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仲民专利>正文

多功能运动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213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0:38
一种多功能运动器材,包含有荷重位移装置以及二个设置于该荷重位移装置两侧的握持机构。该荷重位移装置包含有主体部、设置于该主体部内的容置空间以及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阻尼器。该主体部二端分别包含有互呈相反方向开口的容置部、以及设置于该容置部上的第一连接部。该握持机构分别包含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柄以及设置于该握柄一端并对应结合至该第一连结部以使该握柄分离或结合于该荷重位移装置的第二连结部。如此,本运动器材可依照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组装成各种不同功能的器材,由单一运动器材的多种操作型态变化解决于居住环境中运动的限制,并达到身体多处部位运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运动器材,包含有荷重位移装置以及二个设置于该荷重位移装置两侧的握持机构。该荷重位移装置包含有主体部、设置于该主体部内的容置空间以及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阻尼器。该主体部二端分别包含有互呈相反方向开口的容置部、以及设置于该容置部上的第一连接部。该握持机构分别包含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柄以及设置于该握柄一端并对应结合至该第一连结部以使该握柄分离或结合于该荷重位移装置的第二连结部。如此,本运动器材可依照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组装成各种不同功能的器材,由单一运动器材的多种操作型态变化解决于居住环境中运动的限制,并达到身体多处部位运动的效果。【专利说明】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运动器材,尤指一种可依使用者需求组装成不同功能的多 功能运动器材。 多功能运动器材
技术介绍
现代人随着职业生态的改变,日常生活的休闲时间也逐渐地受到压缩,即便想要 透过运动维持身心均衡发展,但碍于环境及时间等种种因素的限制,通常无法按时且有规 律地到户外或健身中心运动。久而久之所带来的问题不仅反映于身形走样、体格变差等外 在条件上,对于心理上的负担亦不在话下。然而,即使现代人想在住家中打造出合适的运动 环境,但受限于一般家庭经济上的问题,通常难以负担高昂价格的健身器材,受限于室内空 间的限制,也不宜购买像健身中心中之大型健身器材放置住处。是以,一般喜爱运动健身的 民众大多会购买较不占空间的运动健身器材,以便于在有限的空间内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 之效。 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室内健身器材通常以哑铃居多。但除了一般常见的哑铃 夕卜,为了更有效地消耗热量,并使上半身肌群均能充分的达到运动的效果,目前于市面上亦 出现一种仅供简单的摇摆动作就可以供使用者充分运动的摇摆铃。如中国台湾第M376318 号专利,揭露一种具内藏式配重块的摇摆哑铃,其搭配设置于握杆两端的配重物,配合该握 杆内的配重块的惯性作用,使用者得透过进行轴向或水平方式的移动,压缩或释放设置于 握杆中的弹簧及配重块,并藉由弹簧释放时的动能使握杆产生摆动,而使用者可利用其摆 动力传递至手臂,达到其手部健身的效果。 然而,上述的哑铃于设计上过于单调,且于实际操作时容易由于使用者不当施力 或不当姿势导致肌腱受伤,对于健身知识有限的一般使用者而言,摇摆铃的设计实有亟需 改良的空间。另一方面,摇摆铃的设计亦过于单调,若要达到充分健身的效果,恐怕也无法 透过一项运动器材就能达到完整的效果。因此,要如何使一般用户能在有限空间内能藉由 购买一种运动器材就能充分达到全身运动的效果,实为业界亟需思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居家使 用的多功能运动器材,可依照使用者不同的需求组装成各种不同功能的器材,并藉此透过 该运动器材达到身体多处部位运动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点 是,包含有:荷重位移装置,包含有主体部、设置于该主体部内的容置空间、以及设置于该容 置空间内的阻尼器,该主体部二端分别包含有一互呈相反方向开口的容置部、以及设置于 该容置部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二个握持机构,分别包含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柄、以及设置 于该握柄一端并对应结合至该第一连结部以使该握柄分离或结合于该荷重位移装置的第 二连结部。 