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易撕线的站立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007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易撕线的站立袋,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复合膜、第二复合膜、底膜,由外到内所述第一复合膜、第二复合膜、底膜均依次设有承印层、阻隔层、热封层,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的侧壁上设有连接部及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上设有至少一条易撕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通过连接部将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固定连接,并通过调节底膜在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内的宽度来使本体能站立固定放置,将第一复合膜、第二复合膜、底膜分别设置成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承印层、阻隔层、热封层,密封性能好,阻隔效果好,外表面具有一定的挺度,通过连接凸台上的易撕线控制本体的打开,提高了包装的方便性能,保证了本体易撕开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易撕线的站立袋,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复合膜、第二复合膜、底膜,由外到内所述第一复合膜、第二复合膜、底膜均依次设有承印层、阻隔层、热封层,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的侧壁上设有连接部及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上设有至少一条易撕线;本技术的优点:通过连接部将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固定连接,并通过调节底膜在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内的宽度来使本体能站立固定放置,将第一复合膜、第二复合膜、底膜分别设置成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承印层、阻隔层、热封层,密封性能好,阻隔效果好,外表面具有一定的挺度,通过连接凸台上的易撕线控制本体的打开,提高了包装的方便性能,保证了本体易撕开的优点。【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易撕线的站立袋。 一种带易撕线的站立袋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复合膜与复合袋,材质多种多样,但无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复合膜材质是 可以撕开的,如纸/AL/聚乙烯、纸/聚乙烯、AL/聚乙烯等;另外一类复合膜材质是不能撕 开的,需要打上专门的撕裂口或者用剪刀剪开才行,如双向拉伸聚酯/AL/聚乙烯、双向拉 伸聚丙烯/AL/流延聚丙烯、双向拉伸聚酰胺/聚乙烯等,如果沿着撕裂口撕开,撕开的路线 很难控制,用剪刀剪开则必须带上剪刀才能操作,不是很方便。对于第一类可以撕开的复合 膜,要求每层的材质都是可以撕开的,如纸、AL或聚乙烯等,但是这类材料有各自的特点,如 纸与AL因为不透明只能表印,油墨需暴漏在外表面,而聚乙烯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双向拉 伸过的聚酯、聚丙烯以及聚酰胺等材料因为在加工过程中经过拉伸取向,薄膜分子排布变 得有序,从而薄膜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不能被撕开,但该类薄膜具备良好的印刷性能,广 泛用于复合包装材料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复合膜存在不易被撕开等缺陷,从而提供一 种带易撕线的站立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易撕线 的站立袋,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复合膜、粘合在第一复合膜上的第二复合膜,所述 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之间形成本体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底端设有将放置腔密封在 本体上的可折叠的底膜,所述底膜使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之间形成将本体能站立放置 的可伸缩的站立部,由外到内所述第一复合膜、第二复合膜、底膜均依次设有承印层、阻隔 层、热封层,所述底膜的一端与第一复合膜相连,所述底膜的另一端与第二复合膜相连,所 述底膜的中部设有可折叠设置的折叠部,所述底膜的在本体上的纵截面为圆弧形,第一复 合膜和第二复合膜的侧壁上设有便于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进行封边的连接部,所述连 接部的顶端设有便于本体密封或打开的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的两端与本体之间设有圆 弧形倒角,所述连接凸台的中部设有至少一条便于承印层和阻隔层分离的易撕线,所述连 接凸台的坚直轴线与本体的坚直轴线之间成30°角设置,所述本体的顶端设有向下倾斜的 倾斜部。 优选的,所述承印层和热封层均通过胶黏层固定连接在阻隔层上,所述承印层的 厚度为11?13mm,所述胶黏层的厚度为1. 5?2. 5mm,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为11. 2?12. 8mm, 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80?100_,胶黏层粘合效果好,连接可靠,不利于分离,当胶黏层的 厚度小于1. 5mm时,粘合效果差,易分离,当胶黏层的厚度大于2. 