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3242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0 14:24
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属于家禽养殖设备技术领域。设有进水管、雨淋器和悬挂索,雨淋器连接悬挂索,进水管连接雨淋器,所述雨淋器形似一个长方体形水槽,雨淋器底部设有出水孔。出水孔每2排为一组构成一个水流区,每排由若干出水孔组成,出水孔组与出水孔组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水源管道,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雨淋器两端或任一头端,悬挂索将雨淋器悬挂于禽舍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材料易得,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既解决了喷淋的面积小、水禽对喷淋水压承受力不适应的问题,促进水禽羽毛的生长、更换,提高羽绒质量,促进水禽运动,改善水禽的肉品质,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属于家禽养殖设备
。设有进水管、雨淋器和悬挂索,雨淋器连接悬挂索,进水管连接雨淋器,所述雨淋器形似一个长方体形水槽,雨淋器底部设有出水孔。出水孔每2排为一组构成一个水流区,每排由若干出水孔组成,出水孔组与出水孔组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水源管道,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雨淋器两端或任一头端,悬挂索将雨淋器悬挂于禽舍中。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材料易得,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既解决了喷淋的面积小、水禽对喷淋水压承受力不适应的问题,促进水禽羽毛的生长、更换,提高羽绒质量,促进水禽运动,改善水禽的肉品质,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专利说明】—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直
本技术涉及水禽旱地圈养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规模化、工厂化的发展,水禽养殖也逐渐地由水面放养转变为旱地圈养的模式。这种饲养方式不仅便于管理,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而且还减少了水源浪费,减轻了治理环境的负担,减少了环境污染。通过近几年一些水禽工作者对水禽旱地圈养模式的研究发现:水禽旱养结合喷淋技术具有比单纯的旱地圈养更明显的优势,不仅促进了水禽羽毛的生长、更换,提高了羽绒质量,改善了销售时的卖相,而且促进了水禽运动,改善了水禽的肉品质,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目前,人们对旱地圈养的水禽进行喷淋主要采用的两种模式是:(一)通过管道,用PUC管对水禽进行喷淋。这种方式的缺点是:PUC管口径较小,导致喷淋面积受到限制,单位面积冲击力较大,易对水禽尤其是幼禽造成不良应激,影响水禽生长。(二)通过管道,用莲蓬头对水禽进行喷淋。其缺点是:喷淋面积小,饲养成本高;未形成较大水滴,不便于水禽梳羽。 现在水禽旱地圈养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一)喷淋的面积问题;(二)喷淋时水禽对水压承受力的问题;(三)喷淋装置简易程度及喷淋的成本问题;(四)喷淋过程是否促进水禽梳羽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在水禽旱地圈养中,需要解决能满足水禽生活习性和有效梳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进水管、雨淋器和悬挂索,雨淋器连接悬挂索,进水管连接雨淋器,所述雨淋器形似一个长方体形水槽,雨淋器底部设有出水孔。 所述出水孔每2排为一组构成一个水流区,每排由若干出水孔组成,出水孔组与出水孔组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水源管道,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雨淋器的两端或任一端。 所述悬挂索共2根,2根悬挂索的一端分别与雨淋器的两端连接,2根悬挂索的另一端连接悬挂物,将雨淋器悬挂于禽舍中。(若雨淋器长度较长,可根据情况在雨淋器的中间部位增加悬挂索,以提高雨淋器的承载能力)。 所述每2排为一组的出水孔为6个,出水孔与出水孔纵向间距为4厘米,横向间距为2.5厘米,每个出水孔的直径是4.5毫米。 所述雨淋器悬挂于禽舍中高度为距离地面或网的距离是1.2-1.8米。 所述悬挂物为支架或禽舍的屋架。 