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密性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977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密性开窗,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开扇和扇框,所述开扇和所述扇框之间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丁字形橡胶条和开档橡胶条,所述丁字形橡胶条一端与所述开扇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开档橡胶条封接,所述开档橡胶条底端固定在所述扇框上;所述丁字形橡胶条和开档橡胶条将所述空腔密封、并分隔成靠近室外的第一排水腔和靠近室内的第二排水腔,所述第一排水腔底部低于所述第二排水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水腔底部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腔底部设有与第一排水腔连通的第二排水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密性开窗,涉及建筑工程
,包括:开扇和扇框,所述开扇和所述扇框之间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丁字形橡胶条和开档橡胶条,所述丁字形橡胶条一端与所述开扇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开档橡胶条封接,所述开档橡胶条底端固定在所述扇框上;所述丁字形橡胶条和开档橡胶条将所述空腔密封、并分隔成靠近室外的第一排水腔和靠近室内的第二排水腔,所述第一排水腔底部低于所述第二排水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水腔底部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腔底部设有与第一排水腔连通的第二排水孔。【专利说明】一种水密性开窗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的水密性开窗。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开窗的水密性措施包括:在开窗顶部设置窗檐,或者在窗框与开扇之间安设橡胶条,或者将窗框设计成内框高于外框等,这些做法能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但是在遇到大风和强降雨时,渗漏仍会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开窗在开扇与扇框部位难以设置隔热部件,造成整体隔热效果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密性开窗,包括:开扇和扇框,所述开扇和所述扇框之间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丁字形橡胶条和开档橡胶条,所述丁字形橡胶条一端与所述开扇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开档橡胶条封接,所述开档橡胶条底端固定在所述扇框上;所述丁字形橡胶条和开档橡胶条将所述空腔密封、并分隔成靠近室外的第一排水腔和靠近室内的第二排水腔,所述第一排水腔底部低于所述第二排水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水腔底部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腔底部设有与第一排水腔连通的第二排水孔。 优选的,还包括下隔热条,所述下隔热条位于所述空腔的底部,且设有倾斜的挡水坡,所述挡水坡延伸至所述开档橡胶条下方。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橡胶条,所述支撑橡胶条位于所述下隔热条下方,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橡胶条设有指向所述第二排水孔的密封胶斜坡。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水孔有多个,且与所述第一排水孔错开排列。 该水密性开窗通过丁字形橡胶条、开档橡胶条将开扇和窗框之间的空腔分隔成上下落差的两个排水腔,由于第二排水腔风压小的缘故,从外部渗入的雨水将重新由第二排水腔引导到第一排水腔内并排出室外,起到良好的水密性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水密性开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水密性开窗的丁字形橡胶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水密性开窗的丁字形橡胶条仰视图。 图4是图1中的水密性开窗的开档橡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水密性开窗的开档橡胶条的右视图。 图6是图1中的水密性开窗的下隔热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水密性开窗的下隔热条的俯视图。 图8是图1中的水密性开窗的A向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如图1和图8所示的水密性开窗,包括:开扇I和扇框2,开扇I和扇框2之间设有空腔,位于其内的丁字形橡胶条4和开档橡胶条5将空腔3分隔成靠近室外第一排水腔6和靠近室内第二排水腔7。 丁字形橡胶条4呈丁字形状,其一端与开扇I固定密封,另一端与开档橡胶条5通过密封胶密封。开档橡胶条5的另一端固定密封在扇框2上,这样第一排水腔6和第二排水腔7完全密封。 第一排水腔6的作用是将90%的雨水挡在室外,然而在大风暴雨的情况下,丁字形橡胶条4和开档橡胶条5的密封衔接处仍会渗入一部分雨水到第二排水腔7内,但是第二排水腔7的环境不同,由于密封较好,使得这里的风压力较小,积水容易流动。 为了将渗入第二排水腔7内的积水排出去,第一排水腔6的底部被设置成低于第二排水腔7的底部,第一排水腔6底部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一排水孔8,第二排水腔7底部设有与第一排水腔6连通的第二排水孔9。这样第二排水腔内部积水将从第二排水孔9流经第一排水腔6,并最后通过第一排水孔8排出室外。 为了更好地将渗入水引导出去,空腔的底部设下隔热条10,其设有向下方倾斜的挡水坡11,挡水坡11延伸至开档橡胶条5下方,这样从丁字形橡胶条4和开档橡胶条5密封处渗入的雨水将由挡水坡11汇集到第二排水腔7的底部,以方便排水。 处于强化水密性的考虑,下隔热条10下方设置支撑橡胶条12,支撑橡胶条12 —方面可以支撑下隔热条10,另一方面其上涂有密封胶13,密封胶13形成斜坡状,用于引导从下隔热条10与窗框接合部渗入的雨水流至第二排水孔9。 为了减小第二排水孔9内部的风压,如图8所示,当第二排水孔9有多个时,其与第一排水孔8错开排列,使空气流经的距离延长,压力产生迟缓。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水密性开窗,包括:开扇和扇框,所述开扇和所述扇框之间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丁字形橡胶条和开档橡胶条,所述丁字形橡胶条一端与所述开扇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开档橡胶条封接,所述开档橡胶条底端固定在所述扇框上;所述丁字形橡胶条和开档橡胶条将所述空腔密封、并分隔成靠近室外的第一排水腔和靠近室内的第二排水腔,所述第一排水腔底部低于所述第二排水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水腔底部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腔底部设有与第一排水腔连通的第二排水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密性开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隔热条,所述下隔热条位于所述空腔的底部,且设有倾斜的挡水坡,所述挡水坡延伸至所述开档橡胶条下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密性开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橡胶条,所述支撑橡胶条位于所述下隔热条下方,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橡胶条设有指向所述第二排水孔的密封胶斜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密性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孔有多个,且与所述第一排水孔错开排列。【文档编号】E06B7/16GK203939399SQ201420325920【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专利技术者】梁秉业, 徐飞, 潘永佳, 张鑫, 王飞, 周华, 曹巍, 蔡汉星, 杨骄, 丁骁波 申请人: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密性开窗,包括:开扇和扇框,所述开扇和所述扇框之间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丁字形橡胶条和开档橡胶条,所述丁字形橡胶条一端与所述开扇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开档橡胶条封接,所述开档橡胶条底端固定在所述扇框上;所述丁字形橡胶条和开档橡胶条将所述空腔密封、并分隔成靠近室外的第一排水腔和靠近室内的第二排水腔,所述第一排水腔底部低于所述第二排水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水腔底部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腔底部设有与第一排水腔连通的第二排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秉业徐飞潘永佳张鑫王飞周华曹巍蔡汉星杨骄丁骁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