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子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缝制翻立领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649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30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缝制翻立领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3),上模板包括上模板左片(1)和上模板右片(2),上模板左片(1)和上模板右片(2)的一端分别连接下模板(3)的两端,在上模板左片(1)上设有一排定位孔(4),在下模板(3)上设有一排用于衣片定位的定位针(5)、定位孔(6)和用于缉线的镂空式通槽(8),镂空式通槽(8)具有的形状,包括一个弧形边缘以及从弧形边缘的两端向远离圆心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在辑线槽的右侧设置有一块压板(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简单,缝制而成的翻立领质量好、弧线流畅、成品率高,从而大大降低了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且提高了服装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缝制翻立领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3),上模板包括上模板左片(1)和上模板右片(2),上模板左片(1)和上模板右片(2)的一端分别连接下模板(3)的两端,在上模板左片(1)上设有一排定位孔(4),在下模板(3)上设有一排用于衣片定位的定位针(5)、定位孔(6)和用于缉线的镂空式通槽(8),镂空式通槽(8)具有的形状,包括一个弧形边缘以及从弧形边缘的两端向远离圆心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在辑线槽的右侧设置有一块压板(7)。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简单,缝制而成的翻立领质量好、弧线流畅、成品率高,从而大大降低了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且提高了服装的品质。【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缝制翻立领的折叠式缝制夹具。 一种用于缝制翻立领的折叠式缝制夹具
技术介绍
这种翻立领款式大方,适用于衬衫和夹克,如果是用徒手制作的话需要分解成几 道工序:底领里、底领面、无纺衬、翻领四层对准,按净粉线缉线,再将底领两头处的缝头修 去,打剪口并沿圆头缉线处翻出。目前,服装加工厂在加工这种翻立领衣片时,都是加工工 人徒手操作缝制程序。这种翻立领辑线曲度技术高、制作难度大,容易出废品,必须要求缝 制工人经验丰富,动作熟练。而作为本技术专利设计的这种组合式夹具生产出来的翻 立领外表左右对称、平服工整、吃量匀均,标准化程度高,缩短了工时的同时也降低对工人 操作的技术要求,减少了废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型后的翻立领尺寸规格、品质 一致的缝制夹具,缝制而成的翻立领衣片质量好、弧线流畅、成品率高,在生产中可提高工 作效率。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缝制翻立领的折叠 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3),所述上模板包括上模板左片(1)和上 模板右片(2),所述上模板左片(1)和所述上模板右片(2)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下模板(3) 的两端,在所述上模板左片(1)上设有一排定位孔(4),在所述下模板(3)上设有一排用于 衣片定位的定位针(5)、定位孔(6)和用于缉线的镂空式通槽(8),所述镂空式通槽(8)具 有1~|的形状,包括一个弧形边缘以及从所述弧形边缘的两端向远离圆心的方向延伸 的两个端部,在辑线槽的右侧设置有一块压板(7),当合上所述上模板左片(1)和所述上模 板右片(2)时,所述压板(7)位于所述上模板右片(2)与所述下模板(3)之间,所述上模板 左片(1)与所述上模板右片(2)之间留有空隙以使所述镂空式通槽(8)露出,并且所述上 模板左片⑴上的所述定位孔⑷与所述下模板(3)上的所述定位孔(6)重合。 根据上述折叠式缝制夹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 的形状均设置为长方形,长宽大小规格相同。 根据上述折叠式缝制夹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 上的定位孔规格、大小均相同。 根据上述折叠式缝制夹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 均为塑料制成。 根据上述折叠式缝制夹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上模板右片(2)具有 与所述镂空式通槽(8)相同的边缘形状,当合上所述上模板右片(2)时,所述上模板右片 (2)的边缘与所述镂空式通槽(8)重合且使所述镂空式通槽(8)的镂空处露出。 