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材料易得,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既解决了喷淋的面积小、水禽对喷淋水压承受力不适应的问题,又能促进水禽羽毛的生长、更换,提高羽绒质量,改善卖相,还能促进水禽运动,改善水禽的肉品质,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雨淋器的长和宽可根据情况而定,根据饲养密度和禽舍宽度来确定装置的长度;根据所饲养的水禽日龄和个体大小来确定装置的宽度。 例如根据5周龄鹅(扬州鹅)的大小来设计:雨淋器长1.2米(饲养密度12只/圈,鹅圈自身长度为1.3米)、宽12厘米(根据5周龄鹅颈的长度及鹅喜欢将颈潜入水面以下的行为特点)、高10厘米(不能太高,否则会因压强较大而导致冲到鹅体身上的压力比较大,弓丨起不良应激,同时雨淋器也可能因为盛水太重而变形),每个雨淋器共有6个水流(6组出水孔),平均分布在装置内,每个水流有两竖排共6个小孔(出水孔),小孔与小孔纵向间距为4厘米,横向间距为2.5厘米,每个孔的直径是4.5毫米,在禽舍上安装装置时,要横着悬空于禽舍中间线上方,装置距离地面或网(如果是将水禽饲养在网上)的距离是1.5米左右(这个高度视所饲养水禽承受水压能力的大小可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雨淋器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1雨淋器;2出水孔;3进水管;4地面;5悬挂索;6孔间横向间距;7孔间纵向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由进水管3、雨淋器I和悬挂索5等组成,雨淋器连接悬挂索,进水管连接雨淋器,所述雨淋器形似一个长方体形水槽,雨淋器底部设出水孔2。出水孔2每2排为一组构成一个水流区,每排出水孔2有3个,出水孔组与出水孔组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水源管道,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雨淋器两端或任一端(如雨淋器较上则两头均设出水口)。悬挂索共2根,2根悬挂索的一端分别与雨淋器的两端连接,2根悬挂索的另一端连接悬挂物,将雨淋器悬挂于禽舍中。(若雨淋器长度较长,可根据情况在雨淋器的中间部位增加悬挂索)。每2排为一组的出水孔为6个,出水孔与出水孔纵向间距为4厘米,横向间距为2.5厘米,每个出水孔的直径是4.5毫米。雨淋器悬挂于禽舍中高度为距离地面或网的距离是1.2-1.8米。悬挂物为支架或禽舍的屋架。 本技术应用过程说明: 雨淋器I由两边的悬挂索横向悬空于禽舍,进水管3的出水口设置在雨淋器两端或其中一端,进水管3流出的水流入雨淋器I内,通过水槽的出水孔2淋向地面或网上的水禽。 本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是为了满足旱养水禽对水的需求而设计,通过雨淋的方式达到对旱养水禽进行淋羽、清洁羽毛和梳羽的目的。据初步的实验观察,这样设计既达到了供水淋羽的目的,又可满足水禽雨淋时舒适度的要求,方便实用,在禽舍内的面积较大,覆盖面较广;简易方便,利于安装;制作成本较低,可利用时间长。因此,本装置可适用规模化水禽养殖,是一项能够适度规模化生产的措施。【权利要求】1.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进水管、雨淋器和悬挂索,雨淋器连接悬挂索,进水管连接雨淋器,所述雨淋器形似一个长方体形水槽,雨淋器底部设有出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每2排为一组构成一个水流区,每排由若干出水孔组成,出水孔组与出水孔组之间保持一定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水源管道,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雨淋器的两端或任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索共2根,2根悬挂索的一端分别与雨淋器的两端连接,2根悬挂索的另一端连接悬挂物,将雨淋器悬挂于禽舍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2排为一组的出水孔为6个,出水孔与出水孔纵向间距为4厘米,横向间距为2.5厘米,每个出水孔的直径是4.5晕米。【文档编号】A01K45/00GK203912937SQ201420348812【公开日】2014年11月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禽淋羽用雨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进水管、雨淋器和悬挂索,雨淋器连接悬挂索,进水管连接雨淋器,所述雨淋器形似一个长方体形水槽,雨淋器底部设有出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跃巨晓军杨海明黄开华赵洋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