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111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动用品领域,一种运动鞋,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粘贴固定的下层鞋底、上层鞋底和鞋帮,下层鞋底的足曲部上还设有向上凸出的第一弹性柱和限位条,限位条的开口朝向第一弹性柱;下层鞋底的脚跟部设有向上凸出的鞋跟柱和四根第二弹性柱,下层鞋底的足曲部与脚跟部之间还设有加强槽;上层鞋底的足曲部设有与限位条位置匹配的第一弹性条,上层鞋底的脚跟部设有与鞋跟柱相匹配的开口,上层鞋底的足曲部与脚跟部之间设有与加强槽相匹配的第二弹性条;所述上层鞋底粘贴固定在下层鞋底上,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均为实心弹性柱,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的外侧套设有减震弹力压簧。该运动鞋弹性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运动用品领域,一种运动鞋,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粘贴固定的下层鞋底、上层鞋底和鞋帮,下层鞋底的足曲部上还设有向上凸出的第一弹性柱和限位条,限位条的开口朝向第一弹性柱;下层鞋底的脚跟部设有向上凸出的鞋跟柱和四根第二弹性柱,下层鞋底的足曲部与脚跟部之间还设有加强槽;上层鞋底的足曲部设有与限位条位置匹配的第一弹性条,上层鞋底的脚跟部设有与鞋跟柱相匹配的开口,上层鞋底的足曲部与脚跟部之间设有与加强槽相匹配的第二弹性条;所述上层鞋底粘贴固定在下层鞋底上,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均为实心弹性柱,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的外侧套设有减震弹力压簧。该运动鞋弹性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专利说明】一种运动鞋
本技术涉及运动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鞋。
技术介绍
运动鞋是根据人们参加运动或旅游的特点设计制造的,其特点在于鞋体富有弹性,具有缓冲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脚裸受伤。在现有运动鞋中有一款气柱鞋,该鞋的鞋底上设置多个充气弹性柱,相比于传统的弹性鞋底,气柱鞋的弹性更佳,穿着更为舒适。 但是,现有的气柱鞋的充气弹性柱均是规则布置在鞋底的脚跟部和足曲部上,整个人体的重量均通过多个充气弹性柱进行支撑,其不足之处在于:1,所述充气弹性柱即对弹性空心柱状胶体内部进行充气,因此这类充气弹性柱虽然弹性好,但是其支撑强度不够,仅通过充气弹性柱进行支撑,充气弹性柱就很容易损坏,致使运动鞋的使用寿命不长;2,人体站立时,其脚部的支持主要集中在脚跟部和足曲部外侧,但是该气柱鞋足曲部上的充气弹性柱是均匀分布的,不仅加工麻烦、耗时;更关键的是,长时间使用之后,足曲部外侧的充气弹性柱比内侧的更容易挤压变形,致使鞋底的内外侧失衡,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运动鞋。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运动鞋,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粘贴固定的下层鞋底、上层鞋底和鞋帮,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均包括前侧的足曲部和后侧的脚跟部; 所述下层鞋底足曲部的前端向上翻起,下层鞋底的足曲部上还设有向上凸出的第一弹性柱和限位条,第一弹性柱和限位条数量相等,第一弹性柱沿足曲部的外侧边缘排布,限位条沿足曲部的内侧边缘排布,限位条呈U形状,限位条的开口朝向第一弹性柱;下层鞋底的脚跟部设有向上凸出的鞋跟柱和四根第二弹性柱,鞋跟柱的截面呈圆弧形,鞋跟柱沿脚跟部的后端边缘设置,四根第二弹性柱矩阵排列在鞋跟柱前侧;下层鞋底的足曲部与脚跟部之间还设有加强槽; 所述上层鞋底的足曲部设有与限位条位置、数量匹配的第一弹性条,上层鞋底的脚跟部设有与鞋跟柱相匹配的开口,上层鞋底的足曲部与脚跟部之间设有与加强槽相匹配的第二弹性条; 所述下层鞋底前端的翻起部与上层鞋底前端粘贴固定,下层鞋底后端的鞋跟柱粘贴固定在上层鞋底后端的开口内;下层鞋底的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的上端面粘贴固定在上层鞋底上,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均为实心弹性柱,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的外侧套设有减震弹力压簧,减震弹力压簧处于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之间;上层鞋底的第一弹性条粘贴固定在限位条与第一弹性柱之间,第二弹性条粘贴固定在加强槽内。 作为优选,下层鞋底的足曲部设有三根第一弹性柱。 