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重光专利>正文

出版制图缩放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093 阅读:10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缩放不规范的图形、并可根据出版物版心的要求,放大作图,再采取照相缩小还原的方法进行制图的缩放尺。该缩放尺由两个“__”形尺甲尺和乙尺组成。尺上标有5种不同的缩放比例刻度线,可根据出版物版心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比例作图。该缩放尺可用两枚尺卡将甲、乙二尺连接。该缩放尺将以往出版制图的众多比例简化为4个,减少了工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出版周期。(*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出版制图工具,是一种能够根据各种出版物版心大小来相应作图的缩放尺,尤其适用于出版部门、编辑、原文作者、印刷厂对带字的图的制作以及照相制版。目前出版制图的工具多为直尺或三角板,所作的原稿图大小不一。据习力主编的《出版制图》一书(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介绍,制版缩尺比例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十进法缩比,通用的缩比有缩去1/20(原大)、1/10、2/10、3/10、4/10、5/10、6/10、7/10、8/10等九种。一种是非十进法缩比,常用的缩比有缩去1/20(原大)、1/9、1/5、1/4、1/3、2/5、4/9、1/2、5/9、3/5、2/3、5/7等12种。而出版制图时的照相制版比例有32-100多个,因此,制版厂要等齐所需比例才能开缸腐蚀制图。比例越多,等的时间就越长,严重影响了出版周期。而且,这样制版所得到的图往往还会出现以下缺陷(1)、图不能准确地进入版心。该用大图的大不了;或是要用小图时又大了,往往图在版心中,时而过满,时而过少、过稀。(2)、图字不配套。图大字大;图大字小;图小字大;图小字小。我国很多报刊上图中带表的图面以手写为多。广告上的说明、图中带表的表格上的字,全凭估计、凭感觉、凭经验书写而成。这样就出现了图字不配套。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制图缩小时,心中无数,画无定规,没有掌握缩小时图、字、线的三者的变化规律,因此控制不住它们之间的比例,往往是当全图进入版心时,图上的字缩得太小,无法辨认;当照顾到图上最小字为6号字时,全图的面积又超出了版心,因此只好凑合。专利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照相制版缩小时图、字、线与所需版心的关系,快速地将各种不规范的图形缩放到恰当的尺寸;或是根据出版物版心的需要,放大作图,再采取照相缩小还原的方法,达到制版要求。本技术为“⊥”形结构,由相互垂直的两个尺板条构成,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横尺(长尺)与竖尺(短尺)上分别对应地标有5种不同的刻度线第1条刻度线为厘米刻度线,与普通尺刻度线相同;第2条刻度线为缩去1/4的比例刻度线;第3条刻度线为缩去1/3的比例刻度线;第4条刻度线为缩去1/2的比例刻度线;第5条刻度线为缩去2/3的比例刻度线。该缩放尺由两个“⊥”形尺合为一套作图工具,即分为甲尺和乙尺,甲尺上除了5种不同的刻度线外,还有一个标明了90°角以内各级角度的量角器、常用制图形状的模块、以及按四种比例相匹配的制图形状模块,乙尺上除了5种不同的刻度线外,还有常见出版物版心尺寸表、常见汉字大小比较表、以及常用汉字缩小表。该缩放尺的甲、乙尺可用两枚相同的尺卡连接成长方形,用以画各种比例的四方形,尺卡的厚度恰为甲乙二尺重叠的厚度,宽度与尺板条宽相同。本技术是一种直观、快速的缩放尺,在研究了版心与图、字、线的关系后,将众多的缩放比例简化为四个1、放大1/3倍作图,照相缩去1/4,保留3/4;2、放大1/2倍作图,照相缩去1/3,保留2/3;3、放大一倍作图,照相缩去1/2,保留1/2;4、放大3倍作图,照相缩去2/3,保留1/3。