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与组态综合实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5114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7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单片机与组态综合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口D与串行键盘显示连接,接口C与CAN总线通信模块连接,接口C与CAN总线通信模块之间连接设置有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可编程并行接口、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可编程串行控制器、以太网通信模块,接口A分别与存储器、数据存储器连接,可编程并行接口与数模转换模块连接,数模转换模块与模拟量输出模块连接,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模数转换模块与模拟量输入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适用于研究生、本专科生、职业类院校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等专业的教学实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以适用不断创新发展的社会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单片机与组态综合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口D与串行键盘显示连接,接口C与CAN总线通信模块连接,接口C与CAN总线通信模块之间连接设置有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可编程并行接口、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可编程串行控制器、以太网通信模块,接口A分别与存储器、数据存储器连接,可编程并行接口与数模转换模块连接,数模转换模块与模拟量输出模块连接,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模数转换模块与模拟量输入模块连接。本技术广泛适用于研究生、本专科生、职业类院校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等专业的教学实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以适用不断创新发展的社会需求。【专利说明】单片机与组态综合实验系统
本技术涉及教学实验仪器生产行业,具体的说是一种单片机与组态综合实验 系统,应用于高等院校、技师院校、职业学校等提供电工电子、计算机、通信类教学实验实训 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单片机实验系统低端产品基于小型开发板形式,学生做一些最基本的单片机 基础实验,接触不到应用方面的内容。现有单片机实验系统的中端产品是将目前常用的流 行的一些应用类IT集成到一个开发平台上,通过单片机汇编语言/C语言编程来理解和掌 握IT四件的原理和应用。还是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单片机的深刻含义和用途所在。现 有单片机实验系统中的所谓高端产品是把单片机实验系统做成台式的,做的也许很豪华, 但学习实验的效果还是停留在单片机基础和IT器件的应用上。学生通过上述这类单片机 实验系统学习实验,无法和实际的工业自动化联系起来。没有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没有较 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片机与组态 综合实验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包括 单片机CPU、电源、时钟、接口 A、接口 B、接口 C、接口 D、串行键盘显示、复位电路、电平转换 A、电平转换B、串行AD、串行DA、串行E、智能C卡,串行时钟、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可编程并 行接口、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可编程串行控制器、以太网通信模块、CAN总线通信模块、地址 锁存器、数据缓冲器、模拟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USB 通信模块、图形液晶显示器、点阵显示器、数据温度传感器、语音录放器、SD卡、红外通信、步 进电机控制器、直流电机控制器、电子音乐控制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单片机CPU上设置 有接口 A、接口 B、接口 C、接口 D,接口 D与串行键盘显示连接,接口 D与串行键盘显示之间 连接设置有复位电路、电平转换A、电平转换B、串行AD、串行DA、串行E、智能C卡,串行时 钟,接口 C与CAN总线通信模块连接,接口 C与CAN总线通信模块之间连接设置有存储器、 数据存储器、可编程并行接口、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可编程串行控制器、以太网通信模块,接 口 A分别与存储器、数据存储器连接,可编程并行接口与数模转换模块连接,数模转换模块 与模拟量输出模块连接,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模数转换模块与模拟量 输入模块连接,可编程串行控制器与USB通信模块连接,以太网通信模块与图形液晶显示 器连接。 工作原理:本技术的关键是单片机和组态软件的通信协议,就是组态软件通 过电脑的R232串口和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大多教的组态软件通信协议是兼容的,有些是 控制系统专用。我们选择了一款通用的流行的组态软件MCGS。该组态软件是全中文工控 组态软件。它基于windows平台,快速构成上位机监控系统,可运行于windows95/98/WE/ NT/2000等操作系统。