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480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其包括供电电源以及红蓝光LED发光组件,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流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红蓝光LED发光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由于利用LED灯来发出的红光和蓝光,它们基本均能对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有功能,因此,对于对植物进行补光照射这一领域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LED植物灯的光线利用率高,大大减少了能耗的浪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可广泛应用于植物种植的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其包括供电电源以及红蓝光LED发光组件,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流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红蓝光LED发光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由于利用LED灯来发出的红光和蓝光,它们基本均能对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有功能,因此,对于对植物进行补光照射这一领域而言,本技术的LED植物灯的光线利用率高,大大减少了能耗的浪费。本技术作为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可广泛应用于植物种植的领域中。【专利说明】—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
本技术涉及灯光电子电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农业用地面积不断减少,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一个问题。为了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适当的领域采用工业化种植技术是可行的方法。现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的技术被广泛采用,而为了改善由于天气原因引起的大棚内部光照不足情况,目前一般采用日光灯管或白炽灯对植物进行补光照射,以缩短植物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根据常识可知,植物依靠绿叶中的叶绿素吸收可见光,不同波长的光线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而经过研究表明,波长在40(Γ500纳米之间的蓝光以及波长在610^720纳米之间的红光对于光合作用的贡献最大。但是,日光灯管或白炽灯发出的白色光谱中只有很少量的红光和蓝光对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有贡献,因此,对于对植物进行补光照射这一领域而言,日光灯管或白炽灯的光线利用率较低,从而造成能耗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调光LED植物灯。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其包括供电电源以及红蓝光LED发光组件,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流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红蓝光LED发光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红蓝光LED发光组件包括红光LED以及蓝光LED,所述的电流驱动器包括微处理器、通讯接口、第一恒流驱动电路以及第二恒流驱动电路,所述通讯接口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以及第二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蓝光LED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红光LED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讯接口的电源输入端、第一恒流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二恒流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电流驱动器还包括降压电路,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以及通讯接口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恒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数字电位器和第一恒流驱动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数字电位器以及第一恒流驱动器进而与蓝光LED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恒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 LED驱动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第一 LED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 LED驱动器的输出端与蓝光LED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 LED驱动器包括LED驱动芯片、电感器、第一 NMOS管、第一电阻、稳压二极管、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 NMOS管以及第四电阻; 所述LED驱动芯片的IN引脚与电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NMOS管的漏极以及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 NMOS管的栅极与LED驱动芯片的第一 DL引脚连接,所述第一 NMOS管的源极分别与LED驱动芯片的第一 CS引脚以及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LED驱动芯片的FB引脚以及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所述LED驱动芯片的DR引脚与第二 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LED驱动芯片的第二DL引脚与第二 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LED驱动芯片的第二 CS引脚分别与第二 NMOS管的源极以及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蓝光LED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 NMOS管的漏极与蓝光LED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其还包括灯壳体,所述灯壳体的正面设有玻璃层,所述灯壳体和玻璃层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红蓝光LED发光组件安装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进一步,所述灯壳体的背面设有散热片。 进一步,所述红光LED的波长范围为620nm至660nm之间,蓝光LED的波长为440nm至480nm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电流驱动器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微处理器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红蓝光LED发光组件是利用LED灯来发出红光和蓝光,而由于利用LED灯来发出的红光和蓝光,它们基本均能对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有功能,因此,对于对植物进行补光照射这一领域而言,本技术的LED植物灯的光线利用率闻,大大减少了能耗的浪费。 进一步,本技术能够对红光LED以及蓝光LED,两者的发光强度进行调节,因此,对于红光LED以及蓝光LED,两者的发光强度之比可根据不同品种的植物需要进行调节,这样能提高操作的灵活性,而且可提高该植物灯的通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的电子电路结构框图; 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中第一恒流驱动电路的第一具体电子电路不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中第一恒流驱动电路的第二具体电子电路不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供电电源;2、电流驱动器;3、第二恒流驱动电路;4、红光LED ;5、红蓝光LED发光组件;6、蓝光LED ;7、第一恒流驱动电路;8、微处理器;9、通讯接口 ;10、降压电路; 71、第一数字电位器;72、第一恒流驱动器;73、LED驱动芯片; 11、灯壳体;12、玻璃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其包括供电电源I以及红蓝光LED发光组件5,所述供电电源I的输出端与电流驱动器2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驱动器2的输出端与红蓝光LED发光组件5的输入端连接。由于本技术采用可直接发出红光和蓝光的红蓝光LED发光组件,因此,本技术所发出的光线基本均能对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有功能,也就是说,对于对植物进行补光照射这一领域而言,本技术的LED植物灯的光线利用率高,大大减少了能耗的浪费。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红蓝光LED发光组件5包括红光LED 4以及蓝光LED 6,所述红光LED 4的个数为多个,并且多个红光LED 4串联连接,所述蓝光LED 6的个数为多个,并且多个蓝光LED 6串联连接。 所述的电流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光的LED植物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供电电源以及红蓝光LED发光组件,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流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红蓝光LED发光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如海陈邓伟贺海斌蔡炬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大中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