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装置、触控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装置、触控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尤指一种可整合近距感应功能及近场通信功能的触控装置、触控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相关科技的进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现有手持式电子装置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处理、拨打电话、上网浏览、执行应用程序或电玩游戏等复杂的工作。为了让手持式电子装置能更容易操作,各种输入装置及输入方法逐渐被开发出来,其中目前最广泛被消费者接受的是触控输入技术。触控输入技术是通过感应使用者的手指于触控屏幕上的移动来产生触控信号,手持式电子装置再根据触控区传来的触控信号判断使用者输入的指令以进行操作。因此手持式电子装置可减少实体按键的数目甚至不需要实体按键来进行输入。然而,当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功能越多时,手持式电子装置必须包括更多的组件,造成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体积及重量增加。因此,如何将各种不同功能的组件整合在一起,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包括一触控区,一边框区域,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触控区,用以感应触控输入;一边框区域,位于所述触控区外围;一感应线圈,位于所述边框区域上,所述感应线圈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近距感应单元,用以当耦接于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时,传送一驱动信号至所述感应线圈,及根据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相对应感应信号判断所述感应线圈是否接近一物体;一近场通信单元,用以当耦接于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时,执行一近场通信操作;及一开关模块,用以控制所述近距感应单元及所述近场通信单元至所述感应线圈的耦接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触控区,用以感应触控输入;一边框区域,位于所述触控区外围;一感应线圈,位于所述边框区域上,所述感应线圈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近距感应单元,用以当耦接于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时,传送一驱动信号至所述感应线圈,及根据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相对应感应信号判断所述感应线圈是否接近一物体;一近场通信单元,用以当耦接于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时,执行一近场通信操作;及一开关模块,用以控制所述近距感应单元及所述近场通信单元至所述感应线圈的耦接状态;所述开关模块包括:一第一开关,耦接于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及所述近距感应单元之间;一第二开关,耦接于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及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之间;及一第三开关,耦接于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二端及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距感应单元为所述触控区的触控驱动电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距感应单元及所述近场通信单元的操作频率相异。4.一种触控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包括一触控区,用以感应触控输入,一边框区域,位于所述触控区外围,一感应线圈,位于所述边框区域上,一近距感应单元,用以当耦接于所述感应线圈时判断所述感应线圈是否接近一物体,及一近场通信单元,用以当耦接于所述感应线圈时执行一近场通信操作;及通过一开关模块根据所述触控装置的通话状态控制所述近距感应单元和所述近场通信单元至所述感应线圈的耦接状态;所述开关模块包括:一第一开关,耦接于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及所述近距感应单元之间;一第二开关,耦接于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及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之间;及一第三开关,耦接于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二端及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触控装置的通话状态控制所述近距感应单元和所述近场通信单元至所述感应线圈的耦接状态包括:当所述触控装置没有来电时,耦接所述近场通信单元至所述感应线圈。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触控装置的通话状态控制所述近距感应单元和所述近场通信单元至所述感应线圈的耦接状态包括:当所述触控装置有来电时,耦接所述近距感应单元至所述感应线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触控装置持续接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小惠,张廷宇,许景富,许辰合,张友鸿,
申请(专利权)人: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