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生物膜耦合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39942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生物膜耦合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内设置有正电极,反应器本体的内壁设置有负电极,负电极上附着有微生物载体填料,微生物载体填料位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和曝气管,反应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电化学作用创造微生物适宜的环境,并提供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分别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达到有效处理焦化废水生化段未达标出水的目的,能耗低、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生物膜耦合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内设置有正电极,反应器本体的内壁设置有负电极,负电极上附着有微生物载体填料,微生物载体填料位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和曝气管,反应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水管。本技术利用电化学作用创造微生物适宜的环境,并提供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分别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达到有效处理焦化废水生化段未达标出水的目的,能耗低、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专利说明】一种电-生物膜耦合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生物膜耦合水处理装置,适 用于处理焦化废水处理工艺生化段出水,使其达到国家行业排放标准。
技术介绍
由于国家钢铁企业污水排放标准和地方标准中都对氨氮作了规定,焦化废水氨氮 处理势在必行。去除水中的氨氮方法很多,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而采用硝化一反 硝化是焦化废水处理最理想的处理方法。生物脱氮是硝化与反硝化反应的应用,硝化与反 硝化反应是生物脱氮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生物脱氮包括好氧和缺氧两段生化过程,也就 是将硝化与反硝化反应结合起来,完成了氨氮的硝化与反硝化析出氮气的过程。它不仅使 处理后水中的NH 3 - N和N0厂一 N浓度降至最小,而且同时降解了水中的有机物。在焦化 废水中有相当数量的不可生化的有机物,其中多数为多环有机物,普通生化和延时曝气法 不能降解这部分有机物,所以处理后废水的C0D。,值一直在300mg/L左右。 水体中的氮主要以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形式存在。有机氮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和尿素等,有机氮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为无机氮,主要为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废水 中氮素的去除主要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工艺,使各种形态的氮转化为气态氮(3/4、队0等)逸 出水体而使水体得到净化。针对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处理,在传统生物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中存在碱度和碳源不足等问题,有必要开发新的脱氮途径。 传统生物脱氮过程即是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或者通过投加有机物甲醇、乙醇等, 作为电子供体来进行反硝化,将硝酸盐氮转化为无毒的氮气。通过投加有机物,可以获得较 高的反硝化速率,但出水中会有残余有机物,既影响了出水水质又增加了运行费用。对于氨 氮含量高的废水,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析出液和垃圾渗滤液等,采用传统生物脱氮方法处 理时,需投加有机碳源以满足异养反硝化的需要,能耗大、处理费用高。 近年来,在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高效、节能的脱氮技术, 如SHARON、A N A ΜΜ0Χ以及二者组合的CANON等。这些工艺利用亚硝酸型反硝化和厌 氧氨氧化来缩短氮的转化过程,达到能量和电子供体的节省。与之不同,电极生物膜法是另 一种极具潜力的脱氮方法。该技术利用氢自养菌进行反硝化,在少量或无有机碳源的条件 下,能够实现对NOx-的去除。由于产物清洁,不会增加出水负担;更重要的是,它克服了外 部直接供氢气造成的剩余气体流失和不易操作等弱点,将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用简单 的电流调节进行控制,能耗低,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生物膜耦合水处理装 置,能耗低、效率高、结构简单,可以用于处理焦化废水处理工艺生化段出水。 -种电-生物膜耦合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内设置有正电极, 反应器本体的内壁设置有负电极,负电极上附着有微生物载体填料,微生物载体填料位于 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和曝气管,反应器本体的上部设置 有出水管。 如上所述的进水管和曝气管均设置在正电极下方。 如上所述的反应器本体为圆筒状,正电极为条状且位于反应器本体的中心轴线 上,正电极材质为镍或铜或钛。 如上所述的负电极的外壁贴合在反应器本体的内壁上,负电极材质为石墨、碳棒、 活性炭纤维毡或不锈钢网。 一种电-生物膜耦合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回流管,回流管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 端与出水管连通,回流管上设置有阀门。 如上所述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距离为30-6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电解作用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即阳极区好氧,而阴极区缺氧,同 时微生物利用电解产物作为代谢底物,电极电解与微生物脱氮之间存在良好的协同作用。 2)正电极(阳极)为惰性金属材料时,电极反应以析氧为主,节省曝气所需要的能 量,降低能耗。 3)负电极(阴极)电解水原位产氢,氢从生物膜内向外扩散,与外界提供氢气相比 在传质方向上和传质动力上都得到增强。 4)阴极区微生物反硝化脱氮利用电解产物氢作为电子供体,不需要外加有机碳 源,同时产物清洁。 5)阴极区域填充微生物附着载体,提高了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量;另一方面增大了 比表面积,传质效果改善,提高了电流效率和处理效能。 6)本反应器将复杂的生物系统应用简单的电流进行调控,操作简单。 本技术可实现在同一电-生物膜耦合水处理装置中,利用电化学作用创造微 生物适宜的环境,并提供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分别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达到有效处理 氨氮废水和电化学催化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应器本体;2-正电极;3-负电极;4-微生物载体填料;5-进水管;6-出 水管;7-回流管;8-直流稳压电源;9-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处理焦化废水处理工艺生化段出水,参见图1,包括反应 器本体1,所述反应器本体1采用圆筒结构,在反应器本体1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正电极2, 紧贴于反应器本体1内壁设置有负电极3,负电极3可选用不锈钢网状材质,负电极3上附 着有微生物载体填料4,微生物载体填料4位于正电极2和负电极3之间,微生物载体填料 4可选用纤维状聚乙烯生物膜,负电极3和微生物载体填料4同时作为微生物载体;微生物 附着在微生物载体填料4表面形成生物膜。正电极2(阳极)和负电极3(阴极)分别通过 导线接直流稳压电源8的正极和负极。正电极2、负电极3共同构成阴阳两极电极。在反应 器本体1底部设有进水管5和曝气管9,进水管5和曝气管9均设置在正电极2下方,处理 后的水通过出水管6排出系统,出水管6设于反应器本体1上部外壁。 本技术反应器水流采用上升流式,底部进水,顶端出水。在反应器本体1外壁 外侧设有回流管7,回流管7 -端与出水管6连通,回流管7另一端与进水管5连通;在回 流管7上设置有控制通断的阀门;用于将经过处理后的水部分回流至阳极区域。由于阳极 电解产H+,阴极区反硝化过程产碱,阴极区的水回流至阳极区可起到调节PH值作用。 正电极2材料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电极电位高于水电解析氧电位,又不易被氧化 的惰性物质,如镍、铜、钛等惰性金属材料。所述负电极3材料选择性能稳定、表面粗糙的碳 质或其它材料,如石墨、碳棒、活性炭纤维毡或不锈钢网。 阴极区域填充的微生物载体填料4为弹性聚乙烯填料(广州振达公司的Φ150软 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生物膜耦合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反应器本体(1)内设置有正电极(2),反应器本体(1)的内壁设置有负电极(3),负电极(3)上附着有微生物载体填料(4),微生物载体填料(4)位于正电极(2)和负电极(3)之间,反应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5)和曝气管(9),反应器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出水管(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承睿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润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