设A为版心中图稿的最佳长度,B为最佳宽度,A’为放大后的长度,B’为放大后的宽度,S为放大后的图稿面积,那末,上述四个比例的缩放公式分别为1、放大1/3倍作图,照相缩去1/4,保留3/4制版的放大还原制图公式为A’=4/3A,B’=4/3B,S=A’·B’;2、放大1/2倍作图,照相缩去1/3,保留2/3制版的放大还原制图公式为A’=1.5A,B’=1.5B,S=A’·B’;3、放大一倍作图,照相缩去1/2,保留1/2制版的放大还原制图公式为A’=2A,B’=2B,S=A’·B’;4、放大3倍作图,照相缩去2/3,保留1/3制版的放大还原制图公式为A’=3A,B’=3B,S=A’·B’。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1、利用本缩放尺可对出版制图进行规范化操作,将以往众多的比例简化为4个,达到了去繁就简的目的,制版时千图一照,减少了工序,提高了出版周期。2、利用放大还原制图法,做到了版心、图、字、线四系配套,可保持图稿的原貌,图最大可画到66×45厘米。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该缩放尺的甲尺示意图。3代表甲尺本身,图中1为横尺(长尺),2为竖尺(短尺),第1条刻度线为厘米刻度线1a和2a,第2条刻度线为缩去1/4的比例的刻度线1b和2b,第3条刻度线为缩去1/3的比例刻度线1c和2c,第4条刻度线为缩去1/2的比例刻度线1d和2d,第5条刻度线为缩去2/3的比例的刻度线1e和2e,5为一个标明了90°角以内各级角度的量角器,6是常用制图形状的模块,7是按四种比例相匹配的制图形状模块。附图2是该缩放尺的乙尺示意图。4代表乙尺本身,图中的5种相应的刻度线与甲尺相同,另外还有常见出版物中版心尺寸表8,常见汉字大小比较表9和常用汉字缩小表10。附图3是该缩放尺的尺卡示意图。11代表尺卡本身。用塑料或有机玻璃或钢板制成上述“⊥”形缩放尺的甲尺、乙尺和两枚尺卡。必要时可用尺卡将甲、乙二尺连接起来。尺中的厘米刻度线和量角器为一般功用。该缩放尺的尺寸以横尺25-50厘米、竖尺18-36厘米为宜。通常可制成两种规格第一种为50×36厘米,用于绘制大、中图;第二种为25×18厘米,用于绘制中、小图。对于出版制图的各种图稿,用该缩放尺加工的方法如下1、原作很好,只需配字的技法原作很好,是指图稿内容正确,图上线条粗细合理,浓淡深浅一致,图的长宽比例合适,按比例缩小后,图能准确进入版心。那么作图时应考虑字的配套。四个缩小比例中(1)缩去1/2,保留1/2。假定成品最细的线条以0.1毫米为佳,假定图上最小配字以6号字为宜(下同),这时原稿图应配三号字(22级),原稿图上的线条应为0.2毫米。(2)缩去1/3,保留2/3。原稿图配字为新四号(17级),线条应为0.15毫米。(3)缩去2/3,保留1/3。原稿图配新一号字(34级),线条应为0.3毫米。(4)缩去1/4,保留3/4。原稿图应配五号字(15级),线条应为0.1333毫米。以上四个比例分别缩小后,图上最小用字都为六号,全册统一,没有误差。实践证明,最常用和方便的比例为缩去1/2。2、原图大小合适,而绘画技法不过关的加工技法一种是问题很多,要动大手术才能用,对这种图稿必须完全返工,重新复制。另一种是原稿图中主要部分尚可,只是局部有毛病,如线条过细,不符合缩小比例,或忽浓忽淡,对这种原稿图须重新加工。用浓墨将不合要求的线条描匀,墨色一致,粗细适度。对不圆滑的曲线,多凹陷的尖角线等毛病,用墨笔修改好后再用白广告颜料涂盖,对不直的墨线还可用印刷机器载下来的废白纸条贴边,这样露出来的墨线条制成版后,挺拔有力,平直饱满。这种技法在原稿上看来不好看,但在照相制版时,因白纸不感光,所以制版成品效果很好。但如果是彩色印刷,用电子分色制版时,一定要干净,否则连指纹也能印出来。3、原稿图过大,严重超出版心的加工技术现行的杂志,多为16开本,它的最大宽度为22厘米。若制图时最大放大3倍,宽度可达66厘米,再缩去2/3,不超出版心。但如果原稿图为68厘米宽,也用缩去2/3,保留1/3的比例缩小,就超出版心了,有时只多那么1厘米就影响后道工序,有时再把图作大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版制图用的缩放尺,为“*”形结构,由相互垂直的两个尺板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横尺(1,即长尺)与竖尺(2,即短尺)上分别对应地标有5种不同的刻度线:第1条刻度线为厘米刻度线(1a和2a),与普通尺刻度线相同;第2 条刻度线为缩去1/4的比例刻度线(1b和2b);第3条刻度线为缩去1/3的比例刻度线(1c和2c);第4条刻度线为缩去1/2的比例刻度线(1d和2d);第5条刻度线为缩去2/3的比例刻度线(1e和2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重光
申请(专利权)人:叶重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