具有庞大的标准的工业器件、设备、图文库、通信接口设计、支持各类 单片机等硬件设备,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成功地将这款工业组态软件和单片机有机结合成一 个新型的单片机实验系统。在单片机和工业组态软件数据通信时,我们设计了十个专用寄 存器DVCCRegisterO?DVCCRegister9组成库文件。用户在单片机编程时,必经调用这库 文件才能和工业组态进行数据通信。它是国内第一台将工控组态软件融入单片机实验教学 的新型实验平台系统。集趣味性、实用性、新型性、高技术性于一体,使单片机实验教学跃上 一个新台阶。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广泛适用于研究生、本专科生、职业类院校 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等专业的教学实验,为 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以适用不断创新发展的社会需求。使学生通过单片机理 论知识的学习,再在实验平台上进行动手实践,充分掌握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深刻领会单 片机的含义和用途所在,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单片机和工业组态软件的有机结合。单片机包含C8051系列、PIC系列、AVR系列、MSP430 系列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 :本技术实施例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单片机CPU1、电源2、时钟3、接口 A4、接口 B5、接口 C6、接口 D7、串行键盘显 示8、复位电路9、电平转换A10、电平转换B11、串行AD12、串行DA13、串行E14、智能C卡15, 串行时钟16、存储器17、数据存储器18、可编程并行接口 19、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0、可编程 串行控制器21、以太网通信模块22、CAN总线通信模块23、地址锁存器24、数据缓冲器25、 模拟量输出模块26、模拟量输入模块27、数模转换模块28、模数转换模块29、USB通信模块 30、图形液晶显示器31、点阵显示器32、数据温度传感器33、语音录放器34、SD卡35、红外 通信36、步进电机控制器37、直流电机控制器38、电子音乐控制器39、电路板40。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 结构包括单片机CPU1、电源2、时钟3、接口 A4、接口 B5、接口 C6、接口 D7、串行键盘显示8、 复位电路9、电平转换A10、电平转换B11、串行AD12、串行DA13、串行E14、智能C卡15,串行 时钟16、存储器17、数据存储器18、可编程并行接口 19、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0、可编程串行 控制器21、以太网通信模块22、CAN总线通信模块23、地址锁存器24、数据缓冲器25、模拟 量输出模块26、模拟量输入模块27、数模转换模块28、模数转换模块29、USB通信模块30、 图形液晶显示器31、点阵显示器32、数据温度传感器33、语音录放器34、SD卡35、红外通信 36、步进电机控制器37、直流电机控制器38、电子音乐控制器39、电路板40,其特征在于单 片机CPU1上设置有接口 A4、接口 B5、接口 C6、接口 D7,接口 D7与串行键盘显示8连接,接口 D7与串行键盘显示8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电路9、电平转换A10、电平转换B11、串行AD12、 串行DA13、串行E14、智能C卡15、串行时钟16,接口 C6与CAN总线通信模块23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单片机与组态综合实验系统,包括单片机CPU(1)、电源(2)、时钟(3)、接口A(4)、接口B(5)、接口C(6)、接口D(7)、串行键盘显示(8)、复位电路(9)、电平转换A(10)、电平转换B(11)、串行AD(12)、串行DA(13)、串行E(14)、智能C卡(15),串行时钟(16)、存储器(17)、数据存储器(18)、可编程并行接口(19)、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0)、可编程串行控制器(21)、以太网通信模块(22)、CAN总线通信模块(23)、地址锁存器(24)、数据缓冲器(25)、模拟量输出模块(26)、模拟量输入模块(27)、数模转换模块(28)、模数转换模块(29)、USB通信模块(30)、图形液晶显示器(31)、点阵显示器(32)、数据温度传感器(33)、语音录放器(34)、SD卡(35)、红外通信(36)、步进电机控制器(37)、直流电机控制器(38)、电子音乐控制器(39)、电路板(40),其特征在于单片机CPU(1)上设置有接口A(4)、接口B(5)、接口C(6)、接口D(7),接口D(7)与串行键盘显示(8)连接,接口D(7)与串行键盘显示(8)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电路(9)、电平转换A(10)、电平转换B(11)、串行AD(12)、串行DA(13)、串行E(14)、智能C卡(15)、串行时钟(16),接口C(6)与CAN总线通信模块(23)连接,接口C(6)与CAN总线通信模块(23)之间连接设置有存储器(17)、数据存储器(18)、可编程并行接口(19)、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0)、可编程串行控制器(21)、以太网通信模块(22),接口A(4)分别与存储器(17)、数据存储器(18)连接,可编程并行接口(19)与数模转换模块(28)连接,数模转换模块(28)与模拟量输出模块(26)连接,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0)与模数转换模块(29)连接,模数转换模块(29)与模拟量输入模块(27)连接,可编程串行控制器(21)与USB通信模块(30)连接,以太网通信模块(22)与图形液晶显示器(3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计算机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