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庆栋专利>正文

一种带磨石的铅笔旋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25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磨石的铅笔旋刀,在旋刀壳体1的前端,有一个与壳体构成一体的槽形磨石托架2,托架2上卡嵌一块磨石3,磨石顶面上有一个尖锥状的半圆凹槽4,该凹槽与壳体旋孔位于一个中心位置,在磨石托架的底部有一个调整螺钉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制造容易使用方便,不易折断笔芯,对少年儿童尤为适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文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铅笔旋刀。铅笔旋刀是学生或公务人员用以切削铅笔的一种必需文具之一。传统的铅笔旋刀,其外型尽管多种多样,但基本结构则万变不离其宗。即当铅笔在圆锥状的旋孔中旋转时,旋孔上部的切削刀将笔杆和笔芯同时进行一次性的切削。这种切削方式,经常使前端的笔芯被刀片折断。因此,对于幼少年儿童来说,常因操作不熟而深感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笔芯易被折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不易折断笔芯的新型铅笔旋刀。本技术的基本要点是通过对旋刀结构的改进,把笔杆和笔芯的一次性切削,改为先切削笔杆、后磨削笔芯的两步切削。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半剖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中的1用注塑材料或者其他轻质耐用,注塑性好的材料制成的旋刀壳体。该壳体与传统旋刀的壳体结构基本相同。在壳体1的前端有一个与其构成一体的槽形磨石托架2。在托架的凹槽内卡嵌一块特制的磨石3。磨石顶面的中心部位,有一个与壳体旋孔位于一个中心线,并且与其沟通的尖锥状半圆凹槽4。壳体旋孔前端与半圆凹槽后端的直径均不大于2mm,即基本上与铅笔芯的直径相同。其目的是笔杆在旋孔中旋转时,切削刀5只能对笔杆进行切削但不能对笔芯进行切削。只有在笔杆在旋转中继续前进时,笔芯才能逐步露出,并被旋孔前端的磨石上的凹槽磨削成尖状。为了使磨石上的凹槽位置与壳体旋孔的位置相互适应,在磨石托架2的底部有一个调整螺钉6,用以对磨石进行微量调整。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制造容易、使用方便、不易折断笔芯,因此对幼少年儿童尤为适宜。权利要求1.一种带磨石的铅笔旋刀,由壳体1和切削刀5组成,其特征是在壳体1的前端有一个与其构成一体的槽形磨石托架2,托架上卡嵌一块磨石3,磨石顶面上有一个尖锥状的半圆凹槽4,该凹槽与壳体旋孔位于一个中心位置,在磨石托架的底部有一个调整螺钉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铅笔旋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磨石顶面上的尖锥状半圆凹槽的后端以及与其联接的壳体旋孔前端的小孔,其直径均不大于2mm。专利摘要一种带磨石的铅笔旋刀,在旋刀壳体1的前端,有一个与壳体构成一体的槽形磨石托架2,托架2上卡嵌一块磨石3,磨石顶面上有一个尖锥状的半圆凹槽4,该凹槽与壳体旋孔位于一个中心位置,在磨石托架的底部有一个调整螺钉6。本技术结构新颖、制造容易使用方便,不易折断笔芯,对少年儿童尤为适用。文档编号B43L23/08GK2123439SQ9221181公开日1992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林庆栋 申请人:林庆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磨石的铅笔旋刀,由壳体1和切削刀5组成,其特征是在壳体1的前端有一个与其构成一体的槽形磨石托架2,托架上卡嵌一块磨石3,磨石顶面上有一个尖锥状的半圆凹槽4,该凹槽与壳体旋孔位于一个中心位置,在磨石托架的底部有一个调整螺钉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栋
申请(专利权)人:林庆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