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694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其中反渗透复合滤芯包括:外壳;过滤芯,过滤芯内设有中心管,中心管的外周设有沿其径向由外向内间隔开布置且沿其周向延伸的PP棉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膜,PP棉过滤层与外壳之间限定有进水通路,中心管与反渗透膜之间限定有净水通路,反渗透膜内设有废水通路;以及上盖,上盖或外壳上设有分别与进水通路、净水通路和废水通路导通的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反渗透膜的外径为45-70mm,活性炭过滤层的壁厚为10-20mm,PP棉过滤层的壁厚为6-16mm。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渗透复合滤芯,过滤芯的总体体积减小,便于反渗透复合滤芯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其中反渗透复合滤芯包括:外壳;过滤芯,过滤芯内设有中心管,中心管的外周设有沿其径向由外向内间隔开布置且沿其周向延伸的PP棉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膜,PP棉过滤层与外壳之间限定有进水通路,中心管与反渗透膜之间限定有净水通路,反渗透膜内设有废水通路;以及上盖,上盖或外壳上设有分别与进水通路、净水通路和废水通路导通的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反渗透膜的外径为45-70mm,活性炭过滤层的壁厚为10-20mm,PP棉过滤层的壁厚为6-16mm。根据本技术的反渗透复合滤芯,过滤芯的总体体积减小,便于反渗透复合滤芯的小型化设计。【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净水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 净水设备。 反渗透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家用净水设备中为了提高超滤、纳滤、反渗透过滤等滤芯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对 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PP棉、活性炭等前置滤芯除去原水中的颗粒杂质、余氯。多级滤芯使 得净水设备的体积较大、安装及水路连接复杂,滤芯的更换也不方便,不便于净水设备的小 型化设计。 如果将不同的滤材集中在一个滤芯中,在更换时需要整体更换,而PP棉、活性炭、 超滤、纳滤、反渗透滤芯等滤材的使用寿命不同,需要保证各滤材的使用寿命同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体积小的反渗 透复合滤芯。 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净水设备。 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反渗透复合滤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限定有腔 室,所述外壳的一端敞开;过滤芯,所述过滤芯安装在所述腔室内,所述过滤芯内设有中心 管,所述中心管的外周设有沿其径向由外向内间隔开布置且沿其周向延伸的PP棉过滤层、 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膜,所述PP棉过滤层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有进水通路,所述中心管 与所述反渗透膜之间限定有净水通路,所述反渗透膜内设有废水通路;以及上盖,所述上盖 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以关闭所述腔室,所述上盖或外壳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进水通路、净水通 路和废水通路导通的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所述反渗透膜的外径为45-70mm,所述活性 炭过滤层的壁厚为10 -20mm,所述PP棉过滤层的壁厚为6-16mm。 根据本技术的反渗透复合滤芯,通过将PP棉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 膜集成设在一个过滤芯内,简化了反渗透符合滤芯的整体结构,使过滤芯的更换更为方便, 多个过滤层集中设在一个过滤芯内,使得过滤芯的总体体积减小,便于反渗透复合滤芯的 小型化设计,并且将三种过滤层的尺寸进行合理控制,使得各种滤材的使用寿命同步,避免 滤材浪费,节约了成本。 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PP棉过滤层为折叠 PP棉,所述折叠 PP棉的 外层褶皱的间距为8-18um,内层褶皱的间距为3-lOum。 toon]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形成为上端开口的柱状,所述中心管形 成为与所述外壳同轴设置的管体,所述PP棉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膜与所述中心 管同轴设置且所述PP棉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膜的轴向高度相等,所述PP棉过滤 层与所述外壳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所述进水通路,所述中心管上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 与所述反渗透膜之间限定出所述净水通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滤芯还包括: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所述上 密封盖和下密封盖分别设在所述PP棉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膜的上端和下端,所 述中心管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密封盖向上延伸。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密封盖形成为环形,所述上密封盖覆盖在 所述PP棉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的上端,所述中心管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密封盖的中心孔 向上延伸,所述上密封盖的上表面形成与所述进水通路导通的原水进水区,所述上密封盖 的内壁面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与所述废水通路导通的废水出水区,所述中心 管上设有与所述净水通路导通的净水出水口。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分别设在所述上盖 上,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原水进水区导通,所述净水口与所述中心管导通,所述废水口与所述 废水出水区导通。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密封盖的内壁面向上延伸形成分隔所述废 水出水区和原水进水区的环形隔板,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隔板对应的环形挡 板。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口形成为设在所述上盖上且位于所述环 形挡板外的第一开口,所述废水口形成为设在所述上盖上且位于所述环形挡板内的第二开 口,所述净水口形成为套设在所述中心管的上端的柱状开口。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净水口和废 水口导通的进水管、净水管和废水管,所述进水管、净水管和废水管平行设置。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PP棉过滤层为PP棉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 层为活性炭过滤层,所述反渗透膜为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从所述中心管的下端向上螺 旋缠绕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反渗透膜的上端与所述废水出水区导通。 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净水设备,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 〇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的过滤芯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的上盖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 图; 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的过滤芯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反渗透复合滤芯100 ; 外壳10;腔室11; 过滤芯20 ;进水通路201 ;净水通路202 ;废水通路203 ; 中心管21 ;进水孔211 ;净水出水口 212 ;PP棉过滤层22 ;活性炭过滤层23 ;反渗 透膜24 ;上密封盖25 ;原水进水区251 ;废水出水区252 ;隔板253 ;下密封盖26 ; 上盖30 ;进水口 31 ;净水口 32 ;废水口 33 ;挡板34 ;进水管35 ;净水管36 ;废水管 37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 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限定有腔室,所述外壳的一端敞开;过滤芯,所述过滤芯安装在所述腔室内,所述过滤芯内设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外周设有沿其径向由外向内间隔开布置且沿其周向延伸的PP棉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膜,所述PP棉过滤层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有进水通路,所述中心管与所述反渗透膜之间限定有净水通路,所述反渗透膜内设有废水通路;以及上盖,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以关闭所述腔室,所述上盖或外壳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进水通路、净水通路和废水通路导通的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所述反渗透膜的外径为45‑70mm,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壁厚为10‑20mm,所述PP棉过滤层的壁厚为6‑16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奕武张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