5mm时,提高了本体的整体 厚度,不利于加工,当承印层的厚度小于11mm时,不利于印刷层的粘合,阻隔效果差,整体 的挺度低,当承印层的厚度大于13_时,整体的生产成本高,不利于生产,当阻隔层的厚度 小于11. 2mm时,阻隔效果差,当阻隔层的厚度大于12. 8mm时,不利于粘合,当热封层的厚度 小于80mm时,热封效果差,当热封层的厚度大于100mm时,生产成本高。 优选的,在底膜下方的所述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上均设有至少两条与本体坚 直轴线平行设置的条形孔,条形孔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底膜的收卷折叠,使用效果好,结 构简单。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为4. 6?5. 2mm,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圆弧形倒角,所述 圆弧形倒角所对应的圆弧半径长度等于连接部的宽度,保证了本体的粘合效果,减少了第 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的分离,连接可靠,圆弧形倒角的设置,有效的减少了粘合时强度, 减少了分离现象,当连接部的宽度小于4. 6mm时,连接不可靠,易脱离,不利于粘合,当连接 部的宽度大于5. 2mm时,在相同的容积下本体的整体体积,提高了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底膜的底端到第一复合膜底端的间隙为5?10mm,便于本体的站立, 站立效果好,保证了稳定性,当底膜的的底端到第一复合膜底端的间隙小于5mm时,本体的 站立效果差,易损坏,当底膜的的底端到第一复合膜底端的间隙大于l〇mm时,在保证相同 的容积下本体的整体使用成本高,站立效果差。 优选的,所述承印层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层印刷层,所述印刷层上设有若干个标示 语,所述印刷层的厚度为2?3mm,能适应不同行业的保证使用,如在食品、化妆品等日常 产品的使用,还是在医疗器械、电子产品,实用性能高,印刷效果好,标示语的设置能很好的 提醒人们进行选择及放置,可靠性能好,当印刷层的厚度小于2_时,印刷层易损坏,从而 不利于人们观看,当印刷层的厚度大于3_时,印刷层不利于印刷,印刷所需要的涂料成本 商。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通过连接部将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固定连接, 并将底膜固定连接在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的底端使其形成放置腔,并通过调节底膜在 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内的宽度来使本体能站立固定放置,调节效果好,将底膜的中部 设置成可折叠设置的折叠部,便于回收及打开,实用性能好,将第一复合膜、第二复合膜、底 膜分别设置成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承印层、阻隔层、热封层,保证了本体内的密封性能,阻隔 效果好,外表面具有一定的挺度,不易损坏,通过连接凸台上的易撕线控制本体的打开,提 高了包装的方便性能,保证了本体易撕开的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易撕线的站立袋的半剖视图; 图2为本技术第一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易撕线的站立袋,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复合 膜2、粘合在第一复合膜2上的第二复合膜3,所述第一复合膜2和第二复合膜3之间形成本 体1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底端设有将放置腔密封在本体1上的可折叠的底膜4,所述底 膜使第一复合膜2和第二复合膜3之间形成将本体1能站立放置的可伸缩的站立部,由外 到内所述第一复合膜2、第二复合膜3、底膜4均依次设有承印层11、阻隔层12、热封层13, 所述承印层1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阻隔层12为聚酯镀铝膜,所述热封层13为 聚乙烯,所述底膜的一端与第一复合膜2相连,所述底膜4的另一端与第二复合膜3相连, 所述底膜的中部设有可折叠设置的折叠部,所述底膜4的在本体1上的纵截面为圆弧形,第 一复合膜2和第二复合膜3的侧壁上设有便于第一复合膜2和第二复合膜3进行封边的连 接部5,所述连接部5的顶端设有便于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易撕线的站立袋,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复合膜(2)、粘合在第一复合膜(2)上的第二复合膜(3),所述第一复合膜(2)和第二复合膜(3)之间形成本体(1)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底端设有将放置腔密封在本体(1)上的可折叠的底膜(4),所述底膜(4)使第一复合膜(2)和第二复合膜(3)之间形成将本体能站立放置的可伸缩的站立部,由外到内所述第一复合膜(2)、第二复合膜(3)、底膜(4)均依次设有承印层(11)、阻隔层(12)、热封层(13),所述底膜(4)的一端与第一复合膜(2)相连,所述底膜(4)的另一端与第二复合膜(3)相连,所述底膜(4)的中部设有可折叠设置的折叠部,所述底膜(4)的在本体(1)上的纵截面为圆弧形,第一复合膜(2)和第二复合膜(3)的侧壁上设有便于第一复合膜(2)和第二复合膜(3)进行封边的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的顶端设有便于本体(1)密封或打开的连接凸台(6),所述连接凸台(6)的两端与本体(1)之间设有圆弧形倒角(9),所述连接凸台(6)的中部设有至少一条便于承印层(11)和阻隔层(12)分离的易撕线(8),所述连接凸台(6)的竖直轴线与本体(1)的竖直轴线之间成30°角设置,所述本体(1)的顶端设有向下倾斜的倾斜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途卿前仲杨波周严强
申请(专利权)人:金石包装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