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果铺放装置以及带有该秧果铺放装置的花生收获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9655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30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秧果铺放装置以及带有该秧果铺放装置的花生收获机,其铺放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铺放装置传动链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上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铺放支架,铺放支架内侧均布固定有铺放条,铺放支架上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轴,该转轴上固定焊接有均布的星盘,铺放装置传动链轮与转轴连接,通过转轴带动固定架两侧的星盘相向转动,即均向斜下、内部翻转,进而实现对秧果的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该铺放装置在单输送链梯或双输送链梯上的应用,可对花生作物自动翻转秧果,节省劳力,便于晾晒作物;解决了花生收获时牵引阻力大、落果多、沙土压果埋秧果、不便晾晒等收获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秧果铺放装置以及带有该秧果铺放装置的花生收获机,其铺放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铺放装置传动链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上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铺放支架,铺放支架内侧均布固定有铺放条,铺放支架上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轴,该转轴上固定焊接有均布的星盘,铺放装置传动链轮与转轴连接,通过转轴带动固定架两侧的星盘相向转动,即均向斜下、内部翻转,进而实现对秧果的翻转;本技术同时提供了该铺放装置在单输送链梯或双输送链梯上的应用,可对花生作物自动翻转秧果,节省劳力,便于晾晒作物;解决了花生收获时牵引阻力大、落果多、沙土压果埋秧果、不便晾晒等收获难题。【专利说明】秧果铺放装置以及带有该秧果铺放装置的花生收获机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针对花生作物收获的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对收获后 的花生秧果进行自动翻转铺放的装置以及带有该秧果铺放装置的花生收获机。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市场对花生需求的增加,经济作物花生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特 别是我国中部地区,花生是多地优选大量种植的秋季作物,但由于花生的果实在根系处,收 获时必须将根系从土地里拔出来,而且要尽量减少落果,致使收获工作比较繁重,十分不 便。长期以来,由于花生种植、收获和加工大都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人工 采摘不干净,弊端多样。在整个花生生产过程中,收获环节用工占全过程的1/3以上,作业 成本占整个花生生产成本的50%以上。因此,发展花生收获机械化,对降低作业成本,提高 作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国内现有的机械设备机身不稳定,存在许多 的技术不足,容易产生禾秧缠车或收获质量差以及牵引机械选择性大,导致动力不足等问 题,有的收获机械的脱土效果不好,掉果多,国内外有大型专用花生收获机,但由于其结构 复杂,价格高,很难为广大农户接受,从而限制了其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目前,市场上也有一种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的花生收获机,其主要是通过铲刀将花 生和泥土掀起,经振动式的输送链梯收拾并向后传送,其过程中通过限深滚对铲刀限深,通 过对辊将土块压碎筛掉,后经铺放篦装置摆放到土地上,但是,现有技术对铲挖起的花生秧 果直接铺放到地,只是简单的将秧果通过拢秧器收拢到地面上,对花生秧果不能翻转,还是 使根茎果实处朝下,茎杆朝上,不利于花生晾晒,而且输送链梯一般只有一个,间隙较大,粘 性土壤还比较适用,但是针对沙质土壤时弊端就比较多,由于沙土比较松散,沙土在链梯前 部已分离下落,导致土壤雍堵在行走轮的前部,而且对下边链梯转动也形成阻力,增加牵引 阻力,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针对花生作物机械式收 获后的秧果进行自动翻转的秧果铺放装置,及带有该秧果铺放装置的花生收获机,解决沙 壤土区域花生收获时牵引阻力大、落果多、沙土压果埋秧果、不便晾晒等收获难题,该装置 同时可以与粘性土壤的花生收获机配套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秧果铺放装置以及带有该秧果铺 放装置的花生收获机。 