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155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包括表身、位于所述表身上的表带以及位于所述表带上的麦克风和听筒,所述表身设有用以接收或发射通讯信号的电话通讯模块,所述听筒位于表带的一端,所述麦克风位于表带另一端。如此可有效地解决智能手表接打电话时,需额外携带蓝牙耳机或者将手举的太高容易疲累的问题,提高智能手表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包括表身、位于所述表身上的表带以及位于所述表带上的麦克风和听筒,所述表身设有用以接收或发射通讯信号的电话通讯模块,所述听筒位于表带的一端,所述麦克风位于表带另一端。如此可有效地解决智能手表接打电话时,需额外携带蓝牙耳机或者将手举的太高容易疲累的问题,提高智能手表的实用性。【专利说明】一种智能手表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手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手表的概念已经逐渐被大众做接受,且各大国际厂商也在竞相研发并有 作为重点产品推出之势,或许将来能和Iphone4 -样引发智能终端的一场革命。但智能手 表由于外形限制,接打电话十分不便: 1、界面较小,麦克风与听筒太近,和人耳与嘴的位置不符。 2、手抬的过1?,容易疲累。 如图1所示,为目前市面上一款智能手表01产品,所述智能手表01包括智能手表 本体014。所述智能手表本体014上设有手表屏幕011。所述手表屏幕011顶端为听筒012 位置,底端为麦克风013位置。当接打电话时,需要将手抬到耳朵的位置,手抬的过高,容易 疲累,另外由于手表屏幕011界面较小,麦克风013与听筒012太近,和人耳与嘴的位置不 符,在电话通讯时清晰度收到影响。 如图2所示,为了解决图1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解决方案是将听筒 012和麦克风013部分与智能手表本体014分离,用外置的蓝牙耳机02进行通话。但存在 以下问题,首先是蓝牙耳机02需要额外携带,容易丢失,其次是蓝牙耳机02不能和智能手 表本体014融为一体,影响便携性和美观度。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智能手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其用以解决智能手表 在用作电话时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手表,包括包括表身、 位于所述表身上的表带以及位于所述表带上的麦克风和听筒,所述表身包括用以接收或发 射通讯信号的电话通讯模块所述听筒位于表带的一端,所述麦克风位于表带另一端。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带包括位于表身上端的第一表带、位于表 身下端的第二表带以及位于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之间的用以使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相互 连接的连接处。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听筒设置于第一表带上,所述麦克风设置于 第二表带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听筒设置于第二表带上,所述麦克风设置于 第一表带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带连接处设有易卸接口。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易卸接口为磁性接口、可弹出接口或挖开式 接口。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听筒、麦克风和电话通讯模块之间为无线通 讯。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通讯为蓝牙或Wifi模块通讯。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听筒、麦克风和电话通讯模块之间为有线通 讯,所述有线通讯为从电话通讯模块经过表带引线至听筒和麦克风。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身设有用以显示通信状态或操作界面的显 示屏以及用以对所述电话通讯模块或显示屏进行设置的操作按钮。 本技术一种智能手表通过在表带的一端设置听筒,另一端设置麦克风,使智 能手表接打电话时无需额外携带蓝牙耳机或者将手举的太高,从而解决智能手表电话通讯 不便的问题,提高智能手表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所用到的蓝牙耳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智能手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3所示,本技术所保护的智能手表100包括表身10、位于表身10两 端的表带11以及设置于所述表带11上的听筒115和麦克风116。 所述表身10设有用以接收或发射电话通讯信号的电话通讯模块(未图示)、用以 显示通信状态或操作界面的显示屏101以及用以对电话通讯模块或显示屏101进行设置的 操作按钮102。 所述表带11包括位于表身10 -端的第一表带111、位于表身10另一端的第二表 带112以及位于第一表带111和第二表带112之间的用以使第一表带111和第二表带112 相互连接的连接处113。如此设置,所述智能手表100可从连接处113断开,从而使所述智 能手表100具有足够长的长度同时贴近人脸耳朵和嘴的位置。以表身10操作界面即本实 施方案中的显示屏101的上下方位为基准,所述第一表带111位于显示屏101上端,第二表 带112位于显示屏101下端。 本技术将听筒115设置在表带11的一端,麦克风116设置在表带11的另一 端。如此设置,使所述听筒115可以与人脸耳朵位置靠近,同时所述麦克风116可以与人脸 嘴巴位置靠近。接打电话时,整个表带11和表身10放在人脸处,且表带11本身可带有弯 折的特性,在接打电话时可更加紧凑的贴近在人的脸部,这样通话更加清晰。在本实施方式 中,所述听筒115设置于第一表带111上并距离表身10 -段距离,所述麦克风116设置于 第二表带112上并远离表身10 -段距离。如此设置,在需要接打电话时,无需将所述智能 手表100进行上下位置翻转再放在人脸处从而方便用户使用,且使麦克风116到听筒115 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适应人脸耳朵到嘴巴的距离。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听筒115还可 设置于第二表带112上,所述麦克风116设置于第一表带111上,如此设置可以满足其他功 能性需求或具有特殊使用习惯的人群的需求。 优选的,为了使智能手表100更容易从手腕上摘下,所述连接处113设有易卸接口 114。需要接打电话时,直接或较容易、快速地断开表带11的连接处113即可,如此设置,相 对于卡扣式的表带11会更加方便。具体的,请参考图3所示,所述易卸接口 114可以为磁 性接口,所述磁性接口一部分设于第一表带111上,一部分设于第二表带112上,智能手表 100在佩戴过程中,所述第一表带111和第二表带112上的磁性接口相互吸附搭合在一起防 止智能手表100佩戴过程中发生掉落;当需要接打电话时,直接掰开磁性接口即可将智能 手表100卸下进行电话通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易卸接口 114还可以是可弹出接口 (未图示)、挖开式接口(未图示)或其他快速且容易拆卸的接口。所述可弹出接口指用户 通过按压按钮或按压可弹出接口本身使得所述易卸接口 114上的卡钩、卡槽等扣合结构相 互脱离从而快速容易地卸下所述智能手表100。所述挖开式接口指用户通过挖开某一部件 使易卸接口 114本身相互脱离从而快速容易地卸下所述智能手表100。 所述听筒115、麦克风116和表身10的电话通讯模块之间可以为无线通讯。具体 的,听筒115、麦克风116和表身10的电话通讯模块三者或任意两者之间可以用蓝牙、wifi 或其他无线模块通讯。 所述听筒115、麦克风116和表身10的电话通讯模块之间可以为有线通讯。具体 的,可从表身10的电话通讯模块通过表带11引线至听筒1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手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表(100)包括表身(10)、位于所述表身(10)上的表带(11)以及位于所述表带(11)上的麦克风(116)和听筒(115),所述表身(10)包括用以接收或发射通讯信号的电话通讯模块,所述听筒(115)位于表带(11)的一端,所述麦克风(116)位于表带(11)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魏朝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