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698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底盖、中框和上盖;中框与底盖配合,中框和上盖固定连接,使底盖和上盖构成一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设有PCBA板,PCBA板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电池、发光单元和按键,电池为发光单元供电,按键控制发光单元的亮灭,底盖对应按键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槽孔以将按键外露。所述上盖是透明内喷漆上盖。将透明内喷漆上盖与中框结合,使得透明内喷漆上盖在内喷漆时与中框组装,通过弹性变形结构使得上盖看不到内部结构而且整体透明效果通透,立体感强。另外,还利用底盖超声结构支撑透明内喷漆上盖,使得产品整体性结构稳固,同时还使得外观更具独特,结构组装简单,生产加工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底盖、中框和上盖;中框与底盖配合,中框和上盖固定连接,使底盖和上盖构成一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设有PCBA板,PCBA板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电池、发光单元和按键,电池为发光单元供电,按键控制发光单元的亮灭,底盖对应按键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槽孔以将按键外露。所述上盖是透明内喷漆上盖。将透明内喷漆上盖与中框结合,使得透明内喷漆上盖在内喷漆时与中框组装,通过弹性变形结构使得上盖看不到内部结构而且整体透明效果通透,立体感强。另外,还利用底盖超声结构支撑透明内喷漆上盖,使得产品整体性结构稳固,同时还使得外观更具独特,结构组装简单,生产加工方便。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专利说明】移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具体涉及一种内喷漆的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也叫"外挂电池"、"外置电池"、"后备电池"、"数码充电伴侣"、"充电宝" 等到。移动电源这个概念是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和快速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其定义就是:方 便易携带的随身电源。针对数码产品功能日益多样化,使用更加频繁,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 联也越来越密切,如何提高数码产品的使用时间、方便人们的生活、及时补充电量、发挥其 最大功用的重要性就更加刻不容缓。而移动电源,就是针对并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随 身携带一个移动电源,就可以随时随地为多种数码产品充电。 目前,现有的移动电源一般都是采用塑胶结构,而且一般是不透明结构。一方面, 移动电源需要随身携带而经常被移动,因此对其结构稳固性要求很高,另一方面,不透明结 构使得现有的移动电源没有美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内喷漆的移动电源,对其结构进行改 进,在保证其结构稳固性之外,利用中框弹性变形结构的特性,对上盖进行组装,保证透明 内喷漆上盖于外观表面看不到内喷结构性,并且内喷上盖整理性完整,通透立体感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底 盖、中框和上盖;中框与底盖配合,中框和上盖固定连接,使底盖和上盖构成一封闭空间; 该封闭空间内设有PCB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板,PCBA板上设有与其电 连接的电池、发光单元和按键,电池为发光单元供电,按键控制发光单元的亮灭,底盖对应 按键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槽孔以将按键外露,此处设计利用PCBA板上开关直接接触按键 进行定位,按键节省额外装配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是透明内喷漆上盖。通过上述结构,将透明内喷漆上盖与中框 结合,使得透明上盖在内喷漆时与中框组装,通过弹性变形结构使得上盖看不到内部结构 而且整体透明效果通透,立体感强。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单元上还设有导光柱,导光柱对发光单元的光线进行导光。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柱上设有遮光泡棉,可对导光柱位置处的灯柱进行遮光处理, 防止发光单元的光源扩散,达到良好的照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单元为LED灯珠。 进一步的,所述中框为一具有空心结构的弹性环形件,该弹性环形件的外延结构 与上盖和底盖的结构相配合。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环形件的周侧设有卡勾,上盖对应设有 卡槽,上盖的卡槽卡入中框周侧的卡勾内以使上盖和中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通过超声结构支撑所述上盖,使得产品整体性结构稳固。 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与现有的基于同类型塑胶结构的移动电源相比,本实 用新型的结构在对于结构稳固性保证之外,利用中框弹性变形结构的特性,对上盖进行组 装,保证透明内喷漆上盖于外观表面看不到内喷结构性,并且内喷上盖整理性完整,通透立 体感强。另外,还利用底盖超声结构支撑透明内喷漆上盖,使得产品整体性结构稳固,在同 类型产品中保证了结构稳固性外,还使得外观更具独特,结构组装简单,生产加工方便。本 技术的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移动电源的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的移动电源的俯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移动电源的仰视图; 图4为本技术的移动电源的左视图; 图5为本技术的移动电源的右视图; 图6为本技术的移动电源的前视图; 图7为本技术的移动电源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7,本技术的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底盖1,与底盖1配合的上盖2, 底盖1和上盖2通过中框3固定连接,并构成一封闭空间,中框3用于固定和定位的上盖2 和底盖 1,封闭空间内设有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板 4,PCBA 板 4 上设 有与其电连接的电池5、发光单元6和按键7,电池5为发光单元6供电,按键7控制发光单 元6的亮灭,底盖1对应按键7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槽孔11以将按键7外露,此处设计利 用PCBA板4上开关直接接触按键7进行定位,按键7节省额外装配动作。其中,电池5和 PCBA板4通过螺丝10锁固。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6采用LED灯珠实现。 其中,所述上盖2是透明内喷漆上盖。通过上述结构,将透明内喷漆上盖与中框结 合,使得透明上盖在内喷漆时与中框组装,通过弹性变形结构使得上盖看不到内部结构而 且整体透明效果通透,立体感强。同时,还利用底盖1超声结构支撑透明内喷漆上盖,使得 产品整体性结构稳固,在同类型产品中保证了结构稳固性外,还使得外观更具独特,结构组 装简单,生产加工方便。 参见图1,所述发光单元6上还设有导光柱8,导光柱8对发光单元6的光线进行 导光。所述导光柱8上设有遮光泡棉9,可对导光柱8位置处的灯柱进行遮光处理,防止发 光单元6的光源扩散,达到良好的照射效果。 参见图1,所述中框3为一具有空心结构的弹性环形件,该弹性环形件的外延结构 与上盖2和底盖1的结构相配合。另外,所述弹性环形件的周侧设有卡勾,上盖2对应设有 卡槽,可通过该中框空心结构的弹性变形,使上盖2强行卡入中框周围的卡勾内。 本技术的上述各部件的材质不限,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上盖、中框和底盖 可采用ABS材质注塑成型。PCBA板带自有电路设计。图2-图7是本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的 六面视图。 在具体制作本技术的移动电源时,先制作各个部件上盖、中框、底盖等等,然 后进行装配。在装配时,1、首先将上盖装入中框内部,此处设计利用中框空心结构的弹性变 形,使上盖可以强行卡入中框周围的卡勾内。2、然后将遮光泡棉装配于导光柱上。然后将 导光柱装配于中框的灯孔位置。此处设计利用遮光泡棉对导光柱位置处的灯柱进行遮光处 理,防止光源扩散。3、将按键装配于下盖,然后将电池与PCBA板装配于下盖并锁螺丝。此 处设计利用PCBA板上开关直接接触按键进行定位,按键节省掉额外装配动作。4、将装配好 的各部件的中框部分以及装配好各部件的下盖部分进行超声组装,即可完成组装。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盖、中框和上盖;中框与底盖配合,中框和上盖固定连接,使底盖和上盖构成一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设有PCBA板;PCBA板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电池、发光单元和按键,电池为发光单元供电,按键控制发光单元的亮灭;底盖对应按键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槽孔以将按键外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乘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