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防烫恒温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926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7 14:53
表面防烫恒温龙头,包括设置有热水进水接管、冷水进水接管和混合出水接管的阀体,阀体两端内设置与流量手轮连接的流量阀芯和与温控手轮连接的恒温阀芯,阀体内设置中心管,中心管内设置联接管;中心管端部内分别设置恒温阀芯容纳腔和流量阀芯容纳腔,联接管连通恒温阀芯容纳腔和流量阀芯容纳腔,恒温阀芯固定在阀体上,恒温阀芯上半部分设置于恒温阀芯上阀套内、下半部分设置于恒温阀芯容纳腔内,恒温阀芯容纳腔设置有可控制热水过水孔和冷水过水孔打开比例的调节器;流量阀芯通过其表面上的外螺纹与阀体的内螺纹配合固定在阀体上,流量阀芯设置于流量阀芯容纳腔内并与联接管抵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各部件的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表面防烫恒温龙头,包括设置有热水进水接管、冷水进水接管和混合出水接管的阀体,阀体两端内设置与流量手轮连接的流量阀芯和与温控手轮连接的恒温阀芯,阀体内设置中心管,中心管内设置联接管;中心管端部内分别设置恒温阀芯容纳腔和流量阀芯容纳腔,联接管连通恒温阀芯容纳腔和流量阀芯容纳腔,恒温阀芯固定在阀体上,恒温阀芯上半部分设置于恒温阀芯上阀套内、下半部分设置于恒温阀芯容纳腔内,恒温阀芯容纳腔设置有可控制热水过水孔和冷水过水孔打开比例的调节器;流量阀芯通过其表面上的外螺纹与阀体的内螺纹配合固定在阀体上,流量阀芯设置于流量阀芯容纳腔内并与联接管抵顶。本技术优化了各部件的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成本。【专利说明】表面防烫恒温龙头
本技术属于水暖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内部结构优化的防烫恒温水龙头。
技术介绍
恒温水龙头由于水温调节比较方便而受到人们的喜欢,目前使用的恒温龙头铸造主体内部水道复杂,冷水道、热水道及混合水道由隔墙隔开,造成铸造缺陷较多,铸造合格率低,成本高,且水道狭窄、内壁粗糙,易造成水道堵塞或流量小;而且热水道、混合水道直接接触阀体,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手轮或龙头外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可能出现烫伤事故,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具有外表面防烫功能的恒温水龙头。如专利号为201120122658.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烫恒温水龙头,包括阀体、流量阀芯、恒温阀芯、温控手轮、流量手轮、中心管和联接管。联接管套在中心管内,中心管套在阀体内,流量阀芯和恒温阀芯分别设置于阀体的两端,联接管设置于恒温阀芯和流量阀芯之间。阀体内表面和中心管外表面之间空腔通过冷水,中心管内直接通入热水,中心管内表面和联接管外表面之间通过混合水,直接与阀体出水口连通。该恒温水龙头阀体最外层内空间通入冷水,由此可以起到防烫的功能,但是该水龙头的零部件较多、结构相对复杂,不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的表面防烫恒温龙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表面防烫恒温龙头,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热水进水接管、冷水进水接管和混合出水接管,所述阀体两端内分别设置流量阀芯和恒温阀芯,所述流量阀芯与流量手轮连接,所述恒温阀芯与温控手轮连接;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内设置有联接管;所述中心管一端内设置有恒温阀芯容纳腔,另一端内设置有流量阀芯容纳腔,所述中心管外表面与所述阀体内表面之间形成与所述冷水进水接管连通的冷水通道,所述恒温阀芯容纳腔通过冷水过水孔与所述冷水通道连通、通过热水过水孔与所述热水进水接管连通;所述联接管连通所述恒温阀芯容纳腔和所述流量阀芯容纳腔,所述联接管外表面与中心管内表面之间形成与流量阀芯容纳腔连通的混合水通道,所述混合水通道通过中心管上的混合水出口与所述混合水出水接管连通;所述恒温阀芯通过恒温阀芯上阀套外表面上的外螺纹与所述阀体端部的内螺纹配合固定在阀体上,恒温阀芯的上半部分设置于恒温阀芯上阀套内、下半部分设置于恒温阀芯容纳腔内,所述恒温阀芯容纳腔设置有两端分别位于热水过水孔和冷水过水孔位置处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在恒温阀芯作用下前后位移时可控制热水过水孔和冷水过水孔打开的大小比例;所述流量阀芯通过其表面上的外螺纹与阀体的内螺纹配合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流量阀芯设置于流量阀芯容纳腔内,并与所述联接管抵顶。 优选的,本技术还包括抵顶在所述恒温阀芯上阀套和抵顶在所述流量阀芯上的定位齿圈。 优选的,本技术的混合出水接管内设置有栓轴,所述栓轴从所述混合出水接管置入,且端部伸至中心管管壁上的混合水出口内。 优选的,本技术的联接管一端抵顶于所述中心管内的定位凸台上,并通过密封圈与所述中心管密封配合,另一端伸入流量阀芯容纳腔内并与流量阀芯抵顶。 