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及其腔体声道结构,用于将声音通过该腔体声道结构时产生共振进行放大并输出,其包括:原始声音进口、声音共振的声道通路及放大后声音出口,所述声道通路的内径由该原始声音进口向放大后声音出口依次递增,且所述声道通路的本体可进行弯曲盘旋;解决了现有环保音响声音放大分贝不够以及声音放大失真等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外置音响及扩音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及其腔体声道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机外置音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连接手机用的蓝牙音响;2)通过手机数据接口连接到音响设备;3)利用声音通过特定的腔体结构,使声音在腔体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放大声音的效果,俗称环保音响。前两种都需要通过放大电路由喇叭完成声音的输出,此两种形式都需要利用电能才能完成,第三种虽然不需电能也能完成声音的放大,但目前此种结构的手机音响虽然环保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1)声音放大分贝不够;2)声音放大后失真严重。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及其腔体声道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环保音响声音放大分贝不够以及声音放大失真等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腔体声道结构,用于将声音通过该腔体声道结构时产生共振进行放大并输出,其包括:原始声音进口、声音共振的声道通路及放大后声音出口,所述声道通路的内径由该原始声音进口向放大后声音出口依次递增,且所述声道通路的本体可进行弯曲盘旋。所述的腔体声道结构,其中,所述声道通路的横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所述的腔体声道结构,其中,所述声道通路的长度范围为220~500mm,所述声道通路的管壁厚度范围为1~3mm,所述原始声音进口的内径范围为3~10mm,所述放大后声音出口的内径范围为28~80mm。 所述的腔体声道结构,其中,所述原始声音进口上套接有进口嘴; 所述放大后声音出口上设置有喇叭嘴,所述喇叭嘴与所述放大后声音出口平滑过渡的衔接在一起。一种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包括壳体,还包括盘旋在所述壳体内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腔体声道结构。 所述的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其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凹槽,用于放置手机,以使所述手机的喇叭与所述原始声音进口相连接,所述原始声音进口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相持平。 所述的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其中,所述凹槽内侧壁及底面设置有隔音结构。 所述的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其中,所述隔音结构为隔音棉、EVA或硅胶。 所述的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其中,所述声道通路弯曲盘旋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声道通路的弯曲处竖向截面为弧形的内壁面设置为截面水平的内壁面,以减小所述声道通路的弯曲处的接触面积而加速空气流动。 本技术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及其腔体声道结构,通过特定设计的腔体声道结构,将手机喇叭输出的声音经过该腔体声道结构共振放大处理,使放大后的声音音量最大达到80~90分贝,同时,也能使放大后的声音真实还原手机喇叭输出的音质,让普通听众很难听出有失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腔体声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腔体声道结构的展开图;图3是本技术腔体声道结构中圆形声道通路的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腔体声道结构中椭圆形声道通路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腔体声道结构中长方形声道通路的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的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腔体声道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及其腔体声道结构,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请参见图1,图1是本技术腔体声道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所述腔体声道结构,用于将声音通过该腔体声道结构时产生共振进行放大并输出,也就是说,手机喇叭输出的声音经过该腔体声道结构进行共振后,该声音就被放大,放大后的声音音量能够最大达到80~90分贝,同时由于特殊结构的设计,也能保持手机喇叭输出的声音的原始音质。 结合图2所示,图2是本技术腔体声道结构的展开图,该腔体声道结构包括: 原始声音进口110,手机喇叭输出的声音则是从该处输入进行放大处理。声音共振的声道通路120,用以形成该声音能够进行共振的特殊结构,该声道通路120的本体可进行弯曲盘旋,也就是说,根据音响壳体的尺寸要求,声道通路120的本体可以弯曲成任何形状,且在弯曲处圆滑过渡,以便于空气的迅速流通。同时,也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在声道通路的轴向及径向任意分段,再把分段后的各部件组合成声道通路。 放大后声音出口130,共振放大处理后的声音则由此处输出。 具体地,该声道通路120的内径由该原始声音进口110向放大后声音出口130依次递增。即声道通路120自入口到出口其孔径依次变大。正是由于此种结构,经过该声道通路120的声音才会形成共振而放大。其中,该声道通路120优选的材质为金属、塑胶及木质等材料。 结合图3、图4及图5所示,该声道通路120相应的可以设置为横向截面为圆形121、椭圆形122或长方形123的声道通路。 相应地,该声道通路120的长度范围为220~500mm,声道通路120的管壁厚度范围为1~3mm,该原始声音进口110的内径范围为3~10mm,该放大后声音出口130的内径范围为28~80mm。 如图1所示,该原始声音进口110上可设置进口嘴111,所述进口嘴111与所述原始声音进口110可通过套接的方式衔接在一起,在进口嘴111与原始声音进口110在过渡配合,原始声音进口110优选的内径为6mm,当然进口嘴111也可以不设置,仅有原始声音进口110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进一步地,该放大后声音出口130上设置有喇叭嘴131,所述喇叭嘴131与所述放大后声音出口110平滑过渡的衔接在一起。 基于上述腔体声道结构的实施例,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的实施例。 如图6所示,图6是本技术环保型手机外置音响的剖面图,所述环保型外置音响,其包括: 壳体200,以及设置在该壳体200内的腔体声道结构100。具体地,在壳体200的顶部设置有凹槽210,用于放置手机300,以使手机的喇叭与原始声音进口110相连接,而该原始声音进口110与凹槽210的底面相持平,以便于手机放入凹槽210后,手机喇叭刚好对准该原始声音进口110,形成对接。 为进一步达到手机喇叭与原始声音进口110直接的接通效果,可以在凹槽210内侧壁及底面设置相应的隔音结构211。优选的隔音结构有隔音棉、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硅胶。 声道通路120固定盘旋在音响壳体200内,并且使原始声音进口110与放置手机的凹槽210底面平齐,隔音棉/EVA或硅胶粘贴在凹槽210的四个侧面及底面上。将手机300放置在凹槽210内进行播放音乐,使手机喇叭对准原始声音进口110(装配进口嘴时为进口嘴111),手机喇叭声音通过声道通路120时产生共振放大并由放大后声音出口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腔体声道结构,用于将声音通过该腔体声道结构时产生共振进行放大并输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原始声音进口、声音共振的声道通路及放大后声音出口,所述声道通路的内径由该原始声音进口向放大后声音出口依次递增,且所述声道通路的本体可进行弯曲盘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体声道结构,用于将声音通过该腔体声道结构时产生共振进行放大并输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原始声音进口、声音共振的声道通路及放大后声音出口,所述声道通路的内径由该原始声音进口向放大后声音出口依次递增,且所述声道通路的本体可进行弯曲盘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声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道通路的横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声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道通路的长度范围为220~500mm,所述声道通路的管壁厚度范围为1~3mm,所述原始声音进口的内径范围为3~10mm,所述放大后声音出口的内径范围为28~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声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声音进口上套接有进口嘴;
所述放大后声音出口上设置有喇叭嘴,所述喇叭嘴与所述放大后声音出口平滑过渡的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吴明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