叠的部分逐渐增加,使得第一笔管110与第二笔管120分处不同位置,形成第一笔管110与第二笔管120错位的情形。此时第一电磁触控模块210曝露于第二笔管120外而形成电磁触控功能。在实际使用中,触控笔与一触控电子产品(例如数字板)搭配。当触控笔以电磁触控功能运行时,其通过电磁触控模块内部的共振电路接收数字板的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笔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笔,其特征是,包含:第一笔管;第二笔管,可移动地套设于上述第一笔管的外侧,上述第二笔管具有电容触控端,上述第二笔管为金属材料;第一电磁触控模块,设置于上述第一笔管;以及电容触控模块,具有电连接部,上述电连接部可分离地电连接于上述第二笔管的上述电容触控端;其中,当上述第二笔管包覆上述第一笔管外且屏蔽上述第一电磁触控模块时,上述电容触控模块电连接于上述第二笔管的上述电容触控端;当上述第一笔管凸伸于上述第二笔管外时,上述第一电磁触控模块被曝露于上述第二笔管外。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5.10 TW 1021167141.一种触控笔,其特征是,包含:
第一笔管;
第二笔管,可移动地套设于上述第一笔管的外侧,上述第二笔管具有电
容触控端,上述第二笔管为金属材料;
第一电磁触控模块,设置于上述第一笔管;以及
电容触控模块,具有电连接部,上述电连接部可分离地电连接于上述第
二笔管的上述电容触控端;
其中,当上述第二笔管包覆上述第一笔管外且屏蔽上述第一电磁触控模
块时,上述电容触控模块电连接于上述第二笔管的上述电容触控端;当上述
第一笔管凸伸于上述第二笔管外时,上述第一电磁触控模块被曝露于上述第
二笔管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当上述第一笔管自上述第
二笔管的上述电容触控端伸出上述第二笔管外,上述第一电磁触控模块位于
上述电容触控端及上述电容触控模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还包含第三笔管,具有连
接部及相对于上述连接部设置的电阻触控端,上述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二笔管
相对上述电容触控端的一端,且上述第三笔管为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还包含第二电磁触控模块,
设置于上述第三笔管内,上述第二电磁触控模块经由排线与上述第一电磁触
控模块串接,当上述第一笔管伸出上述第二笔管外,上述排线伸长且上述第
一电磁触控模块随上述第一笔管远离上述第二电磁触控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上述电容触控模块还包含
电容触控接触部及外盖,上述电容触控接触部设置于上述电连接部上,上述
外盖具有穿孔对应上述电容触控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远杰黄河清
申请(专利权)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