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电子传输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183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媒体电子传输转换器,包括多个输入连接端子,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和第二开关脚位位于连接器母座的两侧;连接器母座内插入有连接器时,第一开关脚位与第一通信连接杆断开,第二开关脚位与第二通信连接杆断开;连接器母座空置时,第一开关脚位与第一通信连接杆连接,第二开关脚位与第二通信连接杆连接;前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与后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连接;前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二开关脚位与后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二通信连接杆连接;第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和第二通信连接杆分别与各自的输出电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能够避免多点输入单点输出时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媒体电子传输转换器,包括多个输入连接端子,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和第二开关脚位位于连接器母座的两侧;连接器母座内插入有连接器时,第一开关脚位与第一通信连接杆断开,第二开关脚位与第二通信连接杆断开;连接器母座空置时,第一开关脚位与第一通信连接杆连接,第二开关脚位与第二通信连接杆连接;前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与后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连接;前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二开关脚位与后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二通信连接杆连接;第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和第二通信连接杆分别与各自的输出电线相连。本技术结构简单且能够避免多点输入单点输出时资源浪费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多媒体电子传输转换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媒体电子传输转换器。
技术介绍
一般多媒体集成中多点输入需要使用相应的矩阵切换器做为输出输入的路由,往往此类矩阵切换器的输出与输入配比为1:2或是1:1,但是遇上多点输入单点输出就存在严重浪费问题,且多点配线回到矩阵切换器使得整体成本造价又被提高。在智能集成工程当中,经常会依照客户需求预留过多的多媒体输入节点,从而造成工程造价不合理飙升、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媒体电子传输转换器,结构简单且能够避免多点输入单点输出时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媒体电子传输转换器,包括多个输入连接端子,所述输入连接端子包括连接器母座、第一开关脚位和第二开关脚位,所述第一开关脚位和第二开关脚位位于连接器母座的两侧;所述连接器母座内插入有连接器时,所述第一开关脚位与第一通信连接杆断开形成开路,所述第二开关脚位与第二通信连接杆断开形成开路;所述连接器母座空置时,所述第一开关脚位与第一通信连接杆连接形成短路,所述第二开关脚位与第二通信连接杆连接形成短路;其中,前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与后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通过电线连接;前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二开关脚位与后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二通信连接杆通过电线连接;第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和第二通信连接杆分别与各自的输出电线相连。 所述连接器母座为印刷电路板。 所述连接器母座为端子台。 最后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和第二开关脚位均与连接器母座上的接地端相连。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在前端信号被插入时,后端信号会自动开路失效,因此避免了多点输入单点输出时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的母座终端将两个开关脚位与接地脚位进行短路连接,可确保线路上无插入连接器时线路直接接地,从而避免了对音频的干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中输入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插有音频连接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中连接器母座的印刷电路板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多媒体电子传输转换器,包括多个输入连接端子,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输入连接端子包括连接器母座1、第一开关脚位2和第二开关脚位3,所述第一开关脚位2和第二开关脚位3位于连接器母座I的两侧;所述连接器母座I内插入有连接器时,所述第一开关脚位2与第一通信连接杆4断开形成开路,所述第二开关脚位3与第二通信连接杆5断开形成开路;所述连接器母座I空置时,所述第一开关脚位2与第一通信连接杆4连接形成短路,所述第二开关脚位3与第二通信连接杆5连接形成短路。其中,前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与后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通过电线连接;前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二开关脚位与后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二通信连接杆通过电线连接;第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4和第二通信连接杆5分别与各自的输出电线相连。 所述连接器母座可以为印刷电路板,也可以是端子台。连接器母座采用印刷电路板时可以以便于标示输入端口,连接器母座采用端子台时,便于用户固定线缆。 图3所示的是连接器母座为印刷电路板时的印刷电路板的线路图。图中的印刷电路板上具有六片接触片(T.R.S.TS.RS.SS),当插入连接器时,其中接触片T与TS、R与RS、S与SS开路,拔出连接器时,其中接触片T与TS、R与RS、S与SS短路。此类插座的好处是可以做为焊板式安装,让规模量产与用户安装较为简单与易于实施。因此专利技术人将该电路板上的接触片SS与S短路,使其与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具有相同脚位与相同性能。 最后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和第二开关脚位均与连接器母座上的接地端相连,从而可确保线路上无插入连接器时线路接地,避免了对音频的干扰,不至于成为天线。 图4所示的是中间插入音频连接头的使用示意图。此时,中间插入有音频连接头,中间的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和第二通信连接杆点接触音频连接头形成通路,中间的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与上一级的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相连,由于上一级的输入连接端子中没有插入音频连接头,因此该第一开关脚位与该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点接触连接形成短路,使得中间的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连通输出电线,同理,中间的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二通信连接杆也连通输出电线。 图5所示的是具有四个输入连接端子的转换器,其中,第一个输入连接端子和第三个输入连接端子中均插入有音频连接头。第一个输入连接端子插入有音频连接头,其第一通信连接杆和第二通信连接杆点接触音频连接头形成通路,由于第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与第一通信连接杆断开,并且第一通信连接杆直接与输出电线连通,同理,第二通信连接杆也直接与输出电线连通,从而使得音频连接头连通。第三个输入连接端子插入也有音频连接头,其第一通信连接杆和第二通信连接杆点接触音频连接头形成通路,由于第三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与第二个的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相连,由于第二个输入连接端子没有插入音频连接头,因此第二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与第二个的第一通信连接杆相连,第二个的第一通信连接杆又与第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相连,因此第三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相当于接地,同理第三个连接端子的第二通信连接杆也相当于接地,因此第三个输入连接端子中的音频连接头无法使用,只有当第一个输入连接端子中的音频连接头拔出时,第三个输入连接端子中的音频连接头才能使用。该结构对于管理音频讯号源优先权与确保单一讯号源发声非常有帮助。 图6所示的是没有插入任何音频连接头的转换器。由于音视频信号属于非平衡信号,音频设备接收端会借由信号线对间的电压差进而解析出可放大的信号,因此对最后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媒体电子传输转换器,包括多个输入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连接端子包括连接器母座(1)、第一开关脚位(2)和第二开关脚位(3),所述第一开关脚位(2)和第二开关脚位(3)位于连接器母座(1)的两侧;所述连接器母座(1)内插入有连接器时,所述第一开关脚位(2)与第一通信连接杆(4)断开形成开路,所述第二开关脚位(3)与第二通信连接杆(5)断开形成开路;所述连接器母座空置时,所述第一开关脚位(2)与第一通信连接杆(4)连接形成短路,所述第二开关脚位(3)与第二通信连接杆(5)连接形成短路;其中,前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开关脚位(2)与后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4)通过电线连接;前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二开关脚位(3)与后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二通信连接杆(5)通过电线连接;第一个输入连接端子的第一通信连接杆(4)和第二通信连接杆(5)分别与各自的输出电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哲蔡育明蔡睿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日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