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新明专利>正文

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332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包括内设有热源腔和储水腔的壳体,至少一个纳米理化热力器从热源腔穿入储水腔内,纳米理化热力器下部位于热源腔内,中上部位于储水腔内,储水腔顶部设有蒸汽输出口,储水腔上设有连接有进水管的进水口,燃料燃烧器全部或部分设置于热源腔内,纳米理化热力器包括底端封闭的金属管,金属管顶端设置有封闭金属管顶端的真空阀,金属管下端容纳有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金属管内真空阀与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之间为真空传热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结构简单、热传导迅速,并不断循环往复的传输热量加热产生蒸汽,加热效率高,是普通热传导方式效率的1-3倍,热利用率达到99%,无烟、无尘和无污染,减排率达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包括内设有热源腔和储水腔的壳体,至少一个纳米理化热力器从热源腔穿入储水腔内,纳米理化热力器下部位于热源腔内,中上部位于储水腔内,储水腔顶部设有蒸汽输出口,储水腔上设有连接有进水管的进水口,燃料燃烧器全部或部分设置于热源腔内,纳米理化热力器包括底端封闭的金属管,金属管顶端设置有封闭金属管顶端的真空阀,金属管下端容纳有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金属管内真空阀与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之间为真空传热腔。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结构简单、热传导迅速,并不断循环往复的传输热量加热产生蒸汽,加热效率高,是普通热传导方式效率的1-3倍,热利用率达到99%,无烟、无尘和无污染,减排率达90%以上。【专利说明】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蒸汽发生器的发展史起源于18世纪,经过19世纪和20世纪至今,蒸汽发生器得 到了不断发展。目前市面上的蒸汽发生器种类很多,有矿用蒸汽发生器、工业蒸汽发生器、 医用蒸汽发生器、住宅用蒸汽锅炉发生器、核能蒸汽发生器等等。炉膛构造形式从火筒锅 炉、火管锅炉到水管锅炉。传热形式从自然循环到辅助强制循环的进步。使用热源也从燃 煤、燃油、燃气、清洁燃料到电源的普及多元。但这些发生器使用一次能源的突出表现为污 染严重,坚决要淘汰。使用电源的蒸汽发生器耗电高,电费成本昂贵。还有在热效率上始终 是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就像爱迪生1891年专利技术白炽灯100多年来,后来尽管有了日光灯在 节电上也没有多大区别。当到了 21世纪的LED半导体灯的出现才是突破性的进步,现在才 在电能转化为光能上实现了一个革命性的跨越。 为什么传统蒸汽发生器没有革命性的跨越呢?关键是始终在一次热源利用上做 文章,只有从火筒、火管到水管的变化。使用电源加热的蒸汽发生器也就是使用电阻丝、电 热棒的变化,没有找到像LED灯半导体转换光能类似的载体,所以蒸汽发生器无法实现节 能和效率双高这一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现有传统蒸汽发生器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是提供结构简单、热传导迅速,并不断循环往复的传输热量产生蒸汽,加热效率高,是普通 热传导方式效率的1-3倍,热利用率达到99%,减排90%以上,无烟、无尘和无污染的纳米 理化蒸汽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热源腔和储水腔,至少 一个纳米理化热力器从所述热源腔穿入所述储水腔内,所述纳米理化热力器的下部位于热 源腔内,所述纳米理化热力器的中部和上部位于所述储水腔内,所述储水腔顶部设置有蒸 汽输出口,所述蒸汽输出口连接有蒸汽输出管,所述储水腔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 连接有进水管,燃料燃烧器一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所述热源腔内,所述纳米理化热力器包括 底端封闭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顶端设置有真空阀,所述真空阀封闭所述金属管的顶端, 所述金属管下端容纳有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所述金属管内所述真空阀与所述热传导纳米 合成介质之间为真空传热腔。 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还可以是: 所述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制成:硼砂10?30份、 四氧化氮30?70份、金属钠或金属钾20?55份、酒石酸钾钠5?25份、甲基肼20?55 份、石墨烯1?5份、烯烃18?45份、纯水901. 9?724. 5份。 所述纳米合成介质由硼砂10?30份、四氧化氮30?70份、金属钠或金属钾20? 55份、酒石酸钾钠5?25份、甲基肼20?55份、石墨烯1?5份、烯烃18?45份、纯水 901. 9?724. 5份在反应釜中混合搅拌5-10分钟制成。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腔板,所述隔腔板与所述壳体上部和中部的内壁形成封闭的 储水腔,所述隔腔板与所述壳体下部内壁形成封闭的热源腔。