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8828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元件;热电转换器,所述热电转换器所述发热元件上或邻近所述发热元件设置;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与所述热电转换器相连,所述热电转换器将所述发热元件的热量吸收并转化为电能并输入到所述电路系统中。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能够进一步提升能量转化效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利于节约能源、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元件;热电转换器,所述热电转换器所述发热元件上或邻近所述发热元件设置;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与所述热电转换器相连,所述热电转换器将所述发热元件的热量吸收并转化为电能并输入到所述电路系统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能够进一步提升能量转化效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利于节约能源、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专利说明】电磁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电磁炉,虽然其能量转化效率已经达到88% -90%,但仍然存在提 升的空间。然而通过降低元器件的损耗来进一步提升能效已经很难实现,因此,迫切需要寻 求其它方法来提高电磁炉的能量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加热装置,该电子加热装置能够进一步提升能量 转化效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利于节约能源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发 热元件;热电转换器,所述热电转换器设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或邻近所述发热元件设置;电 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与所述热电转换器相连,所述热电转换器将所述发热元件的热量吸 收并转化为电能并输入到所述电路系统中。 根据本技术的电磁加热装置,通过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或邻近所述发热元件设 置热电转换器,且热电转换器与所述电路系统电连接,可以利用热电转换器吸收所述发热 元件的热量并转化为电能,然后将转化成的电能输入到所述电路系统中以作为所述电路系 统的电源,形成能量反馈,由此可以对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内部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减少所 述电路系统的耗电量。此外,热电转换器将所述发热元件的热量吸收用来转化成电能,可以 利于所述发热元件的散热,延长所述发热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可降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 内其他元件对温升的设计要求。因此,根据本技术的电磁加热装置能够进一步提升能 量转化效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利于节约能源、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电磁加热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热电转换器设在所述发热件上,所述热电转换器的一表面与所述发热元件贴 合。由此可以便于热电转换器吸收所述发热元件的热量。 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贴合在所述热电转换器的与所述一 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上。这样可以保证热电转换器具有较高的热电转化效率。 所述发热元件包括线圈盘和电子元器件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发热元件为线圈盘,所述热电转换器的上表面贴合在所述线圈盘的下表面 上,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贴合在所述热电转换器的下表面上。热电转换器可以吸收线圈盘 的热量并转化成电能反馈到所述电路系统中。 所述发热元件为电子元器件,所述热电转换器的下表面贴合在所述电子元器件的 上表面上,所述散热器的下表面贴合在所述热电转换器的上表面上。热电转换器可以将电 子元器件的热量转化为电能为所述电路系统供电。 所述发热元件包括电子元器件和线圈盘,所述散热器为至少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 电子元器件的上方和所述线圈盘的下方,所述热电转换器为至少两个且分别贴合在所述电 子元器件与对应的所述散热器之间和所述线圈盘与对应的所述散热器之间。由此,所述热 电转换器可以将所述电子元器件和所述线圈盘的热量转化为电能,形成能量反馈。 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整流桥堆中的至少一个。由于绝缘 栅双极型晶体管和整流桥堆的发热量较大,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内部的热 量。 位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或所述整流桥堆上方的所述散热器上设有定 位槽和支撑脚,所述热电转换器配合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支撑脚支撑在承载所述绝缘栅 双极型晶体管和/或所述整流桥堆的电路板上。这样可以提高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 /或所述整流桥堆、所述热电转换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所述热电转换器邻近所述发热元件设置且位于所述发热元件的散热风道的出风 方向上。由此可以利用一个所述热电转换器将多个所述发热元件的热量吸收并转化,且不 增加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高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子元器件10、电路板20、线圈盘30、热电转换器40、散热器50、支撑 脚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 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元件、热电转 换器40和电路系统(图中未不出)。 热电转换器40设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或邻近所述发热元件设置。所述电路系统与 热电转换器40相连,热电转换器40将所述发热元件的热量吸收并转化为电能并输入到所 述电路系统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理解地是,所述发热元件是指所述电磁加热装置中 任何可以发热的元件。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通过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或邻近所述发热 元件设置热电转换器40,且热电转换器40与所述电路系统电连接,可以利用热电转换器40 吸收所述发热元件的热量并转化为电能,然后将转化成的电能输入到所述电路系统中以作 为所述电路系统的电源,形成能量反馈,由此可以对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内部的热量进行充 分利用,减少所述电路系统的耗电量。此外,热电转换器40将所述发热元件的热量吸收用 来转化成电能,可以利于所述发热元件的散热,延长所述发热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可降低 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内其他元件对温升的设计要求。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磁加 热装置能够进一步提升能量转化效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利于节约能源、散热效果好、使 用寿命长等优点。 具体而言,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可以为电磁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 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 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兀件、热电转换器40、电路系统和散热器50。 热电转换器40与所述电路系统通过导线相连。热电转换器40设在所述发热元件 上且热电转换器40的一表面与所述发热兀件贴合。散热器50贴合在热电转换器40的与 所述一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上。换言之,热电转换器40的两个相对的表面分别贴合在所述 发热兀件和散热器50上,即热电转换器40被夹持在所述发热兀件和散热器50之间。 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所述发热元件、热电转换器40和散热器50相对位置的稳定 性,增大热电转换器40与所述发热元件的接触面积,以便于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元件;热电转换器,所述热电转换器设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或邻近所述发热元件设置;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与所述热电转换器相连,所述热电转换器将所述发热元件的热量吸收并转化为电能并输入到所述电路系统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