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派尔高公司专利>正文

缩放期间图像居中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76448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0:31
一种在缩放期间使对象在相机的视场中居中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相机缩放率设置成第一放大因子,以便相机具有第一视场;将相机定位成使对象处在第一视场中的第一位置中;以第一放大因子利用相机捕获第一图像;将相机缩放率设置成第二放大因子,以便相机具有第二视场,该第二放大因子大于该第一放大因子;以第二放大因子利用相机捕获第二图像;数字变更第一图像的一部分以便创建放大因子等于第二放大因子的第三图像;将第三图像与第二图像相比较,以确定该对象从该对象的第一位置到该对象在第三图像中的位置的偏移;以及当相机缩放时根据在比较步骤中确定的偏移调整相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在缩放期间使对象在相机的视场中居中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相机缩放率设置成第一放大因子,以便相机具有第一视场;将相机定位成使对象处在第一视场中的第一位置中;以第一放大因子利用相机捕获第一图像;将相机缩放率设置成第二放大因子,以便相机具有第二视场,该第二放大因子大于该第一放大因子;以第二放大因子利用相机捕获第二图像;数字变更第一图像的一部分以便创建放大因子等于第二放大因子的第三图像;将第三图像与第二图像相比较,以确定该对象从该对象的第一位置到该对象在第三图像中的位置的偏移;以及当相机缩放时根据在比较步骤中确定的偏移调整相机。【专利说明】缩放期间图像居中的方法和系统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2011年12月19日(19. 12. 2011)提交的USSN 13/330, 511的继续并要 求其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其整个教导。
本公开一般涉及相机,尤其涉及具有光学缩放能力的相机。
技术介绍
在含有提供可变缩放能力的光学器具的相机中,一般发现,当相机放大已居中在 帧的中心上的目标对象时,目标对象相对于原中心是偏心的。相机放大得越大,对象偏心得 越利害。在手持式相机中,由于用户通过人工校正使图像的所希望中心在相机的取景器中 保持居中,所以该影响不那么引人注目的。但是,当相机放大时,用户调整相机以便可以使 对象居中至少是令人烦恼的并且可能是挑战性的。 另外,许多相机应用程序或系统无法帮助用户作出这种校正重定位。这对于像在 监控系统中那样,使用PTZ (摇头、倾斜和缩放)相机的自动相机跟踪系统可能是非常严重 的问题。在这样的系统中,在缩放期间保持感兴趣对象在相机的视场中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长期以来我们感觉到需要当相机光学放大感兴趣对象时使感兴趣对象保持 居中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种在缩放期间使对象在相机的视场中居中的方法的例子包括如下步骤:将相机 缩放率设置成第一放大因子,以便相机具有第一视场;将相机定位成使对象处在第一视场 中的第一位置中;以第一放大因子利用相机捕获第一图像;将相机缩放率设置成第二放大 因子,以便相机具有第二视场,该第二放大因子大于该第一放大因子;以第二放大因子利用 相机捕获第二图像;数字变更第一图像的一部分以便创建放大因子等于第二放大因子的第 三图像;将第三图像与第二图像相比较,以确定该对象从该对象的第一位置到该对象在第 三图像中的位置的偏移;以及当相机缩放时根据在比较步骤中确定的偏移调整相机。 这样方法的实现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如下特征。将相机定位成使对象处在第一视 场中的第一位置中包括将相机定位成使对象在第一视场中居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第三 放大因子利用相机捕获第四图像;数字变更第一图像的一部分以便创建放大因子等于第三 放大因子的第五图像;将第五图像与第四图像相比较,以确定该对象从该对象的第一位置 到该对象在第四图像中的位置的偏移;以及根据在比较步骤中确定的偏移调整相机。该调 整步骤包括根据放大因子和在比较步骤中确定的偏移内插偏移。该比较步骤包括从至少包 含该对象的一部分的第三图像中选择一个方块,以及将其与来自第二图像的方块相比较以 确定具有最小方块距离的方块。该调整步骤包括调整相机的位置。该调整步骤包括调整相 机的图像传感器的位置。 -种使对象在相机的视场中居中的系统的例子包括含有如下的相机:具有可变缩 放率的透镜;与该透镜连接以改变该透镜的缩放率的透镜控制器;图像传感器,该透镜被 定位成将光线提供给该图像传感器;接收指令以改变该透镜的缩放率的输入端;以及移动 该相机的位置控制器,并且进一步包括与该相机通信以便将信号提供给该相机和接收该相 机捕获的图像的处理器,该处理器适用于将信号提供给该透镜控制器,将透镜缩放率设置 成第一放大因子,以便该透镜具有第一视场;将信号提供给该位置控制器,以便将相机定位 成使对象处在第一视场中的第一位置中;将信号提供给该相机,以便以第一放大因子利用 该相机捕获第一图像;提供信号,将相机缩放率设置成第二放大因子,以便该相机具有第二 视场,该第二放大因子大于该第一放大因子;将信号提供给该相机,以便以第二放大因子利 用该相机捕获第二图像;从该相机接收第一图像并数字变更第一图像的一部分以便创建放 大因子等于第二放大因子的第三图像;接收第二图像并将第三图像与第二图像相比较,以 确定该对象从该对象的第一位置到该对象在第三图像中的位置的偏移;以及将信号提供给 该位置控制器,以便当相机缩放时根据该偏移调整该相机。 这样系统的实现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如下特征。该处理器适用于生成到该位置控 制器的信号,以便将该相机定位成使对象在第一视场中居中。该处理器适用于生成到该相 机的信号,以便以第三放大因子捕获第四图像;数字变更第一图像的一部分以便创建放大 因子等于第三放大因子的第五图像;接收第四图像并将第五图像与第四图像相比较,以确 定该对象从该对象的第一位置到该对象在第四图像中的位置的偏移;以及将信号提供给该 位置控制器,以便根据确定的偏移调整该相机。该处理器适用于将信号提供给该位置控制 器,以便根据根据放大因子和确定的偏移内插偏移调整相机位置。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配置成使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的指令: 将相机缩放率设置成第一放大因子,以便相机具有第一视场;将相机定位成使对象处在第 一视场中的第一位置中;以第一放大因子利用相机捕获第一图像;将相机缩放率设置成第 二放大因子,以便相机具有第二视场,该第二放大因子大于该第一放大因子;以第二放大因 子利用相机捕获第二图像;数字变更第一图像的一部分以便创建放大因子等于第二放大因 子的第三图像;将第三图像与第二图像相比较,以确定该对象从该对象的第一位置到该对 象在第三图像中的位置的偏移;以及当相机缩放时根据确定的偏移调整相机。 这样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实现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如下特征。将相机定位 成使对象处在第一视场中的第一位置中的指令包括配置成使处理器将相机定位成使对象 在第一视场中居中的指令。该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配置成使处理器执行如 下步骤的指令:以第三放大因子利用相机捕获第四图像;数字变更第一图像的一部分以便 创建放大因子等于第三放大因子的第五图像;将第五图像与第四图像相比较,以确定该对 象从该对象的第一位置到该对象在第四图像中的位置的偏移;以及根据确定的偏移调整相 机。该调整指令包括配置成使处理器根据放大因子和在比较中确定的偏移内插偏移的指 令。该比较指令包括配置成使处理器从至少包含该对象的一部分的第三图像中选择一个方 块,以及将其与来自第二图像的方块相比较以确定具有最小方块距离的方块的指令。该调 整指令包括配置成使处理器调整相机的位置的指令。 通过审阅如下详细描述、图形以及权利要求书将使本文所述的过程和系统,及其 伴随的优点、应用和特征得到更全面了解。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可以实现对缩放引起的图像中心的漂移进行调整的各个方面的相机的一 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2是相机以第一缩放因子捕获的示范性帧; 图3是相机以第二缩放因子捕获的示范性帧; 图4是例示以各种缩放因子将对象投影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缩放期间图像居中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缩放期间使对象在相机的视场中居中的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将相机缩放率设置成第一放大因子,以便相机具有第一视场;将相机定位成使对象处在第一视场中的第一位置中;以第一放大因子利用相机捕获第一图像;将相机缩放率设置成第二放大因子,以便相机具有第二视场,该第二放大因子大于该第一放大因子;以第二放大因子利用相机捕获第二图像;数字变更第一图像的一部分以便创建放大因子等于第二放大因子的第三图像;将第三图像与第二图像相比较,以确定该对象从该对象的第一位置到该对象在第三图像中的位置的偏移;以及当相机缩放时根据在比较步骤中确定的偏移调整相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M黄
申请(专利权)人:派尔高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