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顶部开口的发生仓,所述发生仓内壁与所述壳体顶部内壁固定 形成所述储水腔,所述发生仓侧外壁与所述壳体的侧内壁之间留有烟气通道,所述发生仓 的底面与所述壳体底部内壁之间形成热源腔,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发生仓下部,所述进 水管穿过所述壳体和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发生仓与所述壳体内壁顶部之间 设置有烟气排放口,所述烟气排放口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所述发生仓与所述壳体内壁之 间形成热腔,所述壳体内壁顶部设置超压安全排气阀。 所述真空阀与所述金属管上端焊接固定。 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水位气压显示控制器,所述水位气压显示控制器与所述储水 腔连通,所述水位气压显示控制器和所述进水口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金属管由16M碳钢、A249、304、310、316不锈钢管材料任意一种制成,所述外 壳、内壳由304不锈钢或热镀锌钢板材料制成。 所述燃料燃烧器为醇基燃料燃烧器或燃气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热源腔和储水腔,至少 一个纳米理化热力器从所述热源腔穿入所述储水腔内,所述纳米理化热力器的下部位于热 源腔内,所述纳米理化热力器的中部和上部位于所述储水腔内,所述储水腔顶部设置有蒸 汽输出口,所述蒸汽输出口连接有蒸汽输出管,所述储水腔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 连接有进水管,燃料燃烧器全部或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热源腔内,所述纳米理化热力器包括 底端封闭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顶端设置有真空阀,所述真空阀封闭所述金属管的顶端, 所述金属管下端容纳有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所述金属管内所述真空阀与所述热传导纳米 合成介质之间为真空传热腔。这样,壳体内的热源腔用于加热装置产生热源对位于所述热 源腔内的纳米理化热力器下部或下端即纳米理化热力器的加热端进行加热,储水腔用于储 存水,并使得水在纳米理化热力器的加热作用下蒸发产生蒸汽进而对需热区域进行加热。 产生的蒸汽从蒸汽输出口通过蒸汽输出管输出至需要加热之处。储水腔上设置的进水口通 过进水管将水输送至储水腔内保证有足够的水浸没纳米理化热力器并产生蒸汽。燃料燃 烧器全部或部分在热源腔内保证位于热源腔内的纳米理化热力器的下端即加热端可以被 加热。而纳米理化热力器是将液体形式的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注入金属管内后,使用真空 泵通过真空阀将金属管内空气抽出,使得金属管内的压力抽至10-1大气压,当金属管内抽 至真空状态时,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变为固体状态,其在重力作用下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 下沉至底端,金属管下端部形成加温端,对金属管下端加热,温度超过45°C时,热传导纳米 合成介质迅速溶解并雾化为气体之后,其在真空传热腔内循环并与金属管的金属管壁进行 热传导,将热量传递至金属管的金属管壁,由于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不会向外排放废气、烟 气,而且重复利用率高,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无烟、无尘、无污染,而且循环加热使用, 节能50%以上,减排率在95%以上。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专利技术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本专利技术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中纳米理化热力器示意图。 图3本专利技术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本专利技术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另一实施例俯视内部结构图。 图号说明 1…纳米理化热力器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热源腔和储水腔,至少一个纳米理化热力器从所述热源腔穿入所述储水腔内,所述纳米理化热力器的下部位于热源腔内,所述纳米理化热力器的中部和上部位于所述储水腔内,所述储水腔顶部设置有蒸汽输出口,所述蒸汽输出口连接有蒸汽输出管,所述储水腔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燃料燃烧器一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所述热源腔内,所述纳米理化热力器包括底端封闭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顶端设置有真空阀,所述真空阀封闭所述金属管的顶端,所述金属管下端容纳有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所述金属管内所述真空阀与所述热传导纳米合成介质之间为真空传热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程新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