根据上述折叠式缝制夹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板(7)具有与所述 镂空式通槽(8)相同的弧形边缘,当合上所述压板(7)和所述上模板右片(2)时,所述压板 (7)和所述上模板右片(2)的弧形边缘与所述镂空式通槽(8)的弧形边缘重合。 根据上述折叠式缝制夹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压板(7)和所述上 模板右片(2)的与所述定位针(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陷口以使所述定位针(5)露出。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简单,降低工人操作难度,生产效率高, 劳动强度低,从而大大降低了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且提高了服装的品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正面折叠示意图 图中:1、上模板左片;2、上模板右片;3、下模板;4、上模板定位孔;5、下模板定位 针;6、下模板定位孔;7、压板;8、下模板镂空式缉线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针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缝制翻立领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 板,所述上模板包括上模板左片1和上模板右片2,上模板左片1和上模板右片2的一端分 别连接下模板的两端(一般用胶布将模板连接在一起即可,若加工的面料有很多层的话, 可以在模板上打孔以方便用锥子固定),上模板左片1上设有一排定位孔4。所述下模板 3上设有一排用于衣片定位的定位针5、定位孔6和用于缉线的镂空式通槽8,镂空式通槽 8具有与缉线走线相对应形状,即L~·/,其包括一个弧形边缘以及从弧形边缘的两端向远 离圆心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在辑线槽的一边(例如右侧)设有一块压板7。定位针和 定位孔都是用于固定多层衣片用的。当合上上模板左片1和上模板右片2时,压板7位于 上模板右片2与下模板3之间,上模板左片1与上模板右片2之间留有空隙以使镂空式通 槽8露出,并且上模板左片1上的定位孔4与下模板3上的定位孔6重合。 另外,优选上模板右片2具有与镂空式通槽8相同的边缘形状,即当合上上模板右 片2时,其边缘与镂空式通槽8重合且使镂空式通槽8的镂空处露出,进一步优选压板7具 有与镂空式通槽8相同的弧形边缘,当合上压板7和上模板右片2时,压板7和上模板右片 2的弧形边缘与镂空式通槽8的弧形边缘重合。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也能够采取不完全重合 的情况,也就是说边缘形状无需完全一致,只要能实现压紧布料的目的,也可以留有一定的 间隙。另外,在压板7和上模板右片2的与定位针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陷口以使定位针 5露出。 另外,当合上上模板左片1和上模板右片2时,所述上模板左片1和上模板右片2 可组合形成与下模板3大致相同的长方形,之所以采用由两块上模板(上模板左片1和上 模板右片2)组合形成上模板的形式,是因为与传统的上下两块模板的夹具相比,能够更好 地进行布料的定位对准调节。 所述上、下模板的形状均为长方形,长宽大小规格相同;上、下模板的定位孔规格、 大小均相同;定位针使用金属材质,固定在模板上;模板选用塑料材质,便于加工和使用, 但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比如木材制成。 使用步骤: 首先将所要缝制的一片底领面料和无纺衬放置在下模板3上,用定位针5固定住, 放下上模板左片1,再把合好的翻领放置好,合上下模板压板7,然后把另一片底领面料放 置好,合上上模板右片2,利用定位针5、定位孔固定好多层衣片,然后沿着镂空轨道通槽辑 线。【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缝制翻立领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3), 所述上模板包括上模板左片(1)和上模板右片(2),所述上模板左片(1)和所述上模板右 片(2)的一端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缝制翻立领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3),所述上模板包括上模板左片(1)和上模板右片(2),所述上模板左片(1)和所述上模板右片(2)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下模板(3)的两端,在所述上模板左片(1)上设有一排定位孔(4),在所述下模板(3)上设有一排用于衣片定位的定位针(5)、定位孔(6)和用于缉线的镂空式通槽(8),所述镂空式通槽(8)具有的形状,包括一个弧形边缘以及从所述弧形边缘的两端向远离圆心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在辑线槽的右侧设置有一块压板(7),当合上所述上模板左片(1)和所述上模板右片(2)时,所述压板(7)位于所述上模板右片(2)与所述下模板(3)之间,所述上模板左片(1)与所述上模板右片(2)之间留有空隙以使所述镂空式通槽(8)露出,并且所述上模板左片(1)上的所述定位孔(4)与所述下模板(3)上的所述定位孔(6)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子璇盛楠谢保卫
申请(专利权)人:谢子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