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可追踪的RFID标签认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54219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可追踪的RFID标签认证方法。在初始化阶段,密钥分配中心为读写器和所有的标签分配公-私钥对;标签认证阶段:读写器R向标签Ti发送一个随机数ri作为挑战;标签Ti把响应信息(ci1,ci2)和数据si一起返回给读写器R;读写器R接到响应信息(ci1,ci2)和数据si后,首先根据自己的私钥xR从响应信息(ci1,ci2)中恢复出标签Ti的身份再从后台数据库保存的公钥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若无,则视为非法标签;若有,则找到相应的公钥列表进而计算中间变量ci1'≡ci1modq,并验证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标签通过认证;否则标签是非法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有效的抵御各种攻击,保证标签对外部攻击者是匿名和不可追踪的,还能提供前向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可追踪的RFID标签认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识别的RFID标签认证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也随之而来,最受关注的就是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由于读写器和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进行通信,任何人都能够获取这些信息,从而得到对自己有利的数据。攻击者可以利用获取到的数据来制造假标签,也可以采用重放合法标签的应答数据的方式来假冒标签与读写器通信。标签对读写器的应答有时会含有固定的信息,这些数据能帮助敌手追踪标签。因此,在使用RFID技术时,要仔细分析所存在的隐私安全风险,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隐私。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设计安全的RFID标签认证协议,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以及标签的匿名和不可追踪性。出于对标签低成本的考虑,目前的RFID认证协议大多是基于杂凑和随机函数的询问-应答式协议,比较著名的有Hash-Lock协议、随机化Hash-Lock协议、Hash链协议、基于杂凑的ID变化协议、分布式RFID询问-响应认证协议、LCAP协议、数字图书馆RFID协议等。但这些协议都存在一定的安全缺陷。在Hash-Lock协议和随机化H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可追踪的RFID标签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初始化阶段,密钥分配中心为读写器和所有的标签分配公‑私钥对:1‑1)密钥分配中心I选取两个大素数p和q,q是p‑1的大素数因子,在中一个选择模p的q阶生成元g,表示整数群除去0,满足gq≡1modp,g≠1,mod表示取模,≡表示恒等,其中,大素数p和q、生成元g为公开参数;1‑2)对标签Ti,密钥分配中心I为其随机选取作为私钥,并计算相应的公钥为i=1,2,…n,n是系统中合法标签的数量;1‑3)对读写器R,密钥分配中心I随机选取1<xR<q作为读写器的私钥,计算相应的公钥yR为为读写器R分配公私钥对(xR,y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可追踪的RFID标签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初始化阶段,密钥分配中心为读写器和所有的标签分配公私钥对:1-1)密钥分配中心I选取两个大素数p和q,q是p-1的大素数因子,在中一个选择模p的q阶生成元g,表示整数群除去0,满足gq≡1modp,g≠1,mod表示取模,≡表示恒等,其中,大素数p、q和生成元g为公开参数;1-2)对标签Ti,密钥分配中心I为其随机选取作为私钥,并计算相应的公钥为i=1,2,…n,n是系统中合法标签的数量;1-3)对读写器R,密钥分配中心I随机选取1<xR<q作为读写器的私钥,计算相应的公钥yR为为读写器R分配公私钥对(xR,yR),并在读写器R的后台数据库中保存标签的身份和公钥列表1-4)密钥分配中心I将读写器的公钥yR安全存储在标签Ti内;2)标签认证阶段:2-1)读写器R向标签Ti发送一个随机数ri作为挑战,ri∈Zq;2-2)标签Ti把自己的身份作为待加密的明文,随机选取随机数ki,1<ki&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春香陈文杰张晓均金春花张源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