其中,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秧果铺放装置包括:与花生作物收获机可拆卸式连 接的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铺放装置传动链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上左右两侧对称固 定连接有铺放支架,铺放支架内侧均布固定连接有弯弧杆形铺放条,该铺放条形成铺放篦, 固定后的铺放条相对铺放支架弧形部分朝上,其自由尾端呈斜向下的坡度趋势,也就是铺 放条的自由尾端低于固定端;另外,与铺放支架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与铺放支架通过轴承 连接,转轴可相对铺放支架旋转,转轴上固定焊接有均布的星盘,星盘可随转轴同步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架上设置有铺放装置传动链轮,该铺放装置传动链轮与 星盘的转轴连接,在外部动力传输作用下,铺放装置传动链轮通过转轴带动固定架两侧的 星盘相向转动,即均向斜下、内部翻转,配合铺放条的引导作用,进而实现对秧果的翻转,使 秧果的果实朝上,茎叶朝下。 更详尽地,所述的固定架两边的转轴或者铺放支架相对固定架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为110°?160°,在坚直面上的夹角为110°?160°,也就是呈向上、向外开角的形式。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星盘与铺放条依次交替排列。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星盘或铺放条的数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铺放条的长度大于星盘的外圆直径的1.5倍。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星盘为多边形星状盘。 另外,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该秧果铺放装置的花生收获机包括:机架、齿轮 箱、前输送链梯、后输送链梯、铲刀、限深辊、动力输出带轮、传动V带、动力输入轮,其中,机 架通过悬挂架和牵引架与动力机构连接,机架前端下部设置有限深辊,后端设置有行走轮, 铲刀位于限深辊的后下侧,机架上部前侧设置有齿轮箱,该齿轮箱将动力机构输入的动力 输出,并通过动力输出带轮和传动V带将动力输送给前输送链梯的前输送链梯主动轮和后 输送链梯的后输送链梯主动轮,其特征在于:前输送链梯和后输送链梯均为前低后高的结 构,前输送链梯的前端轮靠近铲刀,后端轮为前输送链梯主动轮,后输送链梯与前输送链梯 为前后衔接形式,其后端轮为后输送链梯主动轮,前输送链梯中相邻连杆之间的间隙小于 后输送链梯中相邻连杆之间的间隙;机架后端通过固定架连接有上述的秧果铺放装置,其 动力输入依次通过齿轮箱、动力输出带轮、动力输入轮、动力输出链轮、铺放装置动力输入 链轮传输到该秧果铺放装置的铺放装置传动链轮上,带动该秧果铺放装置转动。 优选地,前输送链梯中相邻连杆之间的间隙为2(T25mm,后输送链梯中相邻连杆之 间的间隙为55~70mm,这样,沙土土质工况下,铲刀铲起的土在前输送链梯上只有少许落下, 而是大部分将铲刀铲起的土输送到后输送链梯上,再逐步将土分离出去,防止土在前输送 链梯下部堆积,避免土壤堆积造成的牵引阻力,降低能量损耗。后输送链梯间隙较大,土壤 可以漏下,有利于前链梯输送来的秧土在此进行分离。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前输送链梯的上部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碎土辊,该碎土辊可 根据前输送链梯上土块的厚度上下浮动,将铲起的地表板结土块压碎,有利于土秧分离,减 少落果,在保证压碎土块的同时不压坏果实。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铲刀的两侧设置有导向辊,该导向辊通过齿轮箱提供动力转 动,在铲刀将秧果铲出时对花生秧进行分秧,防止花生秧缠绕。 更进一步的,后输送链梯内部设置有振动轮,该振动轮可为三角形或多边形形状, 在后输送链梯向后输送秧果时,该振动轮可抖动链梯内的连杆,使土壤通过连杆的缝隙落 下,更有利于秧土分离。 本技术所述的秧果铺放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星盘与铺放条 的配合,可实现对输送的秧果进行翻转,使秧朝下,果实朝上,便于晾晒;通过该设备在花生 收获机上的进一步应用,解决了传统的花生收获机不能自动将秧果翻转的弊端,通过与双 输送链梯结构的花生收获机的结合,同时解决了沙壤土区域花生收获时牵引阻力大、落果 多、沙土压果埋秧果、不便晾晒等收获难题;该设备同样可应用在粘性土壤区域的花生收获 机上。本技术的设备保证了收获作业的顺畅进行,节省了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秧果铺放装置,包括:与根系作物收获机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架(19),固定架(19)上设置有铺放装置传动链轮(18),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19)上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铺放支架(11),铺放支架(11)内侧均布固定有铺放条(13),铺放支架(11)上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轴(1901),该转轴(1901)上固定焊接有均布的星盘(12),铺放装置传动链轮(18)与转轴(1901)连接,通过转轴(1901)带动固定架(19)两侧的星盘(12)相向转动,即均向斜下、内部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周艳刘春城
申请(专利权)人:正阳县鑫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