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逃生座椅的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346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其包括:底板;顶板,其用于安装座椅;该顶板通过四个连杆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四个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底板及该顶板,以使该顶板能够前后摆动;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与顶板连接,且该弹簧沿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倾斜设置;限位块,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连杆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杆靠合于该限位块;以及支撑柱,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其上端与所述顶板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该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板之间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杆和弹簧的配合来实现顶板的向前平移和向后复位,在紧急情况下为驾驶员创造出空间,以争取逃生机会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其包括:底板;顶板,其用于安装座椅;该顶板通过四个连杆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四个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底板及该顶板,以使该顶板能够前后摆动;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与顶板连接,且该弹簧沿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倾斜设置;限位块,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连杆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杆靠合于该限位块;以及支撑柱,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其上端与所述顶板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该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板之间留有空隙。本技术通过连杆和弹簧的配合来实现顶板的向前平移和向后复位,在紧急情况下为驾驶员创造出空间,以争取逃生机会和时间。【专利说明】逃生座椅的底座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安全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运输车辆类的交通事故频发,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 于大型货车、大型客车、高速机车等驾驶室的座椅通常离车辆控制台太近,造成座椅与控制 台之间可供活动的空间很小,且大多数大型运输车辆的驾驶员的座椅是不能移动的,也有 少数座椅采用转动模式,但是转动模式的设计结构复杂,转动不稳定,并不能有效地让出活 动空间,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现有驾驶员的座椅容易导致驾驶员不能快速和顺利离开座椅, 以至于使驾驶员无法及时逃离驾驶室或者采取紧急操作,从而延误逃生时间和机会。 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 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 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从而克服因现有的驾驶员的座 椅与控制台之间可供活动的空间过小而影响驾驶员逃生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其中,包括:底板;顶 板,其用于安装座椅;该顶板通过四个连杆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四个连杆的上下两端分 别铰接于该顶板及所述底板,以使该顶板能够前后摆动;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与顶 板连接,且该弹簧沿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倾斜设置;限位块,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 所述连杆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杆靠合于该限位块;以及支撑柱,其设 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其上端与所述顶板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该支撑柱的上端 与所述顶板之间留有空隙。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沿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四根所述弹 簧。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向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的后下方倾斜。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块为两个,且该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连 杆对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柱与一调整机构连接,该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 述支撑柱的高度,以控制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板之间的 距离。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转动轴,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架设 于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齿轮,其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支撑柱为与该齿轮啮合 的齿条轴;以及一用于操纵所述转动轴转动的操纵机构。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为两个,所述支撑柱为两个且分别对应地与该 两个齿轮啮合。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与支撑柱容纳于防护套筒内,且所述支撑柱的 上端延伸出该防护套筒的上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操纵机构包括:一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的 转动手柄以及一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以防止所述转动轴逆转的棘轮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连杆和弹簧的相互配合,实现顶板的向前平移与向后复位,通过人体的重 力来实现座椅的向前平移,并通过弹簧的弹性势能的释放来实现座椅的复位。在驾驶员坐 在座椅上时,顶板驱动座椅向控制台方向平移以便于驾驶员操作,在驾驶员离开座椅后,顶 板在弹簧的作用下驱动座椅向后复位,以为驾驶员创造出空间,在紧急情况下使驾驶员有 足够的空间来争取逃生的时间和机会;且弹簧已具有减震功能,无需另外设计减震机构。 2、本技术通过调整支撑柱的高低来控制支撑柱上端与顶板的距离,可使驾驶 员根据个人要求来自由地调节坐下后座椅的平面高度,增加了驾驶员操作时的舒适性,体 现了座椅人性化的设计。 3、本技术通过棘轮机构防止转动轴的逆转,从而限制了支撑柱在受到外力作 用时的下降,使座椅保持稳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逃生座椅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图1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齿轮与支撑柱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棘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顶板,2-连杆,3-弹簧,4-底板,5-限位块,6-防护套筒,7-转动轴,8-齿轮, 9-支撑柱,10-操纵手柄,II-棘轮,12-棘爪,13-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 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 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其包 括:顶板1、底板4、连杆2、弹簧3、限位块5以及支撑柱9,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4 固定设置于驾驶室上。顶板1用于安装座椅,且顶板1通过四个连杆2与底板4连接,四个 连杆2沿矩形四角对称分布于顶板1与底板4之间,且每个连杆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 1及底板4铰接,顶板1通过连杆2可沿绕着底板4朝驾驶室的控制台方向前后摆动。弹 簧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1和底板4连接,且弹簧3沿顶板1的摆动方向倾斜地设置,以 用于使顶板1复位。优选地,如图1所示,弹簧3为四根,沿顶板1摆动方向的两侧各并列 设置有两根弹簧3,且两侧的弹簧3对称分布。进一步地,每根弹簧3沿顶板1的摆动方向 的后下方倾斜,且弹簧3处于拉伸状态。由于弹簧3已具有减震功能,故无需另外设计减震 机构。限位块5固定设置于底板4上,且其与连杆2对应,当顶板1位于初始状态时,顶板 1位于底板4的正上方,连杆2垂直于顶板1和底板4或连杆2向前倾斜一角度,此时,由 于弹簧3处于拉伸状态,故在弹簧3向后拉顶板1的作用下,连杆2的后侧靠合在限位块5 上,以使顶板1能够稳定地位于底板4的正上方。优选地,限位块5为两个,且分别对应设 置于沿顶板1摆动方向的前侧的两个连杆2的下端后侧。支撑柱9设置于底板4上,其上 端与顶板1下端面对应,且当顶板1位于初始状态时,支撑柱9的上端与顶板1的下端面之 间留有空隙,当驾驶员坐在座椅上后,在人体的重力作用下,顶板1随着连杆2向前摆动,以 靠近控制台,且最终顶板1的下端面与支撑柱9的上端接触,从而使座椅稳定在合适的位置 以方便驾驶员操作,同时,由于顶板1向前摆动,弹簧3被进一步拉伸。当驾驶员离开座椅 时,顶板1在弹簧3的作用下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板,其用于安装座椅;该顶板通过四个连杆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四个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该顶板及所述底板,以使该顶板能够前后摆动;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与顶板连接,且该弹簧沿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倾斜设置;限位块,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连杆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杆靠合于该限位块;以及支撑柱,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其上端与所述顶板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该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板之间留有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宝郭炳磊尹志新赵静陈继照吴晓波覃正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