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499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其中主要包括: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和、微喷灌系统、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蒸汽热交换空气系统、补光照明系统;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包括储酸罐、泵、反应桶、二氧化碳净化吸收桶和导气管,所述的导气管上开有出气孔;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与微喷灌系统相连接;所述的蒸汽交换空气系统包括水箱、换热储水箱、水泵、集热器、太阳能发电模块、蓄电池供电组、暖风箱、热风管,所述的热风管上开有出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研究的准确性,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使大棚内植物早熟、优质、高效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其中主要包括: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和、微喷灌系统、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蒸汽热交换空气系统、补光照明系统;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包括储酸罐、泵、反应桶、二氧化碳净化吸收桶和导气管,所述的导气管上开有出气孔;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与微喷灌系统相连接;所述的蒸汽交换空气系统包括水箱、换热储水箱、水泵、集热器、太阳能发电模块、蓄电池供电组、暖风箱、热风管,所述的热风管上开有出气孔;本技术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研究的准确性,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使大棚内植物早熟、优质、高效益。【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大棚。 一种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的 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例如: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 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 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 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为了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研究的准确 性,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设施与相应的农业工程,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 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使大棚内植物早 熟、优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 农业研究的准确性的温室大棚。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室大棚,包括棚体,所述的棚体由玻璃和不锈钢骨 架构成,棚顶屋脊单侧铺设有由透明的太阳能光伏膜和透明玻璃间隔而成的太阳能发电模 块,棚体内设有多个栽培床,棚内设有与控制器相连的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微喷灌系统、二 氧化碳发生装置、蒸汽热交换空气系统、补光照明系统;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包括储酸 罐、泵、反应桶、二氧化碳净化吸收桶和导气管,所述的导气管上开有出气孔;所述的二氧化 碳发生装置与微喷灌系统相连接;所述的蒸汽交换空气系统包括水箱、换热储水箱、水泵、 集热器、太阳能发电模块、蓄电池供电组、暖风箱、热风管,所述的热风管上开有出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补充的二氧化碳是由硫酸和碳酸氢铵反应生 成的,将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铵通入微喷灌系统,可以作为氮肥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棚顶屋脊单侧开有天窗,大棚的单侧开有窗户,窗户的开启由支 撑杆组成,支撑杆一端与窗户相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与蓄电池供电组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喷灌系统为集补水、施肥、施农药为一体的微喷灌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的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由风机、湿帘、水泵、淋水装置和循环水池构 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温室大棚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 器、光照传感器和土壤传感器;所述的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光照 传感器和土壤传感器与A/D转换器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补光照明系统为LED灯组,其所述的LED灯组与蓄电池供电组相 连;所述的LED灯为红光灯和蓝光灯。 作为优选,所述的温室大棚内设有太阳能杀虫灯;所述的太阳能杀虫灯与太阳能 发电模块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温室大棚内设有太阳能光伏灯;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灯与太阳能 发电模块相连接。 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太阳光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波段在穿 透大棚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后被植物吸收,植物生长所不需要的波段则部分被太阳能电池 吸收发电,部分转换成热能加温农业大棚。因为薄膜式光伏太阳能大棚是在不影响设施农 业生产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大棚顶部空间开展太阳能发电,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 节能减排,使农业用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真正实现低碳农业。 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补充的二氧化碳由硫酸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的,所生成 的硫酸铵通入微喷灌系统,可以作为氮肥使用,有效利用了资源。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蒸汽交换空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温室大棚的智能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带有门的棚体,2、带有窗户的棚体,3、开有天窗的棚顶,4、太阳能发电模 块,5、湿帘,6、风机,7、蒸汽交换空气系统,8、二氧化碳发生装置,9、微喷灌系统,10、水箱, 11、换热储水箱,12、水泵,13、集热器,14、蓄电池供电组,15、暖风箱,16、储酸罐,17、泵,18、 反应桶,19、二氧化碳净化吸收桶,20、湿度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2、二氧化碳浓度传感 器,23、光照传感器,24、土壤传感器,25、A/D转换器,2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温室大棚,包括棚体,其棚体由玻璃和不锈钢骨架构 成,棚顶屋脊单侧铺设有由透明的太阳能光伏膜和透明玻璃间隔而成的太阳能发电模块4, 棚体内设有多个栽培床,棚内设有与控制器26相连的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微喷灌系统9、二 氧化碳发生装置8、蒸汽热交换空气系统7、补光照明系统。 图2所示为蒸汽交换空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蒸汽交换空气系统7由水箱 10、换热储水箱11、水泵12、集热器13、太阳能发电模块4、蓄电池供电组14、暖风箱15、热 风管,所述的热风管上开有出气孔。将冷水从水箱10抽入换热储水箱11,用水泵将水抽进 集热器13中,通过太阳能发电模块4加热后再与蓄电池供电组14相连,进行辅助加热,然 后将蒸汽通入暖风箱15,再由热风管输出。 图3所示为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8包括储 酸罐16、泵17、反应桶18、二氧化碳净化吸收桶19和导气管,所述的导气管上开有出气孔; 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8与微喷灌系统9相连接。泵17将硫酸从储酸罐16中抽出,将 硫酸通入装有碳酸氢铵的反应桶18,使硫酸和碳酸氢铵反应,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二氧 化碳净化吸收桶19后并将净化后的二氧化碳通入导气管。 温室大棚的棚顶屋脊单侧开有天窗3,大棚的单侧开有窗户2,窗户的开启由支撑 杆组成,支撑杆一端与窗户相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26相连接。 温室大棚的太阳能发电模块4与蓄电池供电组14相连。 温室大棚的微喷灌系统9为集补水、施肥、施农药为一体的微喷灌系统。 温室大棚的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由风机6、湿帘5、水泵、淋水装置和循环水池构成。 温室大棚的补光照明系统为LED灯组,其所述的LED灯组与蓄电池供电组相连;所 述的LED灯为红光灯和蓝光灯。 温室大棚内设有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与太阳能发电模块4相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室大棚,包括棚体,所述的棚体由玻璃和不锈钢骨架构成,其特征在于:棚顶屋脊单侧铺设有由透明的太阳能光伏膜和透明玻璃间隔而成的太阳能发电模块(4),棚体内设有多个栽培床,棚内设有与控制器(26)相连的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微喷灌系统(9)、二氧化碳发生装置(8)、蒸汽热交换空气系统(7)、补光照明系统;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8)包括储酸罐(16)、泵(17)、反应桶(18)、二氧化碳净化吸收桶(19)和导气管,所述的导气管上开有出气孔;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8)与微喷灌系统(9)相连接;所述的蒸汽交换空气系统(7)包括水箱(10)、换热储水箱(11)、水泵(12)、集热器(13)、太阳能发电模块(4)、蓄电池供电组(14)、暖风箱(15)、热风管,所述的热风管上开有出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彭飞倪建华党艺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永联天天鲜配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