所述阻尼器包含有至少一荷重物、以及二个分别连结于该荷重物相对两侧及该主 体部的内缘以使荷重物震荡的弹性组件。 所述第一连结部为轴承,该轴承包含有枢设于该容置部内轴座的外环部及一体设 置于该外环部一侧结合于该第二连结部的内环部。 所述第二连结部为外螺纹结构,该内环部的内侧包含有以供该外螺纹结构组设的 内螺纹结构。 所述主体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供使用者摆动时增加与使用者手掌间摩擦力的止滑 部。 所述运动器材更进一步包含有一绳索、以及二分别连结于该绳索两端并固定于该 握持机构上的绳索卡合装置。 所述绳索卡合装置包含有结合于该握持机构上的盖体、与该盖体结合的限位机 构、以及与该限位机构固定配设的固定组件,该盖体有盖主体、设置于该盖主体内侧的容置 空间、以及供该绳索穿出的穿线口,该限位机构包含有机构主体、设置于该机构主体一侧供 该绳索穿出的穿线口、以及设置于内侧的限位空间,该固定组件包含有组件主体、以及至少 二设置于该组件主体一侧并于推入该限位空间时产生形变内向内扣合以固定该绳索的固 定弹片。 所述盖体包含有结合于该第二连结部上的第三连结部。 所述绳索卡合装置包含有设置于该盖体内的培林,该机构主体上设置有结合于该 培林的轴座。 所述培林包含有固定于该轴座上的内环部、固定于该盖主体上的外环部、以及设 置于该内环部及该外环部之间的滚轮。 所述内环部的内径大于该轴座的外径。 所述握持机构内包含有容设空间以及设于该容设空间内的荷重单元。 如此,本技术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的优异效果: 1.本多功能运动器材可藉由单一运动器材的多种操作型态变化解决于居住环境 中运动的限制。 2.本运动器材可藉由阻尼器,供使用者旋转该运动器材时透过动态惯性增进全身 肌肉的运动量,达到双倍甚至多倍健身的效果。 3.使用者可藉由转动握柄带动荷重位移装置旋转的方式,锻炼使用者的前臂、二 头、三头肌群,藉此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4.使用者也可拆解该握持机构,藉以与绳索卡合装置组装成一跳绳。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多功能运动器材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多功能运动器材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多功能运动器材的操作示意图一。 图4是本技术多功能运动器材的操作示意图二。 图5是本技术绳索卡合装置与握持机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绳索卡合装置与握持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绳索卡合装置与握持机构的部分透视图。 标号说明: 100多功能运动器材 10荷重位移装置 11主体部 111容置部 1111轴座 112第一连接部 1121外环部 1122内环部 113止滑部 12容置空间 121滑移轨道 13阻尼器 131荷重物 132弹性组件 20握持机构 21握柄 22第二连结部 23防滑条纹 24凹陷部 25容设空间 26荷重单元 30绳索卡合装置 31盖体 311容置空间 312穿线口 313第三连结部 314盖主体 315环形限位槽 32限位机构 321限位空间 322穿线口 323机构主体 324轴座 33固定组件 331组件主体 332固定弹片 34培林 341内环部 342外环部 343滚轮 40 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图示说明如下: 请先参阅图1及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运动器材的外观示意图及分解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运动器材1〇〇,主要包含有荷重位移装置10以及二 个分别设置于该荷重位移装置两侧的握持机构20。 该荷重位移装置10主要包含有主体部11、设置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荷重位移装置,包含有主体部、设置于该主体部内的容置空间、以及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阻尼器,该主体部二端分别包含有一互呈相反方向开口的容置部、以及设置于该容置部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二个握持机构,分别包含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柄、以及设置于该握柄一端并对应结合至该第一连结部以使该握柄分离或结合于该荷重位移装置的第二连结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仲民
申请(专利权)人:黄仲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