优选的,本技术的调节器一端抵顶在恒温阀芯容纳腔内的定位凸台上,另一端与恒温阀芯上阀套抵顶。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阀体、中心管、联接管构成水龙头的主体部分,通过组合套管组成冷水通道和混合水通道,取消现有阀体中的隔墙结构,有利于简化阀体结构,提高合格率及增大流量;同时,冷水环绕中心管外流动,热水直接进入中心管内,混合水从中心管内向外流出,热水、混合水都不与阀体大面积接触,而由冷水大面积接触阀体内部,实现表面防烫功能;且流量阀芯与阀体直接螺纹联接,可以避免应力作用造成的在塑料中心管螺纹处产生裂纹的缺陷,本技术优化了各部件的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主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0-0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的表面防烫恒温龙头包括阀体1、中心管2、联接管3、流量手轮4、流量阀芯5、定位齿圈6、恒温阀芯7、调节器8、温控手轮9、恒温阀芯上阀套10以及各种不同规格形状的密封圈。阀体1、中心管2、联接管3构成恒温龙头的主体部分,阀体1、中心管2、联接管3均为中空管状结构,本例中阀体I可采用铜型材、锻造铜材或为塑料,中心管2和联接管3为塑料材料,在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流量手轮4和温控手轮9。 阀体I两端管壁上分别设置有热水进水接管1-1和冷水进水接管1-2,在阀体I中部设置有混合出水接管1-3,混合后的水从混合出水接管1-3向外流出。中心管2设置于阀体I内,中心管2的两端与阀体I内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配合。中心管2外表面与阀体I内表面之间形成流通冷水的冷水通道A,冷水通道A与冷水进水接管1-2连通。中心管2的一端内设置有恒温阀芯容纳腔2a,另一端内设置有流量阀芯容纳腔2d,中心管2管壁上设置有与恒温阀芯容纳腔2a连通的热水过水孔2b和冷水过水孔2c。流量阀芯5设置于阀体I设置冷水进水接管的一端,恒温阀芯7设置于阀体I设置热水进水接管的一端,流量阀芯5与流量手轮4连接,恒温阀芯7与温控手轮9连接,阀芯与手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流量阀芯5和恒温阀芯7为市场上销售产品,流量阀芯5为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阀芯,恒温阀芯7为具有恒温或恒温恒压功能的阀芯。 恒温阀芯上阀套10与阀体I之间为螺纹连接,且两者间设有密封圈,恒温阀芯上阀套10部分伸入恒温阀芯容纳腔2a中,定位齿圈6抵顶在恒温阀芯上阀套10上。恒温阀芯7的上半部分设置于恒温阀芯上阀套10内、下半部分设置于恒温阀芯容纳腔2a内。恒温阀芯容纳腔2a内还设置有调节器8,调节器8 一端抵顶在恒温阀芯容纳腔内的定位凸台上,另一端与恒温阀芯上阀套10抵顶,调节器8外周壁紧贴恒温阀芯容纳腔内壁,且两端分别位于热水过水和冷水过水孔位置处,当水温或水压变化时,调节器在恒温阀芯的作用下前后位移时可控制热水过水和冷水过水孔打开的大小比例,通过调节冷、热水的进水量调节水温。流量阀芯5通过其表面上的外螺纹与阀体I管壁上的内螺纹配合固定在阀体I上,流量阀芯设置于流量阀芯容纳腔2d内,定位齿圈6抵顶在流量阀芯5上,从而通过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表面防烫恒温龙头,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热水进水接管、冷水进水接管和混合出水接管,所述阀体两端内分别设置流量阀芯和恒温阀芯,所述流量阀芯与流量手轮连接,所述恒温阀芯与温控手轮连接;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内设置有联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一端内设置有恒温阀芯容纳腔,另一端内设置有流量阀芯容纳腔,所述中心管外表面与所述阀体内表面之间形成与所述冷水进水接管连通的冷水通道,所述恒温阀芯容纳腔通过冷水过水孔与所述冷水通道连通、通过热水过水孔与所述热水进水接管连通;所述联接管连通所述恒温阀芯容纳腔和所述流量阀芯容纳腔,所述联接管外表面与中心管内表面之间形成与流量阀芯容纳腔连通的混合水通道,所述混合水通道通过中心管上的混合水出口与所述混合水出水接管连通;所述恒温阀芯通过恒温阀芯上阀套外表面上的外螺纹与所述阀体端部的内螺纹配合固定在阀体上,恒温阀芯的上半部分设置于恒温阀芯上阀套内、下半部分设置于恒温阀芯容纳腔内,所述恒温阀芯容纳腔设置有两端分别位于热水过水孔和冷水过水孔位置处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在恒温阀芯作用下前后位移时可控制热水过水孔和冷水过水孔打开的大小比例;所述流量阀芯通过其表面上的外螺纹与阀体的内螺纹配合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流量阀芯设置于流量阀芯容纳腔内,并与所述联接管抵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庆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舒丽玛温控卫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