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989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空调器。该面板包括固定连接的内层板和外层板,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具有第一空腔,外层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沿均设置有避让弯折,两个避让弯折沿靠近内层板的方向延伸。通过该面板能够避免凝露并减小噪音。(*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空调器。该面板包括固定连接的内层板和外层板,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具有第一空腔,外层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沿均设置有避让弯折,两个避让弯折沿靠近内层板的方向延伸。通过该面板能够避免凝露并减小噪音。【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空 调器。 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风管机的出风口装置是由固定出风框、上下导风板、左右扫风叶片及面板等 组成,面板由单层结构组成,结构款式大都为平板,这使得单层面板结构强度差、保温效果 不好,容易产生凝露,且单层面板隔音效果差、对性能方面没有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面板 为单层结构致使容易在面板的外表面造成凝露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面板,该面板包括固 定连接的内层板和外层板,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具有第一空腔,外层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 个边沿均设置有避让弯折,两个避让弯折沿靠近内层板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内层板远离第一空腔的一面为导风面,导风面具有第一导风弧面,第一 导风弧面的凸起方向朝向外层板。 进一步地,导风面还具有第二导风弧面,第二导风弧面与第一导风弧面的第一端 连接,且第二导风弧面的凸起方向远离外层板。 进一步地,导风面还具有第三导风弧面,第三导风弧面与第一导风弧面的第二端 连接,且第三导风弧面的凸起方向远离外层板。 进一步地,当面板水平放置时,第三导风弧面的最高点到水平面的距离大于第二 导风弧面的最高点到水平面的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筋,至少一个支撑筋支撑在内层板和 外层板之间。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避让弯折向逐渐远离另一避让弯折的方向延伸并形成倾斜 面,两个避让弯折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固定卡槽,内层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沿上均设 置有与固定卡槽--对应的固定卡扣。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安装框架,安装 框架具有第一安装口;固定出风框,固定出风框从第一安装口装入安装框架内,且与安装框 架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出风框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面板,面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固 定出风框上,且面板具有覆盖第一出风口的关闭位置和转动至固定出风框内并连接在第一 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之间的导风位置,面板为上述的面板。 进一步地,面板的内层板远离第一空腔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臂,转动臂向远离 外层板的方向延伸,转动臂上设置有驱动轴孔,面板绕驱动轴孔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面板转动至导风位置时,面板的第二导风弧面位于面板的靠近第一进 风口的一侧,面板的第三导风弧面位于面板的靠近第一出风口的一侧。 进一步地,固定出风框的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有与面板的避让弯折配合的避让斜 面,避让斜面沿远离第一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向固定出风框内延伸,面板处于导风位置时,面 板的靠近第一出风口的一端的避让弯折的最靠近第一出风口的点与第一出风口处于同一 平面或位于固定出风框内。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上下导风组件,上下导风组件包括上下导风板,上下导 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出风框上,且上下导风板具有多个导风角度;左右导风组件,左右 导风组件包括左右导风板,左右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上下导风板上,且左右导风板上设 置有导风筋,导风筋由左右导风板的进风端延伸至左右导风板的出风端。 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面板包括固定连接的内层板和外层板,内层板与外 层板之间具有第一空腔,以降低内层板和外层板之间的热量和声音传递效率,进而实现防 止凝露和降低噪音的目的,外层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沿均设置有避让弯折,两个避让 弯折沿靠近内层板的方向延伸,以使面板与安装面板的框体之间严密配合以减小缝隙。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A处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爆炸图; 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面板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面板的立体爆炸图; 图7示出了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面板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固定出风框、面板、上下导风组 件和左右导风组件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面板的剖视图;以及 图11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空调器固定出风框、面板、上下导风组件 和左右导风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内层板;11、第一导风弧面;12、第二导风弧面;13、第三导风弧 面;14、固定卡扣;20、外层板;21、避让弯折;30、第一空腔;40、支撑筋;50、安装框架;60、 固定出风框;61、第一进风口;62、第一出风口;63、装饰板;64、避让斜面;70、转动臂;80、 上下导风板;91、导风筋;90、左右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 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7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面板包括固定连接的内层板10 和外层板20,内层板10与外层板20之间具有第一空腔30,以降低内层板10和外层板20 之间的热量和声音传递效率,进而实现防止凝露和降低噪音的目的,外层板20的宽度方向 上的两个边沿均设置有避让弯折21,两个避让弯折21沿靠近内层板10的方向延伸,以使面 板与安装面板的框体之间严密配合,进而减小缝隙。 在本实施例中,该面板应用于空调器中,更具体地面板应用于风管机的出风口装 置上,需要说明的是该面板可以应用于其它设备中,任何具有温度差异的设备中均可以通 过该面板防止凝露,任何噪音较大的设备中均可以使用该面板降低噪音。 结合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面板的内层板10远离第一空腔30的一面为导风面, 也即为面板安装在风管机的出风口装置上后迎风的一面,导风面具有第一导风弧面11,第 一导风弧面11的凸起方向朝向外层板20,以实现导流的目的。 优选地,导风面还具有第二导风弧面12和第三导风弧面13。 第二导风弧面12与第一导风弧面11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二导风弧面12的凸起方 向远离外层板20,这样可以将气流引入至第一导风弧面11处,使气流沿第一导风弧面11流 动。 第三导风弧面13与第一导风弧面11的第二端连接,且第三导风弧面13的凸起方 向远离外层板20,第三导风弧面13可以防止气流从面板与安装面板的框体之间的缝隙流 出,使气流流向出风口,保证风量,避免风量损失。 优选地,当面板水平放置时,第三导风弧面13的最高点到水平面的距离大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内层板(10)和外层板(20),所述内层板(10)与所述外层板(20)之间具有第一空腔(30),所述外层板(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沿均设置有避让弯折(21),两个所述避让弯折(21)沿靠近所述内层板(10)的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玉海雷新建周伙喜赵成龙冯汇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