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玉华专利>正文

一种可削竹黄的破竹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596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削竹黄的破竹刀,包括刀体和将刀体置于其内侧的刀架,刀架由环形钢圈和对称设置于钢圈外壁的刀柄组成;刀体包括环形刀、环形刀圈和若干把钢刀;钢刀彼此间按相等夹角排列成散射状结构,钢刀的起端交汇在刀圈内径的径向中心,钢刀的终端固定在刀圈内壁,钢刀刀背设有向钢刀刀体延伸的缺口槽;环形刀与刀圈同轴并可拆卸地设置于钢刀的缺口槽中,其与刀圈形成的间距略小于竹材的厚度;刀圈可拆卸地设置于钢圈内侧。其特点是:在破竹和去竹材的内节的工艺同时进行,省去了破好竹片后再去竹黄的工艺,且刀体更换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削竹黄的破竹刀,包括刀体和将刀体置于其内侧的刀架,刀架由环形钢圈和对称设置于钢圈外壁的刀柄组成;刀体包括环形刀、环形刀圈和若干把钢刀;钢刀彼此间按相等夹角排列成散射状结构,钢刀的起端交汇在刀圈内径的径向中心,钢刀的终端固定在刀圈内壁,钢刀刀背设有向钢刀刀体延伸的缺口槽;环形刀与刀圈同轴并可拆卸地设置于钢刀的缺口槽中,其与刀圈形成的间距略小于竹材的厚度;刀圈可拆卸地设置于钢圈内侧。其特点是:在破竹和去竹材的内节的工艺同时进行,省去了破好竹片后再去竹黄的工艺,且刀体更换方便。【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破竹刀具,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将竹破成若干片的破竹刀 具。 -种可削竹黄的破竹刀
技术介绍
在生产竹筐、竹篮等竹制品时,首先要将裁好的竹子破成竹片,以便进一步的加工 成竹篾,才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精美的竹制品。传统的方法是用刀子将竹子剖成两半,再进行 多次破竹才能完成将一根竹材破成多片竹片。这样的结果是破竹效率低,所破开的竹片宽 度的一致性差,造成次品率高。 为此,人们对破竹刀具进行改进,如专利号为CN200620136834. 6、名称为"一种新 型的破竹刀"的技术专利,它公开了一种破竹刀具,它由一个环形钢圈,钢圈内径固定 有二至十八把交叉等距离、等分排列为一体的钢刀,钢圈外壁中心钻有一个小凹孔;刀柄由 一个内径分为二层的环形钢圈,钢圈径向在内径大的中间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钉, 钢圈外壁固定有一对对称的手柄。这种破竹刀具一次性可将一根竹材破成若干片宽度均匀 的竹片。 但这种破竹刀具存在缺陷,由于钢刀是固定在环形钢圈上的,不能拆卸,一把刀只 能破固定片数的竹片,当竹径不同时,破宽度基本相同的竹片需要多把破竹刀具才能完成, 而不能通过更换内部钢刀的数量来完成;而且刀刃变钝时磨刀不方便,钢刀损坏时也无法 进行更换,而刀架寿命却比钢刀长许多,只能整把刀具作废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 环保,也给用户收藏和使用带来麻烦,增加了用户购置工具的成本。另外,由于刀具没有配 备除竹黄的刀具,破开后的竹片需另外一片一片地去除无用的竹黄,除竹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对破竹刀具进行改进,解决钢刀不能拆卸而无法进行更换的问题和不 能破竹的同时除去竹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方案是:一种可削竹黄的破竹刀,包括刀体和 将刀体置于其内侧的刀架,刀架由环形钢圈和对称设置于钢圈外壁的刀柄组成;其特征是: 刀体包括环形刀、环形刀圈和若干把钢刀;所述钢刀彼此间按相等夹角排列成散射状结构, 钢刀的起端交汇在刀圈内径的径向中心,钢刀的终端固定在刀圈内壁,钢刀刀背设有向钢 刀刀体延伸的缺口槽;所述环形刀与刀圈同轴并可拆卸地设置于钢刀的缺口槽中,其与刀 圈形成的间距略小于竹材的厚度;所述刀圈可拆卸地设置于钢圈内侧。在破竹材的同时,也 将竹材的竹黄一起除掉,保留下有用的竹青,省去了破好竹片后再去竹黄的工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缺口槽具有一定的宽度,可容纳不同直径不同 的环形刀。以匹配直径不同的竹材。 由上所述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优点是:在破竹和去竹材的竹黄的工艺同时进 行,省去了破好竹片后再去竹黄的工艺。