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运动鞋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优势:1,该运动鞋的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均为实心弹性柱,实心弹性柱的外侧套设有减震弹力压簧,在减震弹力压簧保证鞋底的弹力和减震效果的情况下,实心弹性柱保证了鞋底的支撑强度,使得整个运动鞋的更加舒适,使用寿命更长;2,鞋底的足曲部外侧设有实心弹性柱,提高了足曲部外侧的支撑强度,不易损坏、变形,鞋底的内外侧不会失衡;同时,鞋底的足曲部内侧、中部设有第一弹性条,通过合理的改变使得鞋底的加工工艺简化,且不会影响鞋子是舒适性和实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鞋底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鞋底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运动鞋,包括从鞋底和设置在鞋底上的鞋帮3,鞋底具体由下层鞋底I和上层鞋底2粘贴构成,上层鞋底2和下层鞋底I均包括前侧的足曲部和后侧的脚跟部。下层鞋底I足曲部的前端向上翻起;下层鞋底I的足曲部还设有向上凸出的三根第一弹性柱11和三根限位条12,三根第一弹性柱11沿足曲部的外侧边缘排布,三根限位条12沿足曲部的内侧边缘排布,限位条12呈U形状,限位条12的开口分别朝向第一弹性柱11 ;下层鞋底I的脚跟部设有向上凸出的鞋跟柱13和四根第二弹性柱14,鞋跟柱13的截面呈圆弧形,鞋跟柱13沿脚跟部的后端边缘设置,四根第二弹性柱14矩阵排列在鞋跟柱13前侧;下层鞋底I的足曲部与脚跟部之间还设有加强槽15。上层鞋底2的足曲部设有与限位条12位置匹配的三根第一弹性条21,上层鞋底2的脚跟部设有与鞋跟柱13相匹配的开口,上层鞋底2的足曲部与脚跟部之间设有与加强槽15相匹配的第二弹性条22。 鞋底加工时,下层鞋底I前端的翻起部与上层鞋底2前端粘贴固定,下层鞋底I后端的鞋跟柱13粘贴固定在上层鞋底2后端的开口内。下层鞋底I的第一弹性柱11和第二弹性柱14的上端面粘贴固定在上层鞋底2上,第一弹性柱11和第二弹性柱14均为实心弹性柱,第一弹性柱11和第二弹性柱14的外侧套设有减震弹力压簧4,减震弹力压簧4处于上层鞋底2和下层鞋底I之间。上层鞋底2的第一弹性条21粘贴固定在限位条12与第一弹性柱11之间,第二弹性条22粘贴固定在加强槽15内,限位条12和加强槽15的作用在于限定第一弹性柱11和第二弹性条22的位置,便于加工。 综上所述,该运动鞋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优势:1,该运动鞋的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均为实心弹性柱,实心弹性柱的外侧套设有减震弹力压簧,在减震弹力压簧保证鞋底的弹力和减震效果的情况下,实心弹性柱保证了鞋底的支撑强度,使得整个运动鞋的更加舒适,使用寿命更长;2,鞋底的足曲部外侧设有实心弹性柱,提高了足曲部外侧的支撑强度,不易损坏、变形,鞋底的内外侧不会失衡;同时,鞋底的足曲部内侧、中部设有第一弹性条,通过合理的改变使得鞋底的加工工艺简化,且不会影响鞋子是舒适性和实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粘贴固定的下层鞋底、上层鞋底和鞋帮,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均包括前侧的足曲部和后侧的脚跟部; 所述下层鞋底足曲部的前端向上翻起,下层鞋底的足曲部上还设有向上凸出的第一弹性柱和限位条,第一弹性柱和限位条数量相等,第一弹性柱沿足曲部的外侧边缘排布,限位条沿足曲部的内侧边缘排布,限位条呈U形状,限位条的开口朝向第一弹性柱;下层鞋底的脚跟部设有向上凸出的鞋跟柱和四根第二弹性柱,鞋跟柱的截面呈圆弧形,鞋跟柱沿脚跟部的后端边缘设置,四根第二弹性柱矩阵排列在鞋跟柱前侧;下层鞋底的足曲部与脚跟部之间还设有加强槽; 所述上层鞋底的足曲部设有与限位条位置、数量匹配的第一弹性条,上层鞋底的脚跟部设有与鞋跟柱相匹配的开口,上层鞋底的足曲部与脚跟部之间设有与加强槽相匹配的第二弹性条; 所述下层鞋底前端的翻起部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粘贴固定的下层鞋底、上层鞋底和鞋帮,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均包括前侧的足曲部和后侧的脚跟部;所述下层鞋底足曲部的前端向上翻起,下层鞋底的足曲部上还设有向上凸出的第一弹性柱和限位条,第一弹性柱和限位条数量相等,第一弹性柱沿足曲部的外侧边缘排布,限位条沿足曲部的内侧边缘排布,限位条呈U形状,限位条的开口朝向第一弹性柱;下层鞋底的脚跟部设有向上凸出的鞋跟柱和四根第二弹性柱,鞋跟柱的截面呈圆弧形,鞋跟柱沿脚跟部的后端边缘设置,四根第二弹性柱矩阵排列在鞋跟柱前侧;下层鞋底的足曲部与脚跟部之间还设有加强槽;所述上层鞋底的足曲部设有与限位条位置、数量匹配的第一弹性条,上层鞋底的脚跟部设有与鞋跟柱相匹配的开口,上层鞋底的足曲部与脚跟部之间设有与加强槽相匹配的第二弹性条;所述下层鞋底前端的翻起部与上层鞋底前端粘贴固定,下层鞋底后端的鞋跟柱粘贴固定在上层鞋底后端的开口内;下层鞋底的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的上端面粘贴固定在上层鞋底上,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均为实心弹性柱,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的外侧套设有减震弹力压簧,减震弹力压簧处于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之间;上层鞋底的第一弹性条粘贴固定在限位条与第一弹性柱之间,第二弹性条粘贴固定在加强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民谢学进谢松访
申请(专利权)人:牧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