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校搏专利>正文

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的前臂固定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514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30 01:11
一种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的前臂固定保护套,包括:手背面咬合片,其上设置有手指固定带和腕部固定带,该手指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一硬性结构,该腕部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二硬性结构和第一胶质半圆柱状突起结构,该手背面咬合片与前臂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胶质半圆柱状突起结构;以及手心面咬合片,其与所述手背面咬合片咬合在一起。该保护套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固定被监测前臂的食指、中指根部及腕部,防止手掌颤动及腕部活动对监测的影响,并且全面保护前臂不受外界挤压,给拇指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维持监测温度,以及可以通过第一及第二胶质半圆柱状突起结构增加对腕部摩擦防止前臂旋转而保证监测成功,最终降低肌松残留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的前臂固定保护套,包括:手背面咬合片,其上设置有手指固定带和腕部固定带,该手指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一硬性结构,该腕部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二硬性结构和第一胶质半圆柱状突起结构,该手背面咬合片与前臂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胶质半圆柱状突起结构;以及手心面咬合片,其与所述手背面咬合片咬合在一起。该保护套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固定被监测前臂的食指、中指根部及腕部,防止手掌颤动及腕部活动对监测的影响,并且全面保护前臂不受外界挤压,给拇指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维持监测温度,以及可以通过第一及第二胶质半圆柱状突起结构增加对腕部摩擦防止前臂旋转而保证监测成功,最终降低肌松残留风险。【专利说明】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的前臂固定保护套
本技术属于一种医疗辅助器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 内收肌收缩力的前臂固定保护套。
技术介绍
肌松药的应用在对患者的全身麻醉过程中较为广泛,该药物的主要功能是使患者 肌肉丧失收缩力,从而便于对患者在术中的机械通气以及外科医生的操作。在对患者肌肉 松弛度要求较高的手术中,如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间灭术等,麻醉大夫可能会根据外科大 夫需要而给患者大量的肌松药,但此时也会增加患者苏醒时肌松药残留而导致的无力自主 呼吸、憋气,甚至窒息等风险。为此,麻醉大夫采用肌松监测技术来评价患者肌力恢复的情 况。肌松监测技术多采用刺激尺神经,通过监测拇指加速度来评价拇内收肌收缩力,进而衡 量患者肌力水平。常用的设备如TOF-watch肌松监测仪,采用强直刺激后四个成串刺激,测 得第一次到第四次的肌肉收缩力(TW1、TW2、TW3及TW4),评价第一次刺激肌肉收缩力(TW1) 及第四次比第一次肌肉收缩力的比值(TOF = TW4/TW1)。 在监测过程总需要保证被监测前臂不受任何干扰,前臂位置恒定,前臂温度持续 大于32. 0摄氏度。 但在很多手术中,往往由于外科大夫需要站在患者身旁而无法将患者前臂外展进 行肌松监测,或是由于患者需要采用俯卧位等体位而无法进行监测,亦或是由于外展手臂 无法保证监测温度大于32. 0摄氏度等原因,从而局限了肌松监测技术的应用。 鉴于如上原因,有必要研究一种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的前臂固定 保护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至少一个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技术,并且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的前臂固定保护套。该前臂固定保护套在肌 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时保护前臂,从而使肌松监测技术适用于更多的手术种类以 及患者体位,降低肌松残余及其并发症。 具体地,一种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的前臂固定保护套,其特征在 于所述前臂固定保护套为容纳手掌和腕部的固定保护套,该前臂固定保护套包括:手背面 咬合片,其上设置有手指固定带和腕部固定带,该手指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一硬性结构,该腕 部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二硬性结构和第一胶质半圆柱状突起结构,该手背面咬合片与前臂接 触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胶质半圆柱状突起结构;以及手心面咬合片,其与所述手背面咬合 片咬合在一起。 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述手指固定带为弹性手指固定带,所述腕部固定带 为弹性腕部固定带。 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述手指固定带和腕部固定带的末端均粘接在所述手 背面咬合片的不与前臂接触的一侧上。 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述手指固定带的始端的位置靠近手指根部。 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述手背面咬合片边缘向内侧翻折,手心面咬合片的 边缘覆盖手背面咬合片的所述翻折处。 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述手心面咬合片的拇指侧翻折起来形成拱形结构。 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述手指固定带为食指和中指固定带。 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述前臂固定保护套的边缘为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保护套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固定被监测前臂的食指、中指根部及腕部,防止 手掌颤动及腕部活动对监测的影响,并且全面保护前臂不受外界挤压,给拇指留出足够的 活动空间,维持监测温度,以及可以通过第一及第二胶质半圆柱状突起结构增加对腕部摩 擦防止前臂旋转而保证监测成功,最终降低肌松残留风险。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的前 臂固定保护套的手背面咬合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的前 臂固定保护套的手心面咬合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的前 臂固定保护套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表示手指固定带;2表示A、B片(即手背面咬合片、手心面咬合片)连接 处;3表示手指固定带末端粘合处;4表示A片(即手背面咬合片)翻折处;5表示腕部固定 带胶质板;6表示胶质半圆柱样突起结构;7表示A片翻折处;8表示腕部固定带;9表示腕 部固定带末端粘合结构;10表示A、B片连接处;11表示手指固定带上胶质硬性板子;12表 示手指固定带;13表示肌松监测仪的拇指及食指卡套部件及中间的连接杆;14表示腕部固 定带及固定带上胶质硬性板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这里的具体 实施方式在于详细地说明本技术,而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3,其中示出了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 收缩力的前臂固定保护套。该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的前臂固定保护套为容 纳手掌和腕部的固定保护套。该前臂固定保护套包括:手背面咬合片,其上设置有手指固定 带和腕部固定带,该手指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一硬性结构,该腕部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二硬性 结构和第一胶质半圆柱状突起结构,该手背面咬合片与前臂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胶质 半圆柱状突起结构;以及手心面咬合片,其与所述手背面咬合片咬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手指固定带为弹性手指固定带,所述腕部固定带为弹性腕部固定带。 优选地,所述手指固定带和腕部固定带的末端均粘接在所述手背面咬合片的不与 前臂接触的一侧上。 优选地,所述手指固定带的始端的位置靠近手指根部。 优选地,所述手背面咬合片边缘向内侧翻折,手心面咬合片的边缘覆盖手背面咬 合片的所述翻折处。 优选地,所述手心面咬合片的拇指侧翻折起来形成拱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手指固定带为食指和中指固定带。 优选地,所述前臂固定保护套的边缘为圆弧形。 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由A片和B片咬合而成,对用于肌松监测的前臂进行 有效固定及保护。监测过程中不需要将监测手臂外展,不影响外科大夫的手术操作,可以 避免因手臂旋转而导致的数据不稳定,可以保持前臂温度,并且可以满足仰卧位、膀胱截石 位、侧卧位及俯卧位手术的要求。 同时,通过本技术对监测前臂的保护全面,不仅可以保证四个连续刺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肌松监测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力的前臂固定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固定保护套为容纳手掌和腕部的固定保护套,该前臂固定保护套包括:手背面咬合片,其上设置有手指固定带和腕部固定带,该手指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一硬性结构,该腕部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二硬性结构和第一胶质半圆柱状突起结构,该手背面咬合片与前臂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胶质半圆柱状突起结构;以及手心面咬合片,其与所述手背面咬合片咬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校搏赵晶黄宇光裴丽坚李虹
申请(专利权)人:校搏黄宇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