刀体是可以拆卸的,一把刀架可配备多个不同钢刀 数的刀体,当竹径不同时,破宽度基本相同的竹片只需一把刀架配合相应的刀体就能完成, 而不更换整把破竹刀具;而且刀刃变钝时刀体可拆下来打磨,钢刀损坏时也方便进行更换, 不用更换整把破竹刀具,节省资源,有利于环保,同时也方便用户收藏和使用,大大减少了 用户购置工具的成本。由于环形刀也是可以拆卸更换的,故其使用也比较灵活,可以根据竹 材直径,或所需竹青的厚薄进行调整。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 说明,其中: 图1为本技术的破竹刀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的剖视示意图。 标记说明:1、刀架2、刀体3、钢刀4、钢圈5、刀柄6、沉孔7、弹性球组件8、环边 9、三棱尖刺10、刀圈11、内螺纹12、外螺纹13、弹性簧片14、环形刀15、螺柱16、螺纹管 17、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由图可知,可削竹黄的破竹刀包括刀体2和将刀体2置于其内侧 的刀架1,刀架1由环形钢圈4和对称设置于钢圈4外壁的刀柄5组成;其特征是:刀体2 包括环形刀14、环形刀14圈10和若干把钢刀3 ;钢刀3彼此间按相等夹角排列成散射状结 构,钢刀3的起端交汇在刀圈10内径的径向中心,钢刀3的终端固定在刀圈10内壁,钢刀 3刀背设有向钢刀3刀体2延伸的缺口槽;环形刀14与刀圈10同轴并可拆卸地设置于钢 刀3的缺口槽中,其与刀圈10形成的间距17略小于竹材的厚度;刀圈10可拆卸地设置于 钢圈4内侧。缺口槽具有一定的宽度,可容纳不同直径不同的环形刀14。 环形刀14可拆卸地设置于钢刀3的缺口槽中的方式,优选为环形刀14的顶部中 心设有向环形刀14的刀体2延伸且带外螺纹的螺柱15,钢刀3的起端交汇处中心设有带内 螺纹的螺纹管16。以便根据需要更换或调整环形刀14,当不需要除去竹黄层时,取下环形 刀14即可。或者,环形刀14的顶部中心设有向环形刀14的刀体2延伸的铁柱,铁柱周向 表面对称地设有两块凸起的锁紧块;钢刀3的起端交汇处中心设有刚好容纳铁柱的圆管, 圆管内壁设有与锁紧块匹配并可锁住的锁紧块L形滑槽。 钢圈4内侧设有内螺纹11,刀圈10的外侧设有与内螺纹11配合的外螺纹12。这 样就可以将刀圈10旋转拧进钢圈4中,从而方便将刀体2可拆卸地固定在刀架1内侧。钢 圈4顶部设有向内侧凸起的环边8。对刀体2受力时进行限位,阻止刀圈10相对钢圈4向 上运动,保护螺纹不受损害。环边8内侧设有弹性簧片13,对受到作用力冲击的刀体2起到 缓冲作用。 钢圈4内侧靠近底部位置设有沉孔6,刀圈10外侧靠近底部位置与该沉孔6对应 的位置镶嵌有弹性球组件7。当刀圈10旋转拧进钢圈4中到极限位置时,限顶住环边8内 侧时,弹性球组件7刚好落入该沉孔6中,从而将刀体2的位置锁定在刀架1中。 钢刀3的起端交汇处底部设有三棱尖刺9。以便破竹时,先行刺破竹内节,减少钢 刀3破竹节时的阻力。 刀体2中的钢刀3的数量,可根据所破竹条数设置,一股为2?30把,相同竹条宽 度,竹径越大,所需的钢刀把数也就越多。实际应用中,按竹和种类来设置钢圈4,如竹径较 大一类竹,钢圈4的内径也要相应扩大,反之,竹径小的一类,则环形钢圈4的内径选小一 些,以便使用时,钢圈内径中心与竹材截面的中心对准。只要向下施加压力即可将竹材一次 性剖成宽度均匀的竹条,并除去竹黄。当竹径变大或变小时,则相应选钢刀数量稍多或稍少 的刀体,使破成的竹条宽度保持较好的一致性。 根据上述说明书及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技术并不 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形,也应当落入本 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可削竹黄的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削竹黄的破竹刀,包括刀体和将刀体置于其内侧的刀架,刀架由环形钢圈和对称设置于钢圈外壁的刀柄组成;其特征是:刀体包括环形刀、环形刀圈和若干把钢刀;所述钢刀彼此间按相等夹角排列成散射状结构,钢刀的起端交汇在刀圈内径的径向中心,钢刀的终端固定在刀圈内壁,钢刀刀背设有向钢刀刀体延伸的缺口槽;所述环形刀与刀圈同轴并可拆卸地设置于钢刀的缺口槽中,其与刀圈形成的间距略小于竹材的厚度;所述刀圈可拆卸地设置于钢圈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焕明
申请